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转业军人,在一次大火中,为了抢救集体财产,身负重伤成了一名残疾人。遭遇重创之后,他并没有气馁,一直坚持创业。几年来,他不仅让自己成了小有名气的花木公司老板,而且还让身边的残疾人有了一份稳定的职业……近日,记者在南京江宁区汤山街道湖山社区的花卉大棚里,见到了这名身残志坚的转业军人戎大林。
从“门外汉”到技术专家
高大而成排的梧桐树,清澈见底的河流和穿村而过的小火车,在冬日阳光的映衬之下,将人仿佛一下子带到了民国时期的郊区小镇,这就是江宁区汤山街道湖山社区正在打造的美好乡村。
虽然天气非常冷,但是掀开大棚的门,一股春天般的温暖气息立即扑面而来,还带着丝丝花香。放眼望去,一排排五颜六色的花卉非常壮观,如同打开了一幅春天的画卷。
在大棚的尽头,40多岁的戎大林正在忙碌着。他告诉记者,他种植的是广场花卉,主要用于美化室外景观,现在江宁很多街道广场上都有自己的产品。“我们虽然做广场花卉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们的产品已经辐射到了周边城市。今年相比前几年,生意要差了好多,但是还是卖出去了100多万盆!”
看着大棚里这些姹紫嫣红的花卉,戎大林颇有感慨。他说,伺候这些花卉没有技术肯定是不行的,刚开始的时候,死苗、病虫害等突发情况都曾让他手足无措。在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戎大林深感知识与实践的重要,除了请教师傅,他还开始自学种植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他的床头一直放着一本苗木花草种植、管理方面的书籍,自己还通过残疾人培训班,学会了电脑操作,方便获取更多更新的种植知识。从“门外汉”到技术专家,戎大林付出的努力是外人无法体会的。
从伤残中“站起来”开拓创业路
与这些美丽的花卉相比,戎大林满脸的伤痕更让人揪心。湖山社区的有关负责人说起戎大林的致残经过时仍旧心有余悸。
1995年,退伍后的戎大林进入湖山白水泥厂工作。作为机械修理人员,他总是奋战在处理生产机械问题的第一线。2000年,一场突发的煤尘爆炸事故改变了他的人生。“当时受伤很严重,全身45%的皮肤烧伤,大大小小的手术做了11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戎大林已经可以冷静面对。
他告诉记者,相比身体上的伤痛,毁容让他的心理几近崩溃,“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敢照镜子。”经过三年多的治疗,戎大林已经逐渐恢复劳动能力,但他却没有勇气走出家门。然而,父亲的一句话点醒了他,“我父亲跟我说,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走出去,只有在社会上干点事情,才能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比正常人差。”
再次“站起来”后,戎大林却不知还能干什么工作。2009年湖山社区准备成立苗木专业合作社,社区领导找到戎大林,询问他的意向。“从来没种过苗木,压力其实很大,但他人的信任让我有了尝试的勇气。”
而正是这份勇气,让戎大林有了发挥的空间,也让湖山社区的苗木合作社从柔弱的“幼芽”成长起来,抽枝、开花、结果。目前,戎大林和工人们在150亩苗木基地的基础上,又开辟了近10亩的花草基地。
让残疾人重拾自信参与创业
随着苗木合作社渐渐走上轨道,戎大林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希望帮助村里有劳作能力的残疾人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当他将这一想法和社区领导交流后,立即得到社区的大力支持。“自身的经历,让我对残疾人内心的自卑感同身受。自卑人人都有,残疾人只有放下自卑,主动走进社会,才能重拾自信。”为了让残疾村民“走出家门”,戎大林主动上门做工作,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他们。在戎大林的反复劝导下,已有近十位残疾村民主动加入苗木合作社,向他学习种植技术。夏全生是一名听力障碍残疾人,一直因为身体不便在家休息,家里经济十分困难。在得知戎大林邀请他去苗木基地工作时,他激动地握着戎大林的手,半天说不出话。
采访中社区里很多残疾人提到戎大林时,对他都充满了感激与崇敬。汤山街道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戎大林不仅让合作社成为湖山社区的经济龙头,还让一大批残疾人有了稳定职业。
市场变革带来二次创业
尽管街道和社区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戎大林从去年开始就发现花卉市场出现了变化,这种变化在他去年和今年销售的花卉数字上都能体现出来。他说,2013年他卖出去200多万盆,而去年一下子就减去了一半,原本今年春节准备将大棚里的货出掉,但是现在看来是没有希望了。
据戎大林介绍,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除了市场激烈的竞争之外,还有大型活动减少带来的影响。在前几年,每到节假日或有重大活动的时候,他们种植的花卉因为品相好花期长,成了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必选花卉,利润也相当不错。如今这种订单几乎没有了,合作社面临重大挑战,必须转变新的经营思路,重新开拓市场。面对二次创业,面对新的挑战,戎大林称自己会勇敢接受。
据一名熟知花木市场的相关人员介绍,在全民倡导节俭的大环境下,像戎大林这样的花农或企业日子将越来越难过,如果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开拓新的市场也不是一件难事,在网络、电商和物流发展迅猛的今天,花农们完全可以通过、微博以及朋友圈去建立一个新的经营生态链,这不但是一个新举措,也是未来必须要经历的道路。
记者感言
身体残疾
但绝不向命运低头
意外事故让戎大林毁容成了一名残疾人,对于一个年仅28岁的年轻人来说,没有比这种打击更能摧残一个人身心的了。但是,最终他选择了面对现实,重新融入社会,这种对命运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敬佩。
采访中,他没有因为自身的缺陷而自卑,相反,他身上那种执着的精神让我们印象深刻。从他受伤初期万念俱灰到重拾自信,再到成为创业明星,带领众多残疾人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这些常人都无法做到的,他却完成了。把“身残志坚”这个词用在他的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戎大林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和重视。如果在戎大林重拾自信的时候,没有街道和社区提供的援助,或许他遇到的困难更为严重,要走的道路更为曲折。
值得欣慰的是,从戎大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尽管他目前将面临新的挑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的完善,像戎大林这样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也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