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新品种优化结构 萧山花木走上转型之路,自去年以来,全国绿化花木产业都遭遇了市场寒流,我区也不例外。“只要是花木都能卖掉”的好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那么,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的萧山花木行业要如何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奔竞不息”的萧山花木人,早已开始探索未来的转型升级之路。
制订生产技术标准以质取胜
“按照这张模式图培育出来的龙柏质量肯定不会差。”新街镇盈中村的苗农施兴忠颇有信心地告诉记者。施兴忠口中所说的模式图是指我区制订的《龙柏标准化嫁接育苗技术模式图》。在这张模式图里,详细地介绍了龙柏嫁接、育苗、移栽、培大、修剪等五方面的技术,即便是非科班出身的苗农,只要按照模式图上的步骤“按图索骥”,就能产出高品质的龙柏。
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受花木产品短缺、我区土地紧张、地价昂贵的影响,不少苗农片面追求单位面积产量而忽视了质量要求。因此,面对风云变幻的花木市场行情,尽快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无疑是我区花木产业的第一条路。
近年来,我区从本地土地、气候适宜花木生长的实际出发,加强对花木的集约管理,大力推广实施标准化生产。全区先后制订了金叶女贞、金叶六道木、瓜子黄杨等10多个品种的花木生产技术标准。按照标准化生产模式,通过降低种植密度,推广科学套种,强化整形修剪等质量关,提高了苗木的观赏性,使我区苗农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目前,我区花木产品已成功销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美国、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进一步打响了萧山花木产业的知名度。
引进新品种优化结构
去年,受经济形势下滑、房地产行业萎缩等影响,我区色块等工程用的地被小苗价格急剧下滑,部分品种已跌破成本价,出现亏损状况,并出现一定程度的积压。
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绝不是偶然。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几年一些投入少、见效快的花木品种在我区大面积快速发展,如红叶石楠、金边黄杨等,导致品种结构性过剩。
如何破解结构性过剩的难题?记者了解到,为适应市场对植物多样性的需求,我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广大苗木企业、苗农栽培的品种由单一向多品种方向发展,在坚持以花灌木为主导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优品种,优化苗木品种结构。据统计,近3年来全区共引进花木新品种20余个,如美国薄壳山核桃、花叶冬青、黄金络石等,并成功实现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新品种的规模化生产。
“这种黄金络石长年色彩斑斓,用途广泛,既可做地被植物材料,也可用于悬挂、攀援,销路一直不错。”宁围镇的苗农郑文海告诉记者。3年前,他引进了黄金络石这一地被新品种,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现在黄金络石卖到1.5元/株,而同类地被植物中,花同样的人力、物力,花叶络石每株才只卖到七八毛。”郑文海表示,虽然目前也有其他苗农开始栽种黄金络石,但毕竟不如其他常规品种多,所以市场前景还是可观的。
通过品种的优化更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地客商的好奇心和采购兴趣,买卖订单也是一批接着一批,苗农种植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是空前高涨。目前,我区新品种的引进、开发、推广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