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冰火两重天
在河南省内,目前一些库存量过大的苗木行情可谓惨不忍睹。前段时间,河南四季春园林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因工程需要采购6000株左右高度5米至7米的雪松,驻马店作为雪松的主要产地成为首选。但糟糕的是,虽然驻马店到处都是雪松,但找不到符合要求的苗子。“雪松种得密密麻麻,大苗找不到,小苗没人要。”该公司总经理张林说,前几年芽苗都能卖2元至3元,如今高度1米的雪松苗子仅能卖到1.8元,而且还很难出手。
情况相同的树种还有广玉兰。广玉兰是潢川地区的主打树种,几乎家家都有,存圃量很大。种植过密、苗子冠型不好、质量不达标是这里的常态,如今胸径10厘米的苗子价格普遍在百元以内,基本已跌破成本价,甚至连人工费都不够。据河南开元园林公司董事长王长海介绍,目前当地从业者都在处理苗木,估计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有人种植广玉兰。
与雪松、广玉兰的烂市相比,部分高品质的乔木苗和新优品种的行情则逆势上扬。如五角枫、丝棉木等精品苗价格依然坚挺。而‘四季春1号’巨紫荆等新品种在苗市低谷中价格未降反升,现在胸径10厘米的苗子可卖至2600元以上,且因其优秀的景观效果颇受设计师的青睐。
花灌木整体滞销
“2016年,花灌木的行情整体不太好,多数品种出现滞销。”多个采访对象都这样表示。河南鄢陵中峰园林总经理杜林峰解释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工程上可应用的花灌木品种太多,可替代性太强,包括丁香、连翘、红瑞木等多个品种。
张林则分析,库存量过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前几年红叶李等品种很火,小苗都能卖出不俗的价格,苗农们纷纷跟风种植,造成如今库存积压,估计一两年内无法消化。所以,接下来花灌木的行情还将持续走低,尤其是3年至4年前异常火暴的种类。
苗木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多年来一直呈现“W式”发展趋势。前几年行情大好的苗木如今走低,而几年前烂市的苗木种类行情则有所回升,红叶石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三年前红叶石楠价格跌至谷底,大部分人都避而不种了。如今随着库存释放,其行情慢慢开始回升。尤其是冠幅80厘米至1米的高品质红叶石楠球,如今一苗难求。此外,还有一些人培育2米定干的红叶石楠乔木苗,准备将其推向行道树。
在河南地区,2016年地被类、草坪类及观赏草类产品形势较好,其用量比2015年均有所提升,但涨幅不大,价格则有升有降,整体保持平稳。
行业转型助推产品调整
不同时期不同产业的发展将决定整个生态建设的发展。如今与国内整体形势一致,河南地区房地产项目、市政工程项目量减少已成为必然,而生态园建设、景区开发、生态小镇建设等将逐步提速,体量不断增加。最近两三年是行业转型时期,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其运作模式也悄然发生变化,很多项目由原来的招投标方式转向PPP运作模式。
“就算不叫PPP模式,换个其他名字,但模式本质上已经转变为合伙制。”杜林峰表示,大规模、大系统的“航母型”公司直接集合成的大型项目将是未来趋势。
“原先只要是苗子就能卖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达标、质量差的苗木将会被淘汰。”多数从业者都提到了这句话,接下来必然要根据功能、用途及生态需求等进行树种调整。杜林峰分析道,适应性强、外观品相好、功能多样将是选择未来树种重点考虑的因素,而一些抗逆性差,尤其是高耗水树种则可能被淘汰。王长海举了几个例子,如西府海棠在河南病虫害严重,可能被抗病性强的北美海棠取代;柳树生长耗水量大,可能被耐旱的橡树取代;红梅、珍珠梅等则因耐寒性差可能被更耐寒的美人梅取代。
此外,随着应用环境、应用载体的不断改变,市场需求的绿化苗木产品也将随之变化。
以景观园区建设为例,这样的项目是以游客消费为盈利模式。因此,所用的苗木不管是树形还是花朵,都必须具备令游客赏心悦目的特性,才能促使其为该项目选用。这时,景观园区的建设与市政园林中的苗木需求就有很大差异。另外,与花灌木及地被植物生产周期相对较短比起来,乔木类产品的生产周期要长很多,面对正在转型中的市场需求,如果定位错了,没有三五年时间是转不了舵的。
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在这次大浪淘沙的行业转型中,只有那些具有远见卓识、抓住机遇重新进行战略布局的从业者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