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击风沙,上世纪80年代开始,阿克苏人立志在沙漠里、在盐碱地里种树,把不可能变为可能。30多年来,七任地委领导,人走政不息,一任接一任接过荒漠化治理、绿化美化阿克苏的使命。30多年里,他们终将自己的家园从荒漠变为绿洲,贡献了人类历史上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样本。阿克苏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500佳境”。
柯柯牙,青色戈壁,却张嘴满泥沙
柯柯牙,地处阿克苏城区东北部,离城区仅有6公里。在维吾尔族语中,柯柯牙意为“青色的戈壁”。三十多年前,青色只是这里百姓的一个美好的愿望。
昔日漫天黄沙、生态脆弱的柯柯牙。(图片由阿克苏地委提供)
“刮起风沙,能把骑自行车的人刮倒。”阿克苏地区林业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夏宏伟回忆:“春冬两季风沙,刮起来,一张嘴,满嘴泥沙,阿克苏市、温宿县几十万百姓苦不堪言,几万亩农田遭殃。”
“大白天,门窗都关紧,上班、上学要开灯,女同志戴头巾,男同志戴眼镜,风沙大的时候,两个站在三五米内的人都看不到对方。”柯柯牙镇长艾散·阿卜杜热合曼告诉央视网记者,一年有100多天都是风沙天气。
“从农场去阿克苏城区,遇到风沙我们都趴在一个沟里或者坑里,一趴就是三五个小时,等风沙小一点再走。地上沙土多,费鞋子,我们把鞋子脱下来挂在脖子上,光脚走,到了阿克苏城区,就找个地方洗洗脚再穿上鞋子。”阿克苏实验农场副场长吐尔逊·亚森说。
风沙以每年5米的速度侵蚀着城市,很多人疑虑,如果风沙不治,阿克苏会不会像历史上的楼兰国一样,消失在荒漠中。
一镐下去,砸出个白点,炸药只炸出个脸盆大的坑
2018年9月23日,中秋节的前一天,阿克苏地委举办了一场特殊的中秋茶话会。当初决策实施柯柯牙绿化工程的阿克苏地委原书记颉富平和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带头人原地区林业处处长毕可显相隔二十多年相见,两位八旬老人紧紧抱在一起,老泪纵横,语声哽咽。
时光回到32年前。
1985年春天,时任阿克苏地委书记的颉富平带领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负责人站在柯柯牙的一片沙土中。
“这里能种树吗?”颉富平询问身边的林业处处长毕可显。
“有水就能种。”毕可显回答。
“盐碱这么重,种下的树能活吗?”颉富平又问。
“开沟引水,把盐碱压下去就行。”毕可显作答。
“历史上,从封建王朝到民国政府到解放初期,柯柯牙都栽过树,由于风沙大,盐碱高,加之引水困难,都没有成功。春天栽下去的树,到了秋天就成了干柴。”从事了一辈子绿化工作的阿克苏地区林业局退休干部哈利甫·买买提说。
一般盐碱度在1%树苗都难成活,但柯柯牙的盐碱度最高在9.87%。盐碱重,需要大量的水压下盐碱,一向缺水的柯柯牙用水指标十分紧张,在地委和行署协调下,从原来的革命大渠引一条渠出来专门供水种树。
1986年9月15日, 16.8公里的柯柯牙引水干渠建成输水,11月5日,柯柯牙绿化工程指挥部成立,同年11月11日,阿克苏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驻军72个单位,5万余人次开始在这片亘古荒原战天斗地、迎风抗沙,由此也拉开了阿克苏30多年来荒漠绿化工程的序幕。
32年,390万人次、54次绿化造林大会战
办法有了,但实施起来困难超乎想象。
“盐碱重的地方,土地十分板结,壮年劳力,用十字镐砸下去只砸出一个白点,请来部队用炸药炸,只炸开一个脸盆大的坑。”曾在柯柯牙林管站工作十余年并担任过副站长的李宗明介绍,柯柯牙地形地质复杂,盐碱地要开沟,沙砾地还要填沟——柯柯牙有37条十几米深、数百米长的黄色深沟。
一段保留的柯柯牙原貌再现了当初恶劣的地质环境。(孔华/摄)
如今,通过一段保留下来的柯柯牙原貌,能依稀看到这片曾经亘古荒原的恶劣景象:10几米深、20多米宽的深沟,除了红柳、骆驼刺几乎没有其他植物,一辆当年不慎摔下深壑的东风拖拉机埋没在一片红柳中。
“我们做前期规划、测量、放桩、土地平整等工作,这些工作做好,党政军民再来一起栽树。”吐尔逊·亚森回忆,“风沙太大,有时放好的桩第二天找不到了,只好带帐篷睡在当天放好的桩附近,第二天醒来就接着干。”
手上磨起了水泡、鼻孔成了“煤窑”、不到半个小时,身上能抖下来一斤灰……
“一开始,也有人情绪大。每年从3月12号到4月15号左右,一个多月的树栽下来,体体面面的人都变成了‘土猴子’。大家都抱怨,‘我们都有本职工作要干,怎么要我们植树’?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看到自己栽的树都活了,大家积极性就高了,一些单位主动给我打问,‘今年我们单位的植树面积多大,在哪个位置……’” 1982年,学林的哈利甫·买买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阿克苏地区林业处工作,见证了阿克苏30多年来从荒漠到绿洲的变迁。
32年坚持植树造林,终将荒漠变绿洲。(图片由阿克苏地委提供)
从1986年到1987年,柯柯牙一期工程栽下的35.8万株各种树木85%以上都成活了,昔日的亘古荒原,有了一抹绿色。
没有伸手向国家申请一分钱,先是政府号召大家植树,后来鼓励有能力的单位自己植树,现在欢迎有能力的社会资本植树,柯柯牙战天斗地抗风沙的精神成为深深融入阿克苏人民的血液。
三分种,七分管,树种下去了,怎么保证树能活?
毕可显从各个农场抽调了72名林场工人,带着他们从育苗到播种到插芊,手把手教,并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这批林业工人对种下的树苗统一施肥、统一修剪。
麦麦提依明·阿木提就是这72人中的一员,从1986年开始至今,他一直在柯柯牙种树、管树、护林。
“那个时候,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回家带一袋子馕、馍馍;工地上没有房子,就自己带被子,地当床,天做铺,睡在工地上。”麦麦提依明·阿木提回忆,“最苦的就是头三年,因为不这样干,完成不了任务,栽下的树苗活不了。”
当年栽下的树只有1米来高,小指头粗细,30多年过去了,这些昔日孱弱的幼苗,如今成了环阿克苏地区一道绿色屏障。
30年多来,阿克苏先后组织了390万人次、54次绿化造林大会战。只要是阿克苏人,无论男女老少,他们的记忆总跟植树分不开,正是这种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柯柯牙,一条25公里长,2.5公里宽,115.3万亩的绿色长廊形成。
河北“塞罕坝”,新疆“柯柯牙”。
在柯柯牙,道路两边笔直、挺拔、高大的白杨,像撑起的一把把雨伞,张开枝叶,拼命向空中伸展,它们挡住风沙、保持水土、改善气候。如今阿克苏生态显著改善,风沙天气比以前明显减少,降雨量比以前明显增多,2017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8%。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得那样,“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
推荐阅读:睡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