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柴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常见高5〜9米。多分枝,枝条紧密,节间短。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10,革质,深绿色,有光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端有长尖,长9〜17厘米;花序伞形,小花白色,不显著,有香气。浆果球形。常见栽培的有花叶鹅掌柴,观赏价值更高。
1. 生态习性
株形丰满优美,适应能力强,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正常生长,夏季强光下需要进行遮阴处理。有一定的耐阴抗旱能力;耐寒力较强。在空气湿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良好,水分太多,会引起烂根。对北方干燥气候有较强适应能力。稍耐瘠薄。如盆土缺水,会发生落叶现象。对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生长适温为15〜301,越冬温度为51,低于5'0,叶片会大量脱落。气温在01以下,植株会受冻害。易萌发徒长枝,需经常整形修剪。
2. 苗木繁殖
鹅掌柴可用扦插繁殖和播种繁殖。
扦插繁殖适宜在温度251左右进行,选取一年生健壮枝条,剪成长10厘米左右的插穗,每个插穗上有3〜4个芽点,去除插穗下端叶片,插穗上端叶片可剪去~半;扦插后保持基质湿润,30 天左右可生根。生根后要加强水肥管理,逐渐接受阳光照射,第二
年春季可定植。
播种繁殖适宜在温度22。(:左右条件下进行,播种后要保持基质湿度,20天左右可出苗,出苗后要进行适当遮阴,防止阳光灼伤,在幼苗6厘米左右时可进行移植,第二年春季可定植。
3. 栽植
盆栽容器和盆土:栽植容器要求要有良好的透气性,使用塑料容器要注意排水。容器适宜选取直径为30〜40厘米,种植小苗适宜选取直径为20〜30厘米的容器,鹅掌柴喜土质深厚疏松、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壤土,种植基质可用园田土 :草炭:沙=1 : 1 : 1的比例进行配制。并可在营养土中加适量有机肥及硫酸亚铁。满足植株生长的最佳需求。
栽植方法:选取根系发达完整的壮苗于秋末或春季发芽前栽人盆内。栽种前,先在容器底部渗水孔垫瓦片,并在容器内填人部分营养土,植人后再填土使根部与土壤密接,土表与盆沿相平,浇透水沉实后,土面距盆沿保留5厘米左右作为浇水的水口即可。新上盆的植株应先放于半阴处一周,然后再逐渐过渡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正常管理。
4. 水肥土管理
鹅掌柴在生长季要保持水分充足,保持土壤湿润,在春季可1〜2天浇水一次;夏季气温髙,气候干燥,水分蒸发量大,可使植株处在半阴条件,每天浇水一次,并结合向植株及周围进行喷雾,湿润环境,降低温度;秋季要减少浇水量,可每2〜3天浇水一次;冬季如果所处温度较低,浇水量应减少。在温室内越冬植株,如温度适宜生长,注意保证水分供给。鹅掌柴对水的适应性较强,短期内干旱或有积水,也能恢复正常生长,但可能有植株脱叶现象出现;浇水应见干见湿,保持土壤水分,减少积水或干旱发生的概率,保证植株生长良好。
鹅掌柴生长势快,生长季需要较多的营养,可在生长季每10〜15天施肥一次,可选择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料施用,对于花叶品种施氮肥不宜太多,以免植株叶片变绿,失去品种特征,降低观赏性。冬季在温室内越冬植株,如温度适宜生长,可每30天施肥一次,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鹅掌柴生长较快,需要营养较多,每年春季植株萌动前应翻盆换土一次,翻盆时应去掉部分宿土,更换成肥沃疏松的土壤,施足底肥;因鹅掌柴根系发达,翻盆时要适当修剪去一些过长、过密老根。翻盆换土要施足基肥,翻盆换土后浇透水,放于半阴处一周后,再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正常管理。对多年生植株可结合翻盆换土,对枝条和根部进行重剪,重新栽植养护,以获得植株最佳观赏性。
鹅掌柴低于51,叶片会大量脱落,气温在01以下,植株会受冻害。在北方地区应进人温室内越冬,当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 增温措施;越冬期间盆土宜偏干,浇水时间宜选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应保持温室内适当湿度。越冬期间要适当通风、透光,免受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的危害。
5. 整形修剪
鹅掌柴生长速度较快,宜萌发徒长枝,对植株不进行修剪,植株下部叶片易脱落,失去株形,降低观赏效果。日常管理要注意植株整形和修剪,促进植株侧枝的萌发,保持良好的株形。多年生长的鹅掌柴植株,应在每年春季进行整形修剪,去除病虫枝、干枯枝,对徒长枝进行短截;在生长季也要进行株形控制,对徒长枝或生长快的枝条短截,保持株形,增加植株观赏效果。
6. 病虫害防治
鹅掌柴的病害较少,虫害主要以红蜘蛛、介壳虫为主。
主要措施: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害能力,及时清除枯落枝叶。虫害可使用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405%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乐果1000〜2000倍液喷雾喷杀。介壳虫发生较轻时,可人工去除。
推荐鸭脚木苗木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