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1.1 苗木产业专业发展水平较低
苗木产业专业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经营销售模式缺乏合理性。具体表现为苗木嫁接技术、移植技术普遍偏低,苗木品种研发能力偏弱,城镇化发展相对过快,苗木市场供不应求。经营体制从国营向国有、集体、个体的多元格局转变,企业化程度较低,多数苗木基地无法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不利于苗木基地发展壮大。
1.2 苗木产业地区化差异明显
苗木生长有明显的地区适应性,区域气候差异和土壤环境差异制约着苗木产业发展,造成我国苗木生产基地的差异较大。大部分苗木生产基地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豫冀鲁地区和江浙地区。不同生产基地的苗木种类和苗木质量不同,及地区性差异直接影响我国苗木产业的整体发展。
2、园林绿化苗木产业面临的发展问题
2.1 苗木种类单一
苗木新品种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而且新品种的种植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这种高成本、高风险导致多数苗木产业基地不敢研发新品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乏苗木种植的专业技术保障、缺乏尖端的科研人员。导致目前我国园林苗木产业的苗木品种单一,不同苗木企业销售的苗木种类重复率高,缺乏特色品种和市场竞争力。对苗木品种的追求局限于“其它企业有的品种,我们也要有”,造成市场苗木品种的泛化,制约企业发展和苗木产业整体发展。
2.2 苗木品质差
苗木产业基地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普通农民,缺乏专业的种植、嫁接知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导致我国苗木产业的苗木质量普遍较差。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苗木产业基地往往供不应求,部分种植人员为追求短期效益,采用不恰当的育苗技术,拔苗助长,造成苗木品质的进一步恶化。还有,受苗木产业基地的种植面积限制,扩大种植规模只能提高种植密度,使苗木缺乏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造成大量苗木矮小的现象。
2.3 生产经营信息不通畅
苗木产业的总体设计、策划人员与具体的生产、销售人员缺乏沟通,从规划、生产到销售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策划人员不了解市场行情,生产者不知道市场对苗木品种、品质的具体要求,导致苗木产业基地的盲目生产,缺乏宏观调控和生产、经营信息的整合,未能达到科学化生产、经营的要求,不利于苗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积极汲取先进的科学技术,缩小区域苗木发展差距
区域气候差异和土壤环境差异是造成我国苗木产业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生物科技和其它相关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解决客观环境差异已成为可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应积极汲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注意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技术型人才的引进,通过技术手段缩小区域苗木发展差距,实现我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整体发展。加强不同区域的种植经验交流,开展示范园工程,引进外来苗木品种,丰富本地苗木品种,满足地方市场需求,为苗木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新动力。
3.2 规范生产经营模式,提高苗木质量
苗木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首先要优化苗木种植质量,改变盲目跟风的种植理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高苗木种植密度、采用不正当手段加快苗木生长速度,只能给企业带来短期利益,但会对企业形象和市场风评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展方式。应从种植技术和育苗技术上提高苗木产量,保证苗木质量,才能为苗木企业带来长久可持续的发展。建立标准的市场准入机制,对苗木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促进苗木产业生产经营的规范化。
3.3 完善销售体系,拓展销售渠道
加快苗木产业基地的企业化经营步伐,使其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地方苗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地方整体的苗木产业经济效益,促进苗木产业发展,使苗木产业基地可以扩大种植规模,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
4、结束语
我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发展受区域差异、专业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模式等因素制约,目前的发展水平有限,应积极进行专业技能研究,规范生产经营模式,实现我国园林苗木产业的科学化发展和健康发展,为我国城镇绿化工作提供源动力。
推荐树种:龙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