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生态园扫描一株鸡爪槭的“身份证”——二维码。
姚彬(右一)在生态园查看工人为绿化树木树干刷白,防病虫害。
眼下虽然已是冬季,但在如皋市如城街道沿河村的万禾花木生态园里,苗木依旧五彩斑斓,走进生态园犹如走进大公园。
今年30多岁的生态园总经理姚彬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南京工作了几年,而后回到家乡子承父业。他把分散在泰州、苏州等地的几个小苗木基地的苗木全部迁移回来,在沿河村建起大型苗木生态园。生态园的规划、布局都是由学园林设计的姚彬亲力亲为。经过五六年,小规模家庭园艺已发展成精品苗木现代化培育基地;单一种植模式也发展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科普教育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多元创新模式。
如今,生态园精品苗木培育基地占地面积已超600亩,总投资8500万元,拥有造型构骨两千株,雀舌罗汉松盆景三千多盆,枫树五万株,其他各类乔木十万株,灌木上百万株。园区由特色古树展示区、新优品种推广基地、造型植物培育基地、乡土树种繁殖基地四大部分组成。
其中,新优品种推广基地和江苏省农科院等院校合作,建起了大叶朴树、深红鸡爪槭、金叶水杉等多个新优品种繁殖基地。造型植物培育基地将雀舌罗汉松、黄杨、枸骨、榆树等“因树造型”,提高观赏价值,已形成产业化规模。乡土树种繁殖基地精选优良的乡土树种,进行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及应用推广,目前重点保护的乡土植物有22科上百种。
同时,姚彬借助地方花木电子商务平台推广苗木,建立万禾花木生态园网站、公众号等。还为园区内植物定制“身份证”——二维码。实行一树一铭牌,游客只要用一扫,就可以查看该植物的详细信息,也便于客户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