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新定位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植物保护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蒋三登研究员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来概括当前园林植保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做了高度概括和精准研判: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
但我国当前植保形势是:有害生物危机四伏,呈现加重趋势;入侵种类频次增多,呈现防治难度加大趋势;有害生物危害,呈现传播与扩散迅速趋势;有害生物直接影响我国经济贸易安全和食用林产品安全。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黄大庄教授以京津冀地区天牛防治为例,指出园林植保更为困难:城市环境中人工植被比重大,人为活动频繁,干预严重,引进外来树种较多,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而且还存在苗木检疫不严、多头管理、科普不够等问题。
蒋三登说,我国绿地面积越来越大,对后期养护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国家提出的“药肥”双减政策,都对园林植保行业提出了挑战。能否确保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产品优质要求,首先离不开作为园林绿化基础和前提的园林植物,同时,更离不开维系植物健康与安全的园林植物保护。在新时代,需要贯穿园林绿化全过程的植物保护!需要覆盖园林绿化全方位的植物保护!需要融入园林绿化全业态的植物保护!
新形势下要有新思路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原副局长陈宪章高工指出,国家对园林植保越来越重视,今年年初发布首个“国家版”的《全国园林绿化管理概算定额标准》,《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技术》也成为住建部部颁标准等。园林植保的工作核心应该是提高绿化品质,在管理机制上必须创新。
一是要突破植保站(所)少的编制限制,依托设在本地的高校、园林学校、园林研究所、协会等,开展园林植保基础性、实用性研究检测。二是打破行业界限,园林部门应主动与农林植保站、森防所联系,将园林植保主动融合到当地大的植保体系之中。
针对业界关心的药肥“双减”问题,潍坊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丁世民教授总结了具体措施。肥料减少四字诀,“精”,即精准施肥,配方施肥;“调”,即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即改进施肥方式;“替”,即有机肥替代化肥。
农药减少也是四字诀,“替”,用高效低毒、高效药械替;“精”,即精准科学施药;“统”,即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控”的内容很多,有园林技术措施防治技术,即通过各种园林植物的科学搭配、合理栽植、精心施工及按照规程进行养护管理等措施,协调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关系。还有物理机械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等。
生物防治在林业上已取得巨大成绩。国务院参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教授为大会写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的文章。提出了新世纪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策略是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已经与国际接轨,还介绍10种重大虫害的生物防治研究、实践工作。
新形势下要抓源头
本届高端论坛与以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请了6位专家讲了非植保的内容,北京林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启翔教授专题报告题目是《积累与创新———我国园林花卉种质创新与育种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包满珠教授分享了悬铃木遗传改良研究的进展等。
蒋三登说这是“特意为之”———园林植保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贯穿园林绿化全过程,特别是植物,健康的植物。
原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张乔松研究员对新时代园林苗木需求进行了展望。他分析,本地植物、长寿和慢生植物、自然植物(原冠苗)、天敌植物、功能植物(如林荫树、野生花卉、耐阴地被、节水植物)等将是今后应用方向。在植物选育研发上,本地植物是主体,直接应用最迫切,生态优先不可丢,要讲究研发伦理,提升育苗技术。要建立新的产销体系:做好植物规划、建立准入制度、推行本地育苗和试水订单生产。
科研的突破是行业进步的关键。河南省莱恩坪安园林植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兴作为学者型企业家,讲解了他思考的植物生长的奥秘———《全能的形成层及其营养的“木桶效应”》。中国农业大学赵美琦教授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草坪植物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变化趋势分析》。河南莱恩坪安公司技术总监陈照亮详细介绍了杨柳、悬铃木等飘絮的综合治理,成效的突破还是靠技术的推动,比如用“一插净”注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