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不少从业者从多渠道尝试寻找能在北方应用的常绿阔叶树种。北京华源发苗木花卉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凤云就是其中一员,他的梦想是“让北京的冬天绿起来”。为了这个心愿,17年前,华源发市场总经理李永利就马不停蹄地投身到了研发基地的建设当中,北海道黄杨进入他的视野,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种植驯化。
据华源发公司总经理李臣力介绍,2009年的一场倒春寒,让北京的气温从零上十几度一下降到零下十几度,10万株北海道黄杨只有10多株没被冻死。之后他们对存活植株进行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选育出性状稳定、抗寒性强的品种命名为‘张家湾1号’。2013年6月,该品种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华源发黄杨”是将‘张家湾1号’高接在丝绵木上培育出的黄杨小乔木,已被审定为北京市林木良种。“我们将在近期把这款产品推向应用市场。”李臣力说。
“目前看来,实现北京冬季常绿不是难题。”河北霸州绿珑苗圃总经理高建设说,华源发做了长时间的探索,对行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的“华源发黄杨”梯队产品让业界看到了希望。高建设还分享了其苗圃生产中的嫁接、留枝等技术经验。
北京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姚砚武表示,对于能在北京安全应用的常绿阔叶树种的研究有较长时间的历史,很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已放弃,而华源发一直在坚持。“这个方向没错。这么多年,这项工作有哪些成果、发现了哪些问题,我们要多总结经验。”几年前,北京提出“增彩延绿”,“华源发黄杨”产品的成熟将为“延绿”变为“常绿”提供条件。
姚砚武指出,嫁接技术和方法还应该多多实践和探讨,“怎么接、接多少才能让树长得更健康、更漂亮,值得研究。”他说。另外,他还提出了毛枝的去留问题,引起与会专家的探讨。
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的潘青华领衔起草制定了卫矛属行业标准,已于2014年12月开始实施。“近期我们想对这一标准进行修订。”潘青华说,“标准的制定和新品的申报有助于行业发展,这不仅能为北方常绿提供基础资源,还有助于相关产品的研发推广。”
“华源发致力北方常绿阔叶树事业已有17年了,资金回笼应该提上日程。”河北农业大学试验苗圃场场长马风新对于“华源发黄杨”的推广提出建议,“园艺造型产品也可以开发,不要仅仅盯着行道树。”他说。
对于产品推广,河北定州苗木协会会长张山认为:“新产品推广有一个过程,要通过多条宣传途径让大家认识并认可这个好产品。”他表示,可以多多联合设计单位,让产品和设计师“相熟”,“大家一块推,力量会更强大。”张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