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2012年5月10日从互联网获悉:山西吉县境内的三北防护林区,绿色的海洋覆盖了过去的黄土坡,几代造林、护林人呕心沥血的付出换来今天一片林木葱茏,芦来柱便是其中的一名造林工人。
30年栽树1000万余棵
芦来柱,今年51岁,从事树林工作已30余载,一年工作将近9个月,冰冻期来临时才停栽。目前,他的带领十余人的施工队年植树六十万株,三十年达1000万余株。生在吉县的他,植树造林范围却遍及周边县市,“除吉县外,我们还到翼城、河津、大宁等地方种树”,芦来柱告诉记者。
1995年冬天,吉县和大宁交界处森林发生了火灾。当时芦来柱在吉县蔡家川林场,下午三点接到救援命令后,他和20余人3个小时徒步赶到火灾现场,用铁铲铲除树叶形成两米宽的隔离带,控制了大火的蔓延,大火被扑灭后已是凌晨三点多了。经过这次的救火经历后,芦来柱对种树这份工作更加热爱了。
芦来柱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打工种树。慢慢的时间长了,种树技术越来越成熟,来找他种树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他带领村里的青壮年组建了自己的植树造林队,风风雨雨几十载,在他的带领下,许多荒凉的山头绿了起来。队友们每年也会有万余元的收入,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
做梦都在植树
记者见到芦来柱时,他正在陡峭的山里和工友们种树。衣服和球鞋布满泥土,和其他工人一样,他抡着镐在挖树坑。山上石头多,50多岁的他,看起来他显得有点吃力。坑挖好后,他从树苗捆里分出一株松树苗,栽上。每捆树苗重10余斤,全是从山脚下背上山来的,每人每次最少背5包。工作不仅辛苦,有时候还会有危险!芦来柱告诉记者,有的山很陡,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下去,有的山路崎岖狭窄,荆棘遍布,行进困难,队友们就会停下来站成一条龙,接力式的把树苗运上去。
往来于工地和住地之间的交通工具是一辆三轮车,记者跟随着施工队前往他们的住地。三轮车经过十几分钟的颠簸后,到达一处有几间土窑洞的农家小院,芦来柱告诉记者,他在这里租了两间给工友们居住,每个月租金一百块钱。废弃的轮胎上放块石板就是他们的饭桌,木板下垫几块砖头就是他们的板凳。开饭了,小院里顿时充满了生机,工友们经过简短的休息后纷纷走出房间端起饭碗坐在小院里吃了起来。 闲聊中记者问芦来柱,干这行这么多年烦不烦,有没有考虑过换其他的工作,他说:“都习惯了,有时候晚上做梦都在挖坑、栽树。现在身体体格不行了,年龄也大了,也没有其他技术,就是凭苦力干活,其他的干不了,只会种树”。
信守诺言 工友们齐心植树
种树三十余年来,芦来柱没有拖欠过工友们一分工资。造林队到每年的年底才进行工资结算,为了维持队友们的日常生活开销,芦来柱经常会拿自己的钱垫付队里的生活费,工友们家里有难处,他也会热心地四处筹钱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队里一位姓张的师傅告诉记者,“他对工人那是没得说,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十几年来都跟着他干!”
在植树造林工作上,芦来柱兢兢业业,严格按照造林公司的标准要求工人,认认真真植好每一棵树,确保树的成活率。芦来柱告诉记者:“人家要求怎么干,我们就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干,实实在在的”。一位工友说:“工地上有什么难做的活或者难办的事,他都冲在前头,自己摸索出办法后,才让我们干”。
就在记者提出要去他家看一看时,他说“不回去了,工地离不开我,这里栽苗不能离人,家里这也挺远,来回得用好长时间”。队里的工友还告诉我们芦来柱是一个很孝顺的人,对自己的养父母很好,只要他在家,他就会把家里的活安排的井井有条。苗木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