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2010年九月六日/讯: 清风舒卷扬绿浪,群山起伏荡碧波。初秋时节,走进塞上绿洲怀仁,放眼望去,绿意葱茏,满目葱茏,仿佛整个大地铺上了一张硕大的绿地毯。
曾经“狂风遍地起黄沙”晋北风沙区,如何实现由“黄”转“绿”巨变?曾经缺林少绿的怀仁是如何进行生态建设,胜利打造绿色云州的呢?
治理风沙
怀仁,古称云州。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生态环境的恶劣,使得这里留下了一年一场风,由春刮到冬,白昼点油灯,夜里沙堵门”民谣。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为怀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多年来,饱受风沙之苦的怀仁人民始终在植树种草,始终在坚持不懈地治理风沙。
2000年,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为怀仁加快治理风沙步伐,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十年来,怀仁咬定绿化不放松,矢志不渝抓生态,单是京津风沙源工程项目就完成林业建设任务22.85万亩,草地工程建设任务6.7万亩,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任务4.5万亩。随着工程的实施,怀仁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区域性防风固沙绿色屏障基本构成,林木覆盖率和蓄水保土能力大幅提高,大风扬沙发生的次数、频率和强度都明显减少和减弱。
特别是金沙滩工程区,经过综合治理后,昔日飞沙走石的古战场,变成了百里林海,万顷碧波的生态旅游区。今年“五一”期间,前来观光的旅客每天都在4000多人,人们追忆“杨家将”忠勇报国精神之际,也为这美如画卷的风景而陶醉。
造林绿化
生态环境是社会的生命线。
怀仁的决策者对生态环境有着这样深刻而独到认识。怀仁县委书记牛志忠说“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拥有了优良的环境资源,就拥有了竞争的实力”正是凭着这种远见卓识,怀仁在搞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同时,不时加大造林绿化的力度,不时加快绿化云州的步伐。特别是今年,怀仁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拉开了西山坡12.6万亩生态造林工程,计划用3年的时间把西山坡打造成网、带、片、点同步绿化,针、阔、花、灌合理搭配,片连片、带连带、绿色植被全覆盖的生态景区。
为了充沛调动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怀仁创新造林机制,鼓励大型厂矿企业认领荒地,支持民营企业及社会各界承包、租赁、买断荒坡,大战旗鼓地开展“公仆林”青年林”军人林”学生林”等多种形式的造林活动。同时,又运用市场机制,采取招投标的方法,实施专业队造林。
不拘一格造林绿化,使怀仁生态建设步入不时加速的快车道。如今全县林木绿化面积达到53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28%开创了怀仁生态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打造“绿都”
怀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曾经是晋北的煤城”之一。但是为了怀仁的可持续发展,怀仁的决策者认准了转型发展之路,下定决心要把“煤城”变为“绿都”
建设“国家园林县城”怀仁确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乡村建设中,怀仁坚持以绿量见规模,以绿化带美化,乡村建设和乡村绿化同步,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并举,全面绿化与重点绿化结合的原则。拆迁还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新地造绿,精心营造“树木常青,花草缤纷,景点遍及,满城绿色”塞外园林县城。
几度春风临塞外,怀仁今朝变“绿都”历经数年持之以恒的生态建设,怀仁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0.34%绿地率达到36.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05平方米。今年2月12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文,怀仁成为晋北唯一的国家园林县城”本报首席记者 魏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