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将这篇文章发送到朋友圈,并推送给几个群,目的是让广大从业者能够理性管理苗圃,不可一味用大水大肥来催苗子,影响移栽成活率和销售声誉。
该文发到群后,反应普遍是好的,但也有个别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一年只浇五六次水是很难做到的。说心里话,笔者是喜欢和大家讨论问题的,也不怕读者挑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对于那位朋友的话,笔者是发自内心不赞同的。他说很难做到只浇五六次水,其根源还在于惯性思维,认为不应该就浇这么几次水。
笔者在给一个多年深交的老友指导苗木生产时曾多次提出,不能大肥大水催苗,老友也承认应该这样做,但大肥大水苗子长势快,资金能快速回笼,对他们有很大好处。听了老友的话,笔者内心感触颇深,尽管大家都知道大水大肥催苗子不好,但最终还是被利益驱使,变得不理性了。
对于这两位朋友的认识,笔者有些焦虑,焦虑的根源在于,如果大家都按照这种思路去培养苗木,无异于饮鸩止渴,我们的苗木产业会出大问题。
有人说,人家都这么干,我不这么干,不就吃亏了吗?笔者认为,其实很多人都吃了随大流的亏,跟风进入行业的,跟风选择品种的,跟风买的,跟风卖的等等。通过李红梅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盲目随大流也不会吃亏,即使短期吃了亏,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吃亏的。李红梅的“旱地苗”受到青睐,就是最好的佐证。
大水大肥来催苗,显然不是在按科学规律办事,违背了树木生长习性。笔者认为,在一些时候,我们必须要能独善其身,要用理性思维来对待苗木产业,要站在发展的高度,稳中求进,而不是急于求成。老话说,欲速则不达,很多人就是因为太急于求成而事倍功半。理性地管理苗木,让苗子长壮长好是我们赢得市场的根本。
推荐阅读: 金叶榆
推荐阅读: 金叶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