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采访,不少行业人士表示之前苗木行业也曾遇到过低谷期,只是跟这次相比周期较短。五年一周期是不少资深苗商得出的一个结论,当然这都是大家靠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得出的。毕竟苗木行业的发展与回落受到政策、技术、资金等方方面面的影响。
在采访期间,总是会听到一些疑问:苗木行业究竟何时能走出低谷或是靠什么翻盘?
标准化生产提升逼格 却仍需时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标准化在人类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而苗木的标准化无疑会促进行业升级,这也是众多行内人士所期待的。同时说到标准化我们又可以细分为苗木质量的标准化和生产技术的标准化。虽然苗木生产实行标准化是大势所趋,是转变苗木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但社会的现状是我国苗木行业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分级标准体系建设还相当不完善,产品流通也没有统一标准,因而苗木采购必须现场验货,买卖双方互信基础薄弱。
首先苗木质量的标准化。目前,我国苗木质量分级标准采用的仍然是1999年颁布的《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这个标准在统一定义术语、等级指标、检测方法与规则方面,为苗木质量标准的统一树立了标杆,划定了能达到合格要求的造林苗木质量的底线。但是,它仅仅列举了当时最常用的松、柏、杉、杨等90种主要造林苗木,而2000年以后引进推广或研究发现的苗木新品种,则未在标准规定之列。可以看出现有的国家标准无论在苗木品种、规格、质量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的脚步。
与此同时关于苗木生产技术的标准化,也是地方政府根据各地情况去制定实施,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苗木产区都会有这样一套标准去按标执行。我国1985年5月18日出台了第一个《育苗技术规程》,1993年2月16日又出台了《林木引种规程》,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苗木、花卉等的标准化生产已成了摆在苗农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你的产品,包括盆花、盆景、切花、观赏苗木等,要走向全国各地并挤占市场或打入国际市场,就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去栽培,只有采取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花木产品。
综而言之,市场的发展对于苗木标准化生产有着巨大的热忱和需求,标准化的生产无疑也会提升行业逼格。或许从另一方面来说,苗木的标准化生产,对苗木、花卉的市场有着严格规范与资源整合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花木产品立足市场、走出国门的一把利器。
行业剔粕 水到渠成
与其说是行业低迷期倒不如说是苗木资源整合期或是行业剔粕期,在这期间总会淘汰一批行业内不适应市场或难以为继的商家,在净化行业结构的同时也促使着苗木、花卉行业进行转型升级。
伴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和传统制造业等社会游资,因税收加剧、降低成本或资本保值等原因,使其选择转向投资,进行大规模苗圃建设。这也是近几年行业发展急剧饱和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苗木行业相对来说投资周期长、专业性强,同时市场行情起伏不定,长期的投资并不代表着到期就会见效益。行业急剧饱和,那么市场就会发挥它的调节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节,优胜劣汰行业得以净化,行业内部结构得以优化升级。苗木行业的暖春,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