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估计共种植800万株杨柳树,雌株大约占到一半。其中,近30年就种植了300多万株杨柳树作为行道树。其实,直到上世纪90年代,林业工作者们才发现北京土生土长的毛白杨,是最适合北京气候条件的杨树品种。自此,毛白杨才逐渐代替加拿大杨、小美旱杨、北京杨等,成为当家树种。考虑到雌性毛白杨春天飞絮,近几年本市才基本不再种植雌性毛白杨,绿化以雄性毛白杨为主。北京市正在对全市8万株杨柳树集中注射“抑花药剂”,以“打节育针”方式抑制飞絮产生,减少飞絮量。
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在市属11家公园中,约7成杨柳树为可产生飞絮的雌株,大约在1万株左右,今年都要“打针”。治理杨柳飞絮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逐步替代,用新树种替代杨柳树。中科院院士唐守正就表示,像北京这么大的面积,种植800多万株杨柳树并不多,但是集中在道路边,又缺少其他树种,因此造成了飞絮集中的现象。他表示,解决杨柳絮最根本的方法,是把北京的生态系统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档次。北京晨报记者获悉,“北京市治理杨柳絮方案”正在制订中,目前处于“摸家底儿”阶段。4月到5月,北京各个街道都将对本辖区内的杨柳树进行家底儿大调查。“刚好利用飞絮季节,查清街道上的杨柳树到底哪一棵是雌的,哪一棵是雄的,并做好标记,为五六月制订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打下基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北京这几年的园林绿化量非常大,尤其是奥运会以后,因此不排除有相当量的杨柳雌株进来,未来几年会进入开花期。对此,可能会用雄株替换雌株的方式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