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夏黑”早熟葡萄上市的季节,也是“红地球”和“阳光玫瑰”这些品种摘副梢的关键期。农源葡萄合作社理事长熊斌一边安排人员负责夏黑的采摘销售,一边安排人员摘副梢,节约养分,促进下一年的花芽分化。
“合作社有800多名社员栽种了3000亩葡萄。我种了5亩左右夏黑,每天摘完就销售一空。另栽种的20多亩葡萄,以“红地球”品种为主,每亩纯利润1万元以上,高档品种“阳光玫瑰”每亩纯利润可以到3万元,今年形势还会更好。这都得益于这几年的绿色种植啊!”望着葡萄园里的“绿色葡萄”,熊斌对今年来势信心十足。
陪同采访的澧县农业局副局长侯祖平介绍,澧县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葡萄产业是澧县农业的支柱产业,是国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前些年,该县葡萄种植模式传统,追求产量最大化,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葡萄植株病虫害抗性严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那时候葡萄4元钱一公斤都不容易卖出去。”
粗犷种植让澧县葡萄生产一度陷入困境,农民一筹莫展。2014年开始,澧县农业部门开始着手引导葡萄种植户绿色种植,特别是澧县成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先行试验示范区后,葡萄种植大量推广使用有机肥,采取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方式,改良土壤,控制葡萄挂果数量,引进“夏黑”“阳光玫瑰”等优质品种,引导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张公庙社区近千名像熊斌一样的葡萄种植户从中尝到了甜头。亩产控制在2000公斤左右,产量下降了,价值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反而提高了。
熊斌扒开葡萄植株的土层,腐烂的秸秆裸露出来。他告诉记者,合作社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使用有机肥,把农作物秸秆还田发酵。技术员刘永波一边搅拌水溶肥,一边解释说:“我们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方式,将有机肥融入到水中,制作出营养液,滴灌在葡萄植株上,让水肥共同吸收。这种绿色种植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环境,降低土壤板结和盐渍化程度,减少病虫害,增加葡萄的果香和甜度,提升品质,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侯祖平告诉记者,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3.5万亩。这几年来,全县大力推进葡萄标准化种植,采用避雨栽培技术,绿色种植,改良土壤,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3%提高到3.5%,有的地方达到了5%。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为葡萄品种调整提供了条件。近年来,该县葡萄品种从“红地球”向“阳光玫瑰”调整,葡萄从每公斤10元提高到70元,一亩地产值高达5万元,多数销往香港、上海、深圳等地,农民效益大幅提升。“2017年,澧县葡萄亩均收益8000元,今年预计行情继续走高。”侯祖平看着串串葡萄高兴地说。
推荐阅读:瓜子黄杨http://www.597mm.com/pinzhong/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