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当记者来到恩阳区花溪乡花包村时,村民李永良正在一片苗木林地里细心地为树苗裁枝。在他周围,一株株郁郁葱葱的树苗长得比人还高。“我在这个苗木林地打了将近两年工。”李永良告诉记者,“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剪枝、除草。”
2013年,外出打工小有成就的佘华海回到家乡花包村,决定大干一番事业。经过仔细考察后,依据当地的海拔和地形,佘华海决定种植苗木,建家庭林场。当年7月,华海种植专业合作社(四川雨凡实业家庭林场)成立,投入资金2000余万,共流转土地1380亩,专门种植苗木花卉,面积涵盖了金包村、花包村、鹿台村的三村十社。
佘华海告诉记者,土地租金按照当年黄谷的市场价来算,每亩大概500-600元,工人每天平均工资60-80元。“林场有20余个管理人员,长期务工的工人达到300人左右。”佘华海说,“留住了一部分当地百姓就近工作。”
李永良就是这个林场的一名长期务工者。“我家共有三亩土地,全部流转出来,每年能拿个1800元左右的租金。”李永良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我就在林地里面打工,每天80元,一年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比种庄稼强多了。”
穿过田埂,沿着石子小道,记者来到这片家庭林场的一角。放眼远望,四处都是浓绿的树木,蔚然成林。“林场苗木的种类非常多,有樱花树、桂花树、枫叶树等10余种珍贵树苗。”佘华海指着远处的林地说,“同时,我们还培育嫁接银杏、紫荆、桂花等苗木,增加种类。”
苗木的生长周期是5年左右,看着一颗颗树苗越来越粗壮,佘华海也在寻思着联系买主。“目前我们决定就近销售,但是也计划利用‘互联网+’,把树种挂到网上,进一步拓宽苗木市场。”佘华海憧憬着,“预计年收益能达到500万以上。”
为了更好地留住农村劳动力,佘华海告诉记者,“我准备下一步引进业主,扩大林场面积,把林场连成一片,在本地发展观光旅游,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