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响堂村田间种满栀子花
花农一年卖花收入达七八千
前天上午8:30,扬子晚报记者来到浦口区的响堂村,它位于老山风景区的腹地,四面环绕着横山、大马山、馒头山和秃子山。那里也是今年南京市绿委办和本报共同发起市民种植的“青奥林”所在地。
山路弯弯,沿着八采路,一路行驶在蜿蜒的水泥路上,打开车窗,呼吸着暗香浮动的清新空气,林间偶尔还有鸟儿高歌一曲。对于常年生活在钢筋水泥组合成的高楼大厦的人而言,也可以成为一种享受。八采路那头就是响堂村,因为地处深山,整个村子安逸又静寂。连绵起伏的山峦,将这个小山村包围在山凹里,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村委的办公室,扬子晚报记者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孙晋明,他介绍说,村里实际居住的有66户人家,家家户户种栀子花有20几年了,加起来近百亩地。估计南京街头90%的栀子花都来自村里,还有其他地区的农户房前屋后会种一些。
“一开始主要是种植苗木,没有想到花还可以产生效益。”他回忆说,当年自己还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时,父亲觉得栀子花特别香,就摘了一些到市场上去卖,没想到很受欢迎,村里就逐步开始有花对外销售,到如今是有规模的对外批发。趁着花期,前后忙个15-20天,根据产量,一户人家少则能有三四千,多则七八千的收入。
摘花、扎花、卖花“一条龙”
栀子花季村民“全家总动员”
在村民孙奶奶家,扬子晚报记者看到,小儿媳贾明慧和孙媳妇正坐在家门口扎花。只见五朵含苞待放的栀子花为一把,再搭配一些青翠的绿叶,用两根细细的塑料绳扎起来,一把栀子花“包装”完毕,动作非常娴熟。
“扎花要忙一天,要是摘得多,一天能扎一千把左右。”贾明慧笑着说,到了栀子花开的季节,会全家总动员,今年是6月3日开始的。原来,清晨四点多,孙奶奶就挎着篮子到山上的田里去摘花,“只要看到花有露白,就能摘了。”孙奶奶介绍说,一般要摘两个小时,来回跑两趟。然后,下面扎花的工作主要由小儿媳和孙媳妇完成。
沿着山路,扬子晚报记者来到孙奶奶家的栀子树林,田间,旁边的林子里,还有位邻居在摘花。虽然大部分花苞还是淡绿色的,依然羞答答没有绽放,但是空气中还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芬芳。扬子晚报记者发现,村里的责任田里还种着各种果桃,少有其他农作物的“身影”。
村里的会计孙茂果介绍说,由于响堂村处在山凹里,水稻小麦这些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水,责任田大多在弯弯绕的山上,很难有水引到田间,只能靠天收,“一干旱就没办法,现在经济型的苗木养护起来要方便很多。”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像栀子树,每年摘花前后,一共施两次肥就够了。
再次回到村里已经接近中午,气温明显升高,贾明慧正在将花装在篮子里准备“转移阵地”。
原来,这些花儿成把扎好后,凌晨将由孙家的大儿媳江克凤跟着其他村民的车,带到大桥南路批发给小贩。为了防止白天气温高了,花儿提前绽放,要将这些扎好的花全部放在桶里,用绳子掉在井里“凉快”下,“这样白天保证恒温,到晚上气温下去了再拿回来。”
花农小贩集中在盐仓桥“兑花”
栀子花批发价格随行就市
响堂村位于浦口,大桥南路盐仓桥一直是江北和南京主城的重要中转地。因此,这20几年来,每到这个季节,盐仓桥附近,现在家乐福超市旁边停车场的空地上,自发形成了一个栀子花兑换点。响堂村的村民们是批发商,将成把扎好的栀子花批发给小贩,然后小贩再通过走街串巷的方式兜售给路人,还有少部分花店的店主也会来批发一点,在店里销售。形成这种以小贩零售为主的特殊的销售模式,主要是因为栀子花花期短,每年就只在6月中上旬才有,不像玫瑰、百合这些花常年都有。
昨天凌晨两点,记者来到盐仓桥的栀子花兑换点。路边停靠着四五辆面包车,响堂村的村民们从车上把用袋子装好的栀子花拿到空地上,很多骑着自行车的小贩已经在路边等待,几乎每辆自行车后面都架着一个用来装花的空盒子。
记者在人群中找到了贾明慧的大嫂江克凤,她带来了430把栀子花,以每把1元的价格卖给了小贩,这也是当天的批发价格。“白天我在家做家务,兑换是我负责的。”她介绍说,前天因为气温低,露白的花少,摘的花不多。
不仅江克凤带来的不多,其他来的村民每户也都只有四五百把的样子。栀子花的批发价都是随行就市。才上市、快下市的时候,量比较少,批发价就比较高,一把在1元-1.5元,像昨天这样因为气温低产量少的时候,批发价也会比较高。其余时间,如果村民夜里带来的总量比较多,批发价也会下跌,“最低不会低于0.5元一把。”
来自安徽的小伙子小俞在奥体附近开了一家花店,这两年每到这个时候天天都会来批发点栀子花回去卖。“我家有个亲戚就是在街头卖的,告诉我这里能批发到。”他笑着说,每天放在店门口能卖两三百把,一些客人被浓郁的栀子花吸引,也会到店里买点其他花。
另外一个小贩介绍说,他在街头卖了好几年了,每年最多卖20天。南京人能接受的价格是2元钱一把,最贵也就5元钱两把,“都是小本生意。”他说,运气好一天碰到批发价低,在街头能卖五六百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