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种会展多如牛毛,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这种情况之下,主办者只有想方设法为参会者着想,有特色,有吸引人的 内容,会展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不然,主办者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本想 靠会展挣点银子,结果愿望皆空^
4月,春意盎然的一天,记者戴呈玲参加的一个农业研讨会议, 情况就不大妙。
她回来,我问道:“会开得怎么样,苗木企业去的多吗?”
应该说,现在苗木已经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路人皆知。主 办方邀请记者参加,会议的内容跟苗木该是有关联的。但小戴的话 出乎我的意料。
她说:“主办方邀请了,但没什么苗木企业参加。” “是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啊?”
她答道:“会议本身还真没有苗木的内容,只是参观中有一项。” 问题就出在这里。
―年之计在于春。这个节骨眼,从事苗木销售和生产的,都特别繁忙。您让 苗木经营者参会,又没有什么相关的会议内容招人,仅靠一个花卉参观点,怎么 可能吸引人去?即使免费,人家都要考虑考虑,没工夫陪你玩。
通常我们听到的都是政府为农民牵线搭桥,其实有时候企业也可以为政府牵 线搭桥。
苗木之乡举办苗木节,几乎都是政府搭台,政府买单,农民和苗木企业受 益。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明白。
既然得实惠的是农民和苗木企业,因此,一个苗木之乡的龙头企业,就要不 失时机地为政府补台、牵线搭桥.促成举办有特色、有影响力的苗木节。
这方面,据我所知,山东昌邑苗木场总经理朱绍远做得非常出色。他是深知 个中重要性的。
“方老师,我跟我们昌邑的一个党委书记说好了,邀请你到我们那里做客。” 有一年,朱绍远给我打,态度非常诚恳。
我去了,见到的是昌邑市宋庄镇的镇党委书记李方明。
“方主任,绍远说你熟悉全国的苗木企业,他向我推荐你。我们明年还要举 办绿博会,麻烦你帮我们请一请大户,让他们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李书记的态度 也是特别诚恳。
原来,上一年,昌邑举办过一届绿博会,所在地是宋庄镇,唱主角的就是李 方明这个父母官。在朱绍远的参与下,他知道,没有外来的苗木经营大户参与, 绿博会是缺少影响力的。
既然朱绍远这么热心牵线搭桥,政府的领导又这么重视会展,我自然要倾尽 全力,为一方经济发展服务。
从此,大家齐心协力,昌邑绿博会和全国苗木信息交流会相继举办,就这么 红红火火起来。
昌邑的苗木业由此迅速发展壮大。
“绍远,你的功劳非常大啊!”每每李方明碰到朱绍远,总是这样说。
“应该的,应该的。但说实话,最受益的还是我们企业。我卖的苗子就比过 去多多了!”朱绍远说。
朱绍远道出的是心里话。您想,不管是华东的,还是东北的,谁来参会,不 得到他这个龙头企业看看。瞧见好东西,还能不买!
所以,政府举办苗木节,企业千万别一旁观望,一定要当成自己的事去做, 多推波助澜,多锦上添花,多牵线搭桥。这也是经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赞助商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