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既改善生态环境、又促进全民生态道德文化素质提高的伟大工程。近些年,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相当多的人,甚至一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政绩绿化”行为还很普遍,很多绿化工程背后还有一本“黑色的腐败经济账”。这种“绿化腐败”已严重影响了造林绿化质量,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视。
事实证明,在与绿化造林有关的公职人员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尤为迫切和重要。世人皆知,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于与造林绿化相关的公务人员来说,在建设生态文明、实施造林绿化工作中,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这两个方面得到加强,才能减少腐败或杜绝腐败,有利于以务真求实的精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超级银杏”之类的“绿色腐败”,有关专家指出,城市绿化之所以成为腐败重灾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部分地方在扭曲的政绩观驱使下,热衷于上马城市绿化等形象工程,而这样的绿化工程,恰恰给有关人员带来可乘之机。商业化时代,赚取差价是商家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因为缺乏阳光化的采购手续,尤其是监督机制的缺失,导致“天价树”的采购成为利益交易的载体,也自然衍生了腐败因子,使一些公职人员有了中饱私囊的机会,而其危害则是,大树进城不久就会枯死,小树成堆栽植成活率极低,最终给生态文明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
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满意度较高,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因此,整治绿化领域里的“绿化腐败”,铲除该领域内的“黑色内幕”,既是反腐工作的一项必要手段,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