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驱车绕行上山途中,不仅能看到长城梁山坡上一米多高的松树、刺槐、杏树等,还有正在挖沟栽树的农民。王宏说,像宁夏这样干旱少雨的地方,造林任务重,已经变传统的一季造林为“春、夏、秋”三季造林了。
长城梁因分布着秦长城遗址而得名,由于其地形主体坡度较高,加之风力、雨水侵蚀和人为破坏影响,这一区域沟壑遍布,植被稀疏。
为了改善当地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自2009年以来,固原市开始对长城梁一带进行治理,其中最艰巨的任务是将陡坡推成一层层小于25度的低坡,以保持水土。
“现在经常能在山上看到野鸡、野兔子,这在以前都很少见。”王宏说。
宁夏中南部山区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两三年前的长城梁代表了宁夏中南部山区的典型地貌,但它的绿色“蜕变”却并非个例。近年来,通过小流域治理、梯田化建设等生态修复措施,宁南山区面貌已大有改观,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
数据显示,宁夏固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分别由2000年的12.8%和35%提高到现在的17.6%和73%,成为黄土高原上的“高原绿岛”。
然而导致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生态脆弱的因素除了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外,荒漠化和沙化也不容忽视,中国95%以上的荒漠化土地都集中在西部。
地处毛乌素沙漠前沿的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在上世纪80年代土地沙化现象极为严重,全县有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曾是当地的真实写照。
经过多年的封沙育林和围城造林,盐池县已累计治理沙漠400多万亩,昔日流动的沙丘被“草方格”固定之后,种植的柠条、苜蓿、甘草等已成为沙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收入来源。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党组书记赵永清介绍,宁夏近些年已投资40多亿元治理沙漠,新建沙漠绿洲20多万公顷,沙区经济林果、中药材、灌草饲料等可再生绿色生物资源不断增加。
中国近些年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也都把西北生态脆弱地区列入重点项目区。
赵永清说,西北生态脆弱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的林业项目在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后,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就地整治,实施移民工程也成为中国西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治理生态的措施。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仅宁夏就有35万群众要搬离生态环境恶劣的中南部山区。
“迁出区将来要全部进行封育,让生态自然恢复。”赵永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