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肥沃的土地,不信发展不起来
三沙,现在是横栏镇最富有的一条村,但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因水稻、番薯、甘蔗等传统农作物低产等因素,村民住的是普通的瓦房、茅寮,很多人家缺衣少粮。曾有民谣为证:“有女莫嫁上边围(三沙),餐餐食饭半钵泥。”
那时,年方十七岁的陈炎连为了生计,一如祖辈一般在家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手都磨破了,肩膀都挑肿了,但是一年到晚,积攒起来的钱才100多块,那时,我就想,家里的土地适合种养,为什么就是发展不起来呢?我就不信,有肥沃的土地,还发展不起来。”陈炎连说起往事,也触到了痛处,眼中闪动着泪花。
当很多人都外出务工时,陈炎连却一直坚持在家乡发展。也许祖辈一直生活在西江边之故,对养鱼有着特殊的情感,陈炎连在家人的支持下不只种田,还开挖了鱼塘,赚到了比种水稻多了一倍多的价钱。村人也跟着养起鱼来。如此养鱼一养就是十多年,三沙村的发展又停步不前了。当看到古镇、小