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营植树造林,首先要解决适宜造林树种的问题。经过选育推广乡土树种,引种驯化外来树种,造林绿化树种从建市初期的杨柳榆槐几个发展到现今的近200种。东营市从当地传统乡土树中选育推广了东柽1号、2号,圆蜡1号、2号,鲁蜡系列等多个优良品种,选优推广了甘蒙柽柳、中国柽柳、旱柳、绒毛白蜡、刺槐、白榆、臭椿、沙枣、蜀桧、龙柏、毛白杨、石榴、木槿、紫穗槐等一批适生树种;在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的同时,从相关省区及部分国家引进驯化了红花多枝等系列柽柳,沙柳、丝棉木、红花槐、黄山栾、金银木、接骨木、金叶莸、蒙古莸、四翅滨藜、锦鸡儿、白刺、沙地柏等近200种。现有耐盐碱树种适宜在含盐碱量6‰以上土壤种植的有柽柳、枸杞,4‰以上有近20种,3‰以上60余种,2‰以上90多种。随着适宜造林树种的增多,全市苗木市场日益繁荣,现有500亩以上的苗木生产经营企业40多家,千亩以上的11家,最大规模的苗圃超过1万亩,林木良种繁育基地近8万亩,初步建立了适宜黄河三角洲特色的耐盐林木种质资源库、良种繁育基地和快速繁育生产线,年出圃苗木3000万株左右,不但满足了全市年度造林10-15万亩的造林绿化用苗需求,还有约20%的苗木销往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地。
其次,要解决土壤含盐量高造林难以成活和保存问题。通过学习引进、改良创新、总结推广了科学的工程治水改碱模式,改变了因盐碱地长期制约造林绿化的状况。对次生盐渍化重、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的区域,东营市确立了先工程治水改碱、后植树造林的原则,对需要开展造林的盐碱地全部进行台田工程改良,台田高度均高于地下水位2.5米以上,造林区域全部配套完善排灌水系,做到能灌能排,排灌便利,从根本上解决了盐碱地治水改碱这一难题。结合治水改碱实践,总结推广了台田改碱、深沟条田改碱、暗管排碱、盲沟排碱、风力提水改碱五种典型工程改碱模式。目前,东营市通过前两种模式改良的盐碱地近100万亩。采取工程治水改碱的同时,广泛推广了耕翻漫灌、种植绿肥作物、生物护坡、地面覆盖、施用化学改良剂等技术措施,土壤改良成效进一步提升。通过这些措施改良的大部分造林地的含盐量降到适合树木生长的范围,新造林木长势良好。在三年增绿工程实施过程中,针对重盐碱地段,成功试验了无纺布营养杯苗木雨季造林技术,成活率达80%以上,为东营市重盐碱地造林探索了新路子。
推荐阅读:光辉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