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
当前位置: 597苗木网 » 行业资讯 » 苗木新闻 » 正文

风险小回本快 苗木种植勤劳致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3-03-01 18:20:27 更新时间:2013-03-01 18:22:25   浏览次数:14930
风险小回本快 苗木种植勤劳致富,济南是否有家庭农场?摞荒土地谁来耕种?如何才能成为农场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到济南多处村
赞助商链接
风险小回本快 苗木种植勤劳致富, 济南是否有家庭农场?摞荒土地谁来耕种?如何才能成为农场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到济南多处村庄探访,发现不少原本在城市打拼的工人、商人回到田野乡间,用已有资金租赁摞荒土地开展农业种植、养殖。他们的农业经营模式与家庭农场相似,但还缺少相关部门认证。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在行动之初,都被人嘲笑是“疯子”、“傻子”。
崔立荣:建筑商看上摞荒土地
    2月20日下午,夕阳照在济南党家街道办事处蛮子村村北的小山上,吱呀的石磨声从山上一家名为邵而老家的农场中传来。小山脚下是一片蔬菜田,来自村里的农场工人正在忙着播种;菜地旁是一大片猪圈,5只黑猪可以在里面赛跑;旁边还有两个大鱼塘。农场主崔立荣说,一到雨季,山上的水就会流下来,在这里形成天然池塘。
    记者见到崔立荣时,他正背着手在自家农场里边遛弯边查看菜田里绿油油的生菜,享受着田园“恣”生活。他介绍,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在2009年时还是一片摞荒土地。
    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蛮子村距离济南市里越来越近,更多的村民进城打工。由于农作物收益较低,很多村民放弃耕种土地或干脆在地里种上杨树。“2008年后,村里直接摞荒的土地达到20%-30%,还有大部分间接摞荒,比如一两季不种。”提到当时情景,崔立荣充满惋惜。
    崔立荣出生在距离蛮子村只有1公里远的邵而村。他17岁开始进城闯荡,在工程建筑业打拼30余年并积累下不菲身家。2000年左右,老家邵而村有一片荒废多年的果园,经村委会推荐,崔立荣以每年5000元的价格租下,开始边承包工程边养猪。2009年崔立荣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专心做农场,发展种养循环产业链,很多人在背后都说他是傻子。
    他说,在城市打拼的那些年给了他不一样的思想,他知道城里人想要什么。回到家乡后,崔立荣接连租下邵而村、邵而西村、蛮子村三座荒山,并租附近村民的耕地种植粮食和蔬菜。他用动物粪便做肥料、用沼气做农药,保证农场产的蔬菜、粮食不受化肥、农药污染。同时,农场内养有黑猪、鸡、鸭、鹅等家畜家禽。“都是拿自己种的粮食当饲料,天然还健康。”崔立荣说现在城市人都讲究健康饮食,所以他主打“原生态牌”。
张如坤:300万积蓄绿化一片荒滩
    在南部山区,和崔立荣一样的“傻子”还有张如坤。
    在党家街道办事处张庄村玉符河北侧,有一片387亩的树林,里面种有杨树以及法桐、雪松、翠竹、白皮松等20余种绿化苗木,按照季节,苗木间还会种上玉米、小麦和蔬菜。林间有刷着黄漆的3间平房,一间是配电室,另外两间则是张如坤和妻子的“家”;院子里还养着2条黄色土狗和成群的鸡、鸭、鹅,装玉米和小麦的粮仓立在两侧。
    张如坤是这片树林的主人。他是张庄村人,年轻时在外跑运输,后来又转做挖掘机生意,到2001年共有300多万元的积蓄。按照村里人的想法,他应该在济南市里买楼房,过城市人的生活。让人没想到的是,年近半百的他却用全部积蓄绿化了一片荒滩。
    张如坤介绍,原来玉符河河道应该位于现在树林北侧。当年附近村民都来河滩上挖沙,导致河滩、河道融为一体,一到多雨季节,河水漫得到处都是。从张如坤拿给记者的照片可以看到,12年前这片绿油油的树林就是废弃的河滩,河滩上坑坑洼洼,布满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我用一年半的时间挖出玉符河新河道,再用挖出来的土盖在河滩上。”张如坤说,当时他租了20辆车,花光所有积蓄都不够,还用挖掘机做抵押,在银行贷款29万元,“村里人都说我被钱烧疯了”。
