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青松是在林业大院长大的,土壤和“插穗”贯穿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91年他报考大学时毅然选择了南京林业大学,开始了自己对林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我们班,一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和树木有关,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同学们说的最多的还是树,我们都觉得这辈子跟树木有着解不开的情分了。”贾青松望着眼前的一片栽满树苗的土地,说这里是他工作了十几年的地方。
现在,贾青松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林业工作站副站长,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格尔木市人工林区的四万多亩林地管护、防火和灌溉等工作,脚踏土地、种养树木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林地就是他的天然办公场所,树木就是他工作的“勋章”。
跟随着他的脚步,映入眼帘的树木装点了格尔木地区的角角落落,这可是贾青松的骄傲。走到一棵小杨树苗前,他停下了脚步,望着修剪过的树干说道:“如今,我们引进栽植的品种很多了,但是在我小时候栽的基本都是‘插穗’,也就是杨树条子。清楚地记得1985年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开始种起了新疆杨和河北杨,不过种植的数量都不多。”
谈起种植时遇到的困难,贾青松解释道:“格尔木的土壤碱性大,土地贫瘠,水分蒸发量大,天气较寒冷,这都是我们在种植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如我们人在活着时需要足够的含氧量,树木也需要溶氧量,不然就会影响树木的养分吸收和成长速度,修剪树木就是为了保证主干能充分的吸收到养分。”
贾青松说别人有书香世家,而自己却出自“树香世家”。
1964年,贾青松的外公和一位蒙古族朋友跟随着一位老红军成立了格尔木市林业站,大家都亲切地叫老红军王站长,他们一心扑在了格尔木市的绿化建设中。而且除了外公,他的母亲、爷爷奶奶、舅舅舅妈也都是做林业工作的。
“当时困难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树苗太少,没处买,我外公他们每次从老家背过来,一个人背上一两百根,有时候为了多背点,减少行李的负担。而且那时候交通也非常不方便,每次走一趟至少需要三四天。一开始成活率非常低,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有过放弃做绿化的想法。”说起自己引以为豪的外公,一股喜悦的情绪爬上了他的眉梢。
“格尔木有一处闻名的‘杨柳巷’,这个名字是有来头的,当时我外公和王站长舍不得扔掉有‘问题’的插穗,就带领着大家把剩下的一百多个‘插穗’植在一条巷子中,后面这些杨柳还居然真的都长大成才,还成为了这个巷子的特色。”贾青松把双手圈成一个碗状说道:“现在杨树巷的很多树都有这么粗了!”
“我儿子如今听到哪里有一棵树死了,比我都还要着急。”贾青松从小带着儿子跟着他种树,了解树木的成长情况,是这个家庭的“必修课”。只要有时间,他领着儿子一起栽树护树。“草木知识,儿子了解得不比我少,我们一家三口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种树,现在儿子长大了,树也长大了。”
贾青松迈着坚定的步伐在苗木间穿行,留下一个如同杨树般挺拔的背影。让戈壁滩绿树成荫,这不仅是贾青松一个人的期待,也是所有格尔木人的期待。
推荐阅读:石榴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