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丛:遏制土地退化 促进绿色增长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八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土地与生命关系的科学认识,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推动防治荒漠化的自觉行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得到扭转,整体上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分别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91平方公里、1717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沙区经济社会发展...详细阅读
我国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公布
我国土地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过去持续扩展转变为净减少。岩溶地区生态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但局部地区仍在恶化,防治形势仍然严峻。这是记者从6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消息。为掌握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最新变化动态,2011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8个省(区、市)的463个县,监测工作从2011年初开始,2012年5月中旬结束,历时近一年半。共组织技术人员4000多人参加,调查图斑231万个,建立了包括4万余个GPS特征点、近亿条信息在内的石漠化监测信息系统,掌握了2005年-2011年间我国石漠化动态变化的情况...详细阅读
重视生态建设 坚持不懈地推进石漠化防治
6月14日发布的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石漠化防治出现重大转折,石漠化土地由过去持续扩展转为净减少,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石漠化导致土壤流失、植被衰退、岩石裸露,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丧失,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的主要根源。如果不加强石漠化防治,岩溶地区就很难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也会影响国家生态安全...详细阅读
中国顽强抗击荒漠化 土地石漠化扩展趋势初步遏制
奇迹是什么?当风沙肆虐、草场退化、土地龟裂……荒漠化无情地席卷全球时,世界的目光总会投向荒漠化治理有着突出亮点的中国,以寻求治理之道。从上世纪末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近年来的年均缩减2491平方公里,持续净减少;从上世纪末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近年来的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持续净减少;从2004年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17.03%提高到2009年的17.63%,平均盖度5年间提高了0.6%...详细阅读
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6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说,石漠化是我国岩溶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制约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扶贫攻坚进程,是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当前我国石漠化防治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岩溶地区生态状况依然十分脆弱,石漠化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张永利说,我国石漠化防治的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目前还有12.0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基岩裸露度高,成土速度十分缓慢,立地条件越来越差,治理成本越来越高,要使岩溶地区的生态状况显著改善,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详细阅读
造林种草植被保护主导石漠化逆转
6月14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采取的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治理措施对遏制石漠化扩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人工造林种草和植被保护对石漠化逆转起着主导作用。
据我国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人工造林种草和植被保护对石漠化逆转发挥着主导作用,其贡献率达72%;土地压力减轻和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的植被自然修复贡献率为18%;实施农业工程与农业技术措施贡献率为7%;其他措施的贡献率为3%...详细阅读
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 需有为而治
6月17日,我们将迎来第十八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今年的纪念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我国荒漠化防治世界瞩目,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分别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91平方公里、1717平方公里。这一形势令人鼓舞。
在气候变暖、人口增加和发展经济的多重压力下,作为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为何能从整体上实现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此,记者专访了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