    沙滩填平后,张如坤赶紧种上杨树。“杨树苗子便宜,投资比较小,而且杨树生长也快,当时想着先把这个地方绿化起来。”张如坤解释,如果直接种绿化苗木,一棵树苗几十块钱,上万棵就是一个大数目。直到2005年,这300多亩地都种上了杨树。现如今张如坤已经将3/4的杨树卖掉,改建成绿化苗木基地,“这些都是在不断改造中的,今年我打算再卖掉一些杨树,引进新树种”。
老窦:回老家租荒山养老
    济南酿造厂快退休的工人老窦前年也加入了这个“傻子”行列。
    沿相家村曲折坎坷的小路向山上走,就来到老窦租的红土岭。红土岭脚下有不少农民种的小麦、玉米和密密麻麻的野酸枣树。“我不计较这些,村民愿意开块地种点庄稼就种。”老窦说,村民们在山上种地还能顺便帮他照看一下树苗,这片山也更加安全,所以他没打算把村民赶出去。
    越往山上走越荒凉,除了少量林业部门绿化种的松柏树外,就是一些杂草。到半山坡时,却变成了另外一番景象。每隔不远就会看到一棵核桃树苗,因为是冬天,只有两个光秃秃的枝杈。老窦说,这些树苗都是去年栽上的。2011年,他从村委会租下这片荒山头,共2000亩,可利用土地占70%-80%。通过朋友介绍,他又加入当地心连心合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他免费提供核桃树苗和农药,他则在村里雇了几个工人帮忙养护,“等我退休了,就和家里人一起回来种”。
    “我父亲是军人,我很小就离开农村去了济南市里。”在济南有一份不错工作的老窦本应该在城市里颐养天年,可是临近退休,他回到老家相家村重新翻盖了祖宅并准备在田间养老。老窦说,刚打算包山时,村里的亲戚朋友都不理解,“也有不少人说我是傻子”。
他们的心里话
种地的人有“现实派”也有“梦想派”
圆了儿时梦晚年有靠山
    在别人眼里,像张如坤、崔立荣和老窦这样的人是有福不享的“傻子”,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问及种田原因,老窦和崔立荣是“现实派”,而老张是“梦想派”。
“为圆儿时梦回乡种地儿子有怨言”
    为啥会想到租种荒地?听到这一问题,本来坐着的张如坤站起身来,笑着伸了伸胳膊告诉记者,“这话说起来就长了”。
    张如坤说,事情要回到1961年自然灾害时,那时他还很小,一直想变玉符河的沙滩为田地。“渴马片区自古就旱,那时我们生产队只有两块水浇地,麦子根本不够吃。”张如坤想,如果在玉符河两侧的沙滩上种满麦子,既不用愁水的问题也就有了粮食吃。
    多年后,历城区水利局到村里征求党员对玉符河的治理意见。会上,张如坤阐述了他的想法:重新挖河道,将两侧河滩覆上土种庄稼,村北山上再栽上果树,形成玉符河南侧一片良田,北侧一片花果山的景象。“那样张庄很快就会富起来”,张如坤对这个治理方法充满信心。当时与会党员多数赞同这个提议,但没有人带头干,也没有人愿意出钱。
    2001年,张如坤靠搞物流和挖掘机在外面赚了不少钱,一有积蓄,他就立即回到村里花70万元租下这片荒滩。当时正赶上大儿子退伍回家,“本来可以给他安排一个不错的工作,后来想了想,还是把他留在家里和我一起种树。”张如坤说,虽然现在苗木基地能赚不少钱,但年轻人嫌脏、嫌累,儿子对他当年的决定有些怨言。
“金融危机下种地是实实在在的”
    与张如坤的激情不同,老窦和崔立荣看重的是农业投资的回报。
    老窦说,一方面在城市中养老不如在乡村健康。老窦在相家村有一座祖宅,父亲去世后,他就回到老家,在祖宅的基础上盖了三层小楼。院子里种上花草,屋顶上架上望远镜。“早晨起来扫扫院子、浇浇花,再开半个小时的车去上班;下班后,望望远山、喝喝茶,我现在的日子好比活神仙。”老窦拍拍他的肚皮得意地告诉记者,因为喝老家的地下水、吃粗粮,他的大肚子下去很多,体重减下十几斤。
    另外,老窦还想给晚年的自己找一个稳固靠山。“我种田不求立刻有回报,反正现在还有工作。”老窦说,种树需要投资,趁现在他还能挣钱赶紧把树种起来,等退休后,就可以获得回报,而且也能留给子女一些资产。“如果未来这2000亩荒山的核桃树都结了果,那就是很大收益。”在老窦看来,在农村投资要比在城市投资有前景,“中央1号文件一出来,我就通读了一遍,虽然对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还不是特别明确,但肯定错不了”。
    崔立荣说他放弃承包工程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自己不是“做”工程的人,更适合实实在在地干事情,一旦带的人多了,压力就大起来,“比如整天出去应酬,我受不了”。另外一个更重要原因是,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结束后,济南的工程量明显减少,再加上金融危机,他逐渐变得谨慎。“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我担心万一哪天不慎掉到河里,一辈子奋斗的东西就都没有了。”在崔立荣看来,把积蓄投入到农业上更保险,“虽然收益不是很大,但至少东西都是实实在在摆在那儿的”。
