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随着 “丁伙龙柏”、“丁伙蜀桧”、“丁伙朴树”三个花木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授权,江都丁伙花木的主打品种开始打着“丁伙”这一地理标志正式走向全国。而在多年以前,由于道路不通畅,农民种植的花木运不出去、销路不好,农民差点就将花木随着炊烟付之一炬。农路让村民地头生长出“摇钱树”
丁伙镇位于江都西北部,距市区约15公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水量充沛,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典型的“鱼米之乡”。这里老百姓自古就有栽花种树的习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丁伙镇就鼓励农民大面积发展花木事业,至九十年代末,丁伙的花木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全省最大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之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考察丁伙后,欣然题词:“中国花木名镇丁伙”;朱镕基总理视察后也勉励全镇人民“多栽树、多栽摇钱树”!
树多了、大了,问题也随之而来路不畅,花木难以外销!滞销问题时时困扰着农民的口袋和栽植的积极性。
丁伙镇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深度调研后决定,自2000年起,在全区率先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让丁伙的花木能顺利走出去。至2005年底,这一目标终于实现,全镇共建成农路106.1公里,其中县道35.9公里、乡村道70.2公里。
随着一条条贯穿花木场的“致富路”建成,老百姓地头种的花木一下子变成了“摇钱树”!曾经少人问津的花木场,很快便车水马龙,丁伙镇由此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花卉示范基地”和“中国花木之乡”。
镇里顺势成立了花木协会,由分管交通的副镇长兼会长,统筹协调农村公路建设和花木的生产、外销。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桂花生产区、竹类生产区、地被植物生产区、观赏花木生产区、彩叶花木生产区、盆景花卉生产区、枫树生产区和香樟类植物生产区共8大花木园区,有八百多个名特优品种走出农路销往华东、东北、华北、西北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通达的农路将成片苗圃串联在一起,实现了丁伙花木的规模化、景观化、产业化。全镇总共6万多亩的耕地,却栽植了4.8万亩的苗木,全镇16个村、2个社区,村村都有苗木基地。今年全镇花木销售预计近6亿元,真正实现了"村村都通致富路、家家都栽摇钱树"。”在该镇双华村光辉路被评为“扬州最美乡村路”参评仪式上,副镇长、镇花木协会会长陈兆清如是说。农路将地方产品变身为“江都造”
“把农民增收的路子铺到家门口”、“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子修到家门口”、“把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路子通到家门口”这是江都交通建设做出的掷地有声承诺。为落实这一承诺,全区大力实施了“村村通”和“乡间彩虹”工程,累计建成农村公路1598.7公里,其中县道262.1公里、乡道824.4公里、村道512.2公里,全区263个行政村、65个居委会全部实现了等级公路“村村通”,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农村公路网。
农路的通达“绿”了江都,也“富”了江都,使其不仅成了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而且跻身“全国百强县”前50强序列。
目前江都全区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在这片土地上,花木场面积达21万余亩,有10万人从事花木的生产、经营和销售,今年,全区花木产业预计将突破20亿元。借助花木这一城市名片,江都还顺势办起了“417江都花卉节”,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与此相一致,全区还形成了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特钢生产加工、机电装备制造、医药化工5大支柱产业,江淮汽车(600418,股吧)、长青农药、中海造船、诚德钢管等一系列“江都造”名品开始在全国各地叫响;邵伯镇渌洋湖生态旅游度假村、邵伯清水龙虾产业园、仙女镇现代花木产业园、小纪镇省级生态观光园等一些列生态游、农家乐也随农路的通达应运而生;金银细工、毛笔制作等传统技艺顺着农路走出全国,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农路”服务“大民生”,让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农路因产业发展实现了“再升级”
路通了,经过几年的运营,问题也来了。由于早年建设的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较低,加上通车时间较长,大多数道路出现了坑槽、沉陷等病害,部分道路因宽度不够,大型货车难以驶入,一定程度上再次制约了江都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区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投入10.32亿元,用6年时间对现有的农村公路实施全面提档升级过程,期间完成县道公路提档升级119公里、乡村道372公里,改造危桥178座,以推动农村公路由“保障通达”向“畅洁绿美安”转变,确保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服务新农村建设。
丁伙朴园园主感慨地说:“以前由于农村公路宽度不够,一些名贵的大树运不进来,我们的花木场也难以搞大、搞精致;现在道路拓宽了,我们新拓彩色树种、大规格苗木3000多亩,已经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景点,目前正按照三星级景区打造。”
路要通,更要畅。为了养好农村致富路,江都区将农路管养纳入了对地方乡镇政府的考核,并加大了投入,全力确保路况质量稳中有升,确保每年安排8%县道管养里程约20公里、5%乡村道约60公里实施大中修,真正实现了“应养尽养、应管尽管”。
由于早年建设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设计标准低,随着这些路通行量的加大,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今年,区交通部门组织对全区13条县道、583条乡村道,以及与5条国省干线相连的平面交叉口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投入资金550余万元,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同时实施了30公里县道安保工程,使得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能力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