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战争、过度开荒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触目惊心,“天空无鸟、山上无树、地面无皮、河里无水、田中无肥、灶前无柴、缸里无米”是当时的真实写照。1980年末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山地面积的84%,山地植被覆盖率只有28.8%,农民人均收入仅121.1元。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形势,兴国人民没有气馁,1980年在龙口镇塘背小流域拉开了全县治理水土流失的序幕,从此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治穷山恶水、建美好家园攻坚战,先后启动了全国八片重点治理项目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一系列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广大干部群众纷纷扛起锄头,上山下地用辛勤的汗水栽下一片片树苗,在贫瘠的山地上播撒绿色的希望。到2011年,兴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面貌实现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好转,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在长期的实践中,兴国总结出一套“宜时宜地”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好模式:在轻度流失区以封禁自然修复为主,辅以飞播或人工撒播进行治理;在中度流失区以人工补植为主,辅以飞播和见缝插针补种阔叶树方式进行治理;在强度以上流失区以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草灌乔相配置,防治并重、沟坡兼治;在紫色页岩强度流失区,采取以整治修梯田、开发农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形式进行治理;本着循环节能、综合利用的原则,大力推广省柴灶、农村沼气池和太阳能,创建“猪-沼-果”、“猪-沼-鱼”等模式,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解决了农村能源,增强治理的后劲和经济效益。在治理方法、治理模式上,还创造了注重民生水保工程建设、创建水保生态示范园、推行治理成果移交制等新亮点。
如今,兴国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田变肥了、环境变美了、农民变富了,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至3790元。昔日江南沙漠变成了江南绿洲,承载着兴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