□统筹:刘彪 采写:本报记者 石晓丹
    当年投资300万填平沙滩种树,开始4年全赔,直到第5年才勉强挣出人工费。中央1号文件公布后,农村已经逐渐形成一股“农场热”,种田看似美好,其实也有辛酸。采访中,多位农业经营者表示,规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种地成本,提高农产品收益,但同时面临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等诸多难题。
?如何盈利
前4年只赔不赚11年挣回初始投资
    在苗木基地内,张如坤逐一向记者介绍他的“摇钱树”。走到一棵2米高的雪松前,他告诉记者,“这树值1000元,再养1年,就能涨到1500元”。他种植的苗木主要卖给企业或者主管城市绿化的政府部门。
    “不过,投资林业回本周期太长。”张如坤说,树苗种上第5年才开始卖钱,而且只够支付工人的工资。经过近11年发展,他如今刚赚回开始投资的300万。
    “现在地里种的苗木大概也值300万元,但不能全砍了,只能继续往里投入。”张如坤估计未来投资会慢慢减少。原来农场主要购买一些大树苗,由于没经验,曾赔过不少钱,现在经验丰富了,树苗成活率基本可以达到90%以上。苗木基地还开始种植小秧苗,这种秧苗生长周期长,但价格比大树苗便宜数十倍。同时,大规模种植后,他自己购买了各种农用机械,也可以将种植成本降到最低。
挣的钱又投进去具体赚多少不清楚
“说实话,做农业不会赚太多钱,有钱也都投入到下一轮生产中,你看我现在规模挺大,但问我赚了多少钱,我还真不知道。”被问及盈利情况时,崔立荣这样告诉记者。
    崔立荣说,尤其是养殖行业几乎不赚钱,能够勉强维持就不错。他回忆,开始一年养两三茬猪,有时能赚些钱,有时也赔钱,最多一茬猪赔了20万元,一头猪就赔200元。“我还是运气好的,有的根本卖不出去,养殖业的风险太大。”他说,猪长到180斤后,吃饲料会越来越多,再喂就赔钱。
    现如今,崔立荣的老家农场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模式,主打“原生态”牌。农场里有石磨面粉,原生态五谷杂粮,鸡、鸭、鹅、黑猪和蔬菜,还有一些中草药。这些农产品的价格多是市场普通产品的10倍以上。“现在很多精英都跑到农村,我不是精英,但和留守农村的人比我有优势,我的人脉、经验和头脑,能让我种田的产出多得多。”说这话时,崔立荣脸上洋溢着自豪。
    同时,老家农场的农产品不进超市、不建专营店。崔立荣说,这些农产品主要是直接配送到会员家里,现在老家农场有100余名会员,其中比较固定的有50个,“这些会员主要是一些有钱人”。
合作社免费发树苗3年后结核桃
    老窦没有雄厚的资本,相对张如坤和崔立荣来讲,他的投资要小得多。
    老窦加入农村合作社后,由合作社免费为其提供树苗和农药,他主要的投资就是雇人帮助养护。“去年春天种了1500棵,今年开春我打算再种2000棵。”老窦说,去年种树时,他从山下相家村雇了10个人,人工费是50元/天,还租了一台挖掘机,一天1000元,种了两天。平时还长期雇人打理树苗。
    谈及盈利问题,老窦说,现在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合作社给种核桃树的农民补贴,每种活1棵树补贴12元,是分批给,所以扣除人工费后他几乎赚不到钱。而真正赚钱可能是3年以后的事情。他介绍,虽然树苗种上后当年就结核桃,但结果数量非常少,而且如不加以干预,就会影响果树未来生长。所以核桃树在种植前两年,都必须把结出的核桃掐掉,直到第3年才能有产出。3年后,一棵核桃树大概能产1斤干核桃,随着种植年数增加,核桃产量也将逐年增加。至于未来产出的核桃如何销售,老窦说,他还真没细想过,不过他不担心卖不出去,“我是有组织的人,合作社这么多社员,大家团结起来,肯定吃不了亏”。
?难题不少
10个工人加起来500岁
    现在最让张如坤和崔立荣头疼的是农场工人越来越难招。
    张如坤说,2001年他刚开始填沙滩时,雇村民的费用是每人每天15元。“当时大家都抢着来,跟现在情况大不相同。”张如坤说,如今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都到济南市里打工,一般一个中年妇女的工资是70—80元/天,而他的农场只能给工人开出50元/天的工资。
    “愿意来的就只剩下老弱病残。”张如坤介绍,现在长期在他农场工作的工人有10个,平均年龄50岁以上,加起来超过500岁,其中年纪最大的70岁。“最困难的是春天种树时节。”张如坤说,到那时一般一天会雇100人左右,需要跑好几个村招人。
