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旻寺内,草木茂盛,百鸟啁啾,生态宜人,往来参观者众多。寺内闭关房前,一株不起眼的小叶黄杨见证了千年古刹的一段不凡经历。说起百年以上的树木,人们脑海中立刻会浮现树干粗壮苍劲、树冠繁盛的画面,而小叶黄杨确实长得相当慢,是一种矮小的常绿植物,民间叫它“千年矮”,另外还有“一年长一寸”之说。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这种树只要有土,都能生长,因此又被人称为‘树中君子’。”业内人士表示,正因为黄杨木质极其细腻,肉眼看不到棕眼,是上等的雕刻材料,所以常被加工成极其精细的雕刻作品,是“中国四大木雕”之一,在古典家具中有着很特殊的地位。
相传高旻寺始建于隋朝,有据可考的历史始于清顺治八年(1651)。漕运总督吴惟华感念淮扬民众频遭水灾,决定建寺。历经岁月变迁,如今的高旻寺占地约6.68万平方米,现尚存有念佛堂、藏经阁、老禅堂、玉佛堂以及水阁凉亭等古建筑。1983年,高旻寺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寺院。
那么,这株古树与高旻寺有什么关系?又为何种植于此?“高旻寺在清朝的全盛,是因为康熙、乾隆两代皇帝的多次临幸。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第三次经过扬州,看到天中塔年久失修,打算拨国库的银两维修,用这样的方式为皇太后祝寿祈福。”扬州文史专家王虎华说,扬州的盐商们得知这一消息,在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的倡导下,争相捐款,修塔扩庙。
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在第四次南巡时驻跸寺内,登天中塔,极目远眺,浩渺无际,遂赐寺名“高旻寺”。“相传这棵古树就是当年曹寅为迎接康熙皇帝的到来种下的。”高旻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历经数百年,这棵古树仍枝繁叶茂,绿意盎然。这棵树见证了千年古刹的历史岁月,也为清代扬州增添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与此同时,寺内还保存着其他七株百年以上古树,其中包括桂花、松柏以及香樟等品种,树木的直径大约在55至60厘米,最大的一棵直径达86厘米,最小的一颗直径约40厘米。高新区冻青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树,他们每年都会带着农药、刷子、生石灰、喷雾器等,为这些古树“检查身体”。
推荐阅读:2017年最新臭椿树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