597苗木网2011年9月19日讯:核心提示 蓝天,大海,森林。如果说,蓝色是厦门的底色,那么绿色,就是厦门美好画卷上最靓丽的色彩。今天,厦门在迈向“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屋在园中、人在景中”海滨风景旅游乡村的征程中,又吹响了进军“国家森林乡村”号角。
回眸“十一五”市在全国率先发展生态型、景观型、科技型城市林业,初步实现了保守林业向现代林业、山地林业向城市林业的转变,形成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效益多元的滨海乡村森林生态体系,乡村生态环境极大改善。
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乡村、首批全国文明乡村、全国绿化模范乡村、国家园林乡村…所有这些荣誉的面前,人们都不难发现那一抹抹醉人的绿意。近年来,厦门林业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正在由注重绿化率向注重林木覆盖率的转变、由注重视觉效果为主向注重视觉与生态功能兼顾的转变、由注重绿化用地面积向注重绿化空间利用的转变、从注重建成区绿化向注重城乡统筹绿化的转变。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厦门林业用地总面积109.6万亩(其中有林地97.0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3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2.8%建成区绿地率35.56%绿化覆盖率39.8%人均(含暂住人口)公共绿地面积11.04平方米。
尤其值得关注的2006年开始实施的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5年来,市共投资1.2亿元,完成生态风景林建设 72535亩,林分质量得到提高,森林景观效果逐步显现,抵御火灾和病虫害能力进一步增强。
很多人说,生活在厦门,就像是生活在一个大花园里—这话,并没有夸张。随着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推进,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乡村园林绿地面积快速增长,每年新增园林绿地600700公顷,至2009年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8239公顷,新增园林绿地2786.7公顷,建成公园52处、垂直绿化示范点92处,新创“花园式单位”126个。
此外,岛内主要山体已基本建成山地公园,岛外天竺山森林公园已建成国家4A 级景区,莲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北辰山、竹坝、大轮山、野山谷等森林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大帽山、蔡尖尾山、天马山等一批体育公园、森林公园、山地公园和一批“森林人家”旅游项目也正在实施或正在规划启动当中。
依照“两头在厦、中间在外”思路,厦门高科技林木种苗业正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市培育了200多个树种(品种)苗木5422万株,销售收入6020万元,建立了606亩种子园和300多亩采穗圃,收集、保管了600多种香料植物品种。
绿意盎然,温馨备至。近年来,市积极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大力推进村镇绿化,选择条件较具备的8个镇60个村重点做好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完成11个试点村和46个行政村的绿化建设。目前23个行政村实现绿化达标,有15个村庄被评为“省级园林式村庄”其中,省级示范村包括翔安区的吕塘村、茂林村,同安区的垵炉村,集美区上头亭村等4个。市级示范村包括翔安区阳塘社区、小嶝社区、茂林村、吕塘村、孚塘村,同安区垵炉村、龙西村、西塘村,集美区铁山社区,海沧区古楼村等10个。
与此同时,随着岛内外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大力推进,厦门的绿色通道也在不时拓展、延伸。近年来,市先后完成福厦线36公里,鹰厦线11.5公里,快速公路174.13公里及各区主干道394.81公里等两侧绿化,新增道路绿地316.86公顷。尤其是环岛路、胜利大道、翔安大道、海沧大道、杏林大道等区域干道,采用多层次、宽带状、乔、灌、草与雕塑艺术造景相结合,构筑着一道道靓丽的乡村风景线。
呵护珍贵的森林资源,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近年来,市加大宣传力度,不时提高全社会对发展乡村森林的认识,动员社会各方关注、支持和参与乡村森林建设,营造出全社会热爱森林、建设森林、维护森林,发展乡村森林的良好氛围。
尤其是市在十一五”期间,投入近千万元,全省率先建立覆盖90%森林的电视远程观察瞭望系统,加强生物防火林带、防火路建设,加强火源管理,组建扑救队伍,实行军地森林防火共建。2006年至2010年共发生森林火灾13起,受灾面积3280亩,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此外,市还通过加强林政、森林公安、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审批和植被恢复管理制度,提高市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的弥补规范,增加维护乡村森林资源的投入以及加大执法力度,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打击破坏乡村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巩固了乡村森林发展效果。
翻开《厦门森林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人们不难感受到渗透在其间的动人的绿意。获得“国际花园乡村”等多个殊荣之后,2010年,市委、市政府又做出创立国家森林乡村的决定,使厦门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提出创立国家森林乡村的乡村。
市的创森”将以“海西森林城市、温馨宜居厦门”建设理念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通过实施岛内外森林城区、生态风景林、道路景观林、绿色海岸、森林村镇、绿色军营、生态旅游、生态文化、林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等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厦门森林乡村建设。
备受瞩目的厦门市“十二五”期间“三农”发展专项规划》也为厦门的创森”之路指明了方向—今后,市将大力推进岛内外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快森林城区、森林村镇等的建设,争取到2013年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首个国家森林乡村。
需要指出的未来厦门绵延的海岸线,也将披上绿色的盛装。接下来,市将重点绿化岛内环岛东路、岛外环东海域海岸带,并在2015年前建成滨海湿地公园3个,新增海岸绿化面积327.6公顷。
走在宽阔的道路上,欣赏着道路两旁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走进遍地开花的文明生态村,感受着花园式的美丽村庄…绿,让厦门的生活更美好。
根据厦门乡村林业新的发展目标,市将力争到2015年末,让道路、河流生态网络基本构成,沿海防护林体系基本完善,城乡绿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多层次、多功能、结构稳定的乡村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3%以上,乡村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超12平方米。
不只如此,接下来,市还将围绕厦门风景旅游港口乡村特色,分别在城区、沿海、通道两侧一重山、沿河沿溪、纵深林区、城郊等实施不同类型的林业工程,从而形成以乡村森林为特色的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系统。推进城区生态园林建设,加快岛内已规划的山地公园的建设步伐的同时,今后还将推进岛外马銮湾、杏林湾、同安湾及大嶝岛、小嶝岛等区域的生态园林建设。
海风拂面,绿波荡漾。今天的厦门大地,绿色的掩映下尽展生机和活力。山清、水秀、天蓝、岸绿、路荫、村美,不远的将来,一个更为温馨宜居的现代绿色海湾乡村,将在海峡西岸崛起 白玫瑰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