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特征
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特征可以从苗木病虫害防治的对象、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目的以及苗木病虫害防治的手段三方面来理解。
1、苗木病虫害防治的对象
苗木病虫害防治的对象在各个苗木病虫害防治阶段有所不同,从最初的单一的病虫害,发展到整个农田生态群落,进而到现在的农业生态系统,它的范围随着人类对苗木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的逐渐了解以及科学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扩展。虽然苗木病虫害各有其特点,发生发展的条件及限制因素也各有不同,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是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内进行的,系统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对苗木病虫害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了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片面地改变其中的某一部分,必然会对系统内的其它组分产生影响,以致影响系统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因此,苗木病虫害防治不能单纯针对病原物或害虫种群,而必须把农作物、有害生物和生态环境组成的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作为防治对象,按照生态系统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指导苗木病虫害的防治。
2、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目的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适宜的环境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同时也为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当苗木病原物成功侵染农作物寄主或害虫密度达到为害农作物的程度,农作物就可能发生病害,致使苗木体表面出现病症,苗木体内产生病变,影响到苗木的正常生长。在农业生产上就表现为减产、低产甚至绝收,产品品质变劣,经济效益下降。因此,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目的从经济角度理解是为了农作物的高产优质,获得较高的农业产出,从生态学上理解则是为了创造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环境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保证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3、苗木病虫害防治的手段
苗木病虫害防治是针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作物、有害生物和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基础,通过采取各种适应的技术和方法来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除了必须考虑技术可行性以及获得经济效益以外,更要以生态系统平衡理论为基本原则,尊重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发展规律。
目前,苗木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或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主要是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苗木抗病性,创造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化学防治是为了通过人工化合物的介人来减少农业生态系统内病原物数量或害虫种群密度;生物防治则突出了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
三、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经济学特征
1、苗木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与产出
苗木病虫害防治是为了降低有害生物经济危害的一系列行为组合,它也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通过把人类经济社会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促进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农业生态系统达到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平衡状态,保证农作物的生物量水平和质量。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把投入的生产要素和经济产出进行比较,即防治成本和防治效益的比较。这里的防治成本包括在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资金成本、技术成本、劳动力成本和信息成本等生产支出,防治效益除了通过农业产出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外,还有苗木病虫害防治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而获得的生态效益。当防治成本大于防治效益时,说明苗木病虫害防治是一个不经济的过程,需要改进防治方法;当防治成本小于防治成本时,说明苗木病虫害防治有效可行,值得实施。但是在实践中,苗木病虫害防治一直在追求以最小的生产支出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忽视了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生态效益,由此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病虫抗药性等一系列的生态经济问题。
2、苗木病虫害防治的效益性
苗木病虫害防治的效益性体现了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益递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产出逐渐减少。苗木病虫害防治把经济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是为了使农业生态系统从低级的动态平衡发展到高级的动态平衡,在这一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在苗木病虫害防治初期,随着各生产要素的投入,病原物数量或害虫种群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生长处于良好状态,系统内生物量逐步提高,系统趋于稳定;在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够控制苗木病虫害以后,如果继续生产要素的投入,反而会削弱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和发展能力,导致新的生态失衡,进一步诱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从而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可以说,当前化学农药越用越多,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苗木病虫害防治效果越来越差的现状就是苗木病虫害防治边际效用递减的最现实的表现。只有当苗木病虫害防治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时,苗木病虫害防治才取得了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