    崔立荣也遇到同样的难题。老家农场的农作物都不施化肥、打农药,所以需要工人到田里除草、撒粪。“一到热的时候,花平时两倍的工资,都没有人愿意来。”对此,崔立荣十分苦恼。
农场想扩大有风险
    崔立荣说,最近他和同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扩大经营规模。“一个年轻人和媳妇在章丘建了一个养猪场,规模很大,但现在进退两难。”崔立荣说,这个年轻人开始凭一腔热血和梦想,回到老家四处借钱建起养猪场,后来随着猪场规模不断扩大,他便开始寻求突破。
    在崔立荣看来,农场寻求突破无非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寻找投资人、合伙人共同承担风险,另外一种是将经营模式变为公司+农户。崔立荣口中的“年轻人”选择了前者,遇到与合伙人意见不合,便会非常苦恼。“公司+农户则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反正两头难。”
    崔立荣说,干农场要有些“小农意识”,不要盲目贪大。
业内说法
没钱的、太有钱的都干不了农场
    采访中,不少人将自己正在经营的农场称为“家庭农场”。到底什么样的才算是家庭农场?“最近有不少种植大户来咨询如何申请家庭农场,但具体量化标准、登记、补贴办法都还在探索中。”济南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刘卫国说,中央1号文件公布以后,他们甚至吃午饭时都在讨论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有望出台
    刘卫国解释,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些年,在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已有6670多家。
    “但在山东还是一种新事物,具体量化指标、登记方法都还在探索中。”刘卫国说,在济南,一些种植大户、都市庄园的经营模式和家庭农场很相似,极有可能经过扶持培育发展成家庭农场。在他看来,老家农场的经营模式就与家庭农场相符,但具体要看量化指标的规定,比如种植规模等。
    记者获悉,2月24日山东省农业厅刚刚下发的农业工作重点中明确指出,今年山东省将重点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和服务,探索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济南家庭农场的登记制度不会让人们等太久。”刘卫国表示。
“没钱的开不起农场”
    在张如坤看来,想要经营家庭农场,农场主除了必须具备种田经验和技术外,“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资金”。
    张如坤说,大规模发展农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尤其是在济南周边农村,光土地租赁费就是一大笔”。崔立荣也说,他目前租用村民的纯农业用地一年是1000元/亩,且每年续租,土地租金随时可能上涨。山地的租金要相对便宜,他曾分3次租下位于蛮子村的荒山,租期是70年,租金约100万元左右,“当时满山都是石头,光秃秃一片,我花了3年时间改造,共投资1600万元,真正改造好还需要3年”。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苗木行业图文推荐
苗木行业新闻推荐
赞助商链接
苗木花木类新闻点击排行榜
新闻特别推荐
 
 
APP应用权限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汇款方式 | 付费会员 | 广告介绍 | 网站介绍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597苗木网是中国专业的苗木网站,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绿化苗木价格, 最新苗木供应信息和最新苗木资讯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04792号 1鲁公网安备 37068502000062号
copyright @ 597苗木网 2019-2026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9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