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聚焦】前程似锦“赏花游”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伴随着春天脚步的到来,人们赏花、观花的计划也逐渐涌上心头,同时,各旅游目的地也都打起了“赏花”牌,各旅行社也纷纷推出了赴各地赏花的旅游线路。今年出境赏花游也人气高涨,据携程网数据显示,今年境内外赏花游预定人数,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一倍。
人对花卉的喜爱由来已久,从古至今,文人骚客几乎把每一种花都“咏”遍了。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赏花热,历经了花园、花展的阶段,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简简单单的赏几朵花而已。如今动辄就是“万亩花海”,要不就是“某某花节”。赏花游已经被放大到了自然景观的欣赏和旅游品种的充实。也有的花节成为了地方招牌,加入了政府行为,“赏花经济”日趋显现。
花开时节旅游忙
单就北京来说,就有北京植物园和白虎涧风景区的桃花节、玉渊潭公园的樱花节、明城墙遗址公园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梅花节、国际雕塑园和潭柘寺景区的玉兰节、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海棠节、云蒙山森林公园的映山红观赏节、凤凰岭景区的杏花节、戒台寺景区的丁香节等等。赏花是人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这些景点公园在平日里卖一元的门票,在花开季节可以卖到十元以上,门票收入可谓不菲。
而放眼国内,洛阳的牡丹节早已红遍天下;江西婺源也借着油菜花闻名全国,今年陕西汉中也亮出了中国最美的油菜花的牌子。现在,从广东清远的薰衣草到西藏林芝的桃花,几乎到处都是旅行社的赏花路线。油菜花可以从二三月最先开花的南方游,再到六七月才开花的青海游,一个油菜花可以来个从南到北游。旅行社经营赏花游,现在是很好的项目。旅行社最近几年,不仅把国内游赏花作为题材发挥,很多旅行社还推出了到日本京都看樱花、到荷兰库垦霍夫看郁金香的路线。旨在把赏花游做成一种业态,吸引众多的游人。
赏花游大自然的赐予
今年三月以来,梅花、樱花、桃花、油菜花、杜鹃花、郁金香进入盛花期,各地赏花节庆也陆续开幕,春游赏花非常活跃。据了解,今年春游赏花的目的地以长三角城市群、厦门、武汉、婺源、成都、桂林等最为火爆。赏花游为何这么热?对于游人来说,赏花是欣赏大自然最好的休闲。对于旅游地来说,建设大花园,成本低、见效快,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投资选择,而更多的赏花地自然天成,油菜花、茶园、果园等都是天然造就的赏花地。名胜古迹需要历史馈赠、秀美河山又需要大自然遗留,而赏花游是很现成的事,不需要更多的投资、建设,并且像桃花、梨花都可以结果,到秋天还可以再搞采摘节。由此带动的交通、住宿、餐饮、农家乐、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收益相当可观,可以说是一本万利。迅速规模化、多样化的赏花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鲜花搭台,经济唱戏”的“赏花经济”早已被各地政府和开发旅游的有识之士所看中。
“门票经济”还是价值发现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许多地方赏花活动人气旺盛,但仍未形成有规模的“赏花经济”,同时,背后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赏花的同质性太强。油菜花这几年火,就都搞油菜花;桃花火了,再搞桃花,全国上下几乎都是一拥而上,而同一地区的一个时间内花的成熟时间又几乎差不多,经常好几个县都搞一样的花,谁也挣不了多少钱。
另外,赏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赏花上,而应该切实和当地的民俗、文化融为一体,让这个花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赏花经济到底能赚多少钱?是不是还停留在“门票经济”的阶段,到底有没有带动地区内交通、住宿、餐饮、民俗文化的发展,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被称为“中华布依第一寨”的音寨景区内有万亩油菜和千顷李树,每年三四月,油菜花、李花盛开,满寨油菜花胜似“金海”,满山李花宛如“雪山”,交相辉映,形成“金海雪山”壮丽景观。今年春季这里推出“金海雪山”旅游节,不仅可以赏花,还能在花丛中听布依情歌、品云雾春茶,伴有乡村旅游的形式,如今成为当地布依族村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每年音寨村就吸引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无疑,赏花完全可以变成“赏花经济”。
在国外,世界著名的荷兰哥根霍夫公园,每年春天都举行为期8周的郁金香展。但这里必然同时安排许多具有拓展性的活动,例如那里曾展出过由著名的时尚品牌迪奥、夏奈尔的设计师设计的古董花帽等。“赏花经济”用于拉动经济,应该做一个价值发现。如何把“赏花经济”做大,做出品质。当然算了经济账,还要考虑到社会账,有没有促进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没有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