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2012年5月8日最新新闻:在红螺寺寺周苑林的基础上,景区又以整座红螺山为中心重新规划,培植红叶彩叶林、梅林等观赏树种。大量栽植黄栌、火炬树、五角枫、柿树、梅花等树种。同时,景区也在引进培育多种四季花卉,打造景区“四季绿洲,花开四季”苑林景观。1995年,景区在庙区和山门外引进栽植上千棵洛阳、甘肃、菏泽等地各色牡丹、芍药,现已成为春游一景;在寺院周边、松林,大量栽种藤萝、连翘、碧桃、丁香、玉兰、月季、蔷薇、紫薇等,由春到夏次第开放,给古寺带来生机和色彩;秋季,红螺寺景区40多个品种、5000余盆各色菊花供游人欣赏,其中不乏墨菊、塔菊、绿菊等一些珍贵品种。
为丰富观赏花卉品种,弥补清明前后花卉空缺,景区在山下古松林尝试移栽高山杜鹃,2009年到2012年移栽了20万株高山杜鹃。高山杜鹃原本生长在高海拔山坡,一般在“五一”前后才能开放,由于红螺寺地处浅山区,清明前后这些“下山”的高山杜鹃就开始陆续开放。
红螺寺景区古树集中密集。由于多年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浇水困难,古树损害较严重。为有效地保护古树群,防止火灾,并起到及时给古树灌溉作用。景区在红螺山修建水包3个,红螺山海拔400米以下的所有的登山步道沿线都铺设消防管道共7212米,并建有消防栓、消防井设施51座。
红螺寺景区也摸索出了很多保护古树的成功经验。按要求,古松林中步道两侧必须有防火隔离带,但这样对古树的水墒保养有较大破坏,易造成古树死亡和损害。针对这种情况,景区工作人员就想出好办法:沿古松林步道两侧栽种四季常绿的“麦冬草”,在起到防火作用的同时也有绿化效果。此外,景区在古松林旅游步道两侧栽竹子,既起到绿化美化又有隔离游人入林的作用。
为消灭害虫,保护古树,景区采用生物防治。1995年,景区做了500个鸟笼挂在古树林中,每年准备7500斤粮食,在冬春两季安排专人为鸟和小动物供食、供水。现在古树群中的食虫鸟的种类多达20多种,包括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红隼、喜鹊、红尾水鸲、山鹛、黄眉柳莺等,日均食虫上万只。
生物防治的实施不仅使一些古树的枯枝发出了嫩芽,还使得林中四季百鸟争鸣,小动物增多,很多游人与松鼠合影留念。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受到游客的好评。
十年植树,十年栽花,二十年保护古树,红螺寺绿起来了,美起来了,游客也越来越多。“我是看着红螺山一年年绿起来的,红螺寺一年年美起来的。原来啥样?现在又啥样?”景区员工卢士贵感慨地说。“原来在半山腰上看红螺寺是一小片,现在是一大片绿。”红螺寺景区所在的芦庄村村民卢正虎说。金枝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