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见绿、推窗见景、 路在树边、家在园中!”说此话的是动力三村6号楼的陈兴员老人。据介绍,三年前位于他家门前的是一栋破旧不堪的水科所楼,水科所楼是一幢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二层砖混结构的苏式窑洞式建筑,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墙砖脱落,墙体风化严重,被相关部门鉴定为D级危楼。 2010年位于岳西路的这座水科所楼正式被纳入拆建项目。危楼拆除后,蜀山区随即投资80多万元,购置栾树、雪松、樱花、红叶李、广玉兰等一大批乔木、灌木及花木,错落有致地精心打造出这座街心公园。
岳西东村是1993年开发的拥有20栋楼的小区,在小区的西边有2800多平方米闲置地。过去这里堆满了垃圾长满了杂草,也有居民们便开辟为“小菜园”。 “一到春夏,施肥浇粪的气味难闻死了。” 居民赵群说。去年,街道对此进行了彻底整治,栽上了香樟、榆树、广玉兰等高大乔木,曾让社区工作站头疼、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的“小菜园”得以根治。
“三分栽,七分管”。为此,该街道签订了层层责任状,对栽种的苗木进行管理养护。前不久,西园街道社区居民还成立了“银铃护绿”和“天使护绿”两支志愿者队伍,义务对辖区绿化进行维护。
据悉,这两支队伍的人员来自辖区的36位退休老党员和来自省邮电学院以及省电气工程学校的120名学生。这两支队伍制定了严格的值班制度,排定班次时间、人员分配等。下一步,这两支队伍拟将对辖区所有绿化点进行造册,为名贵花草树木建立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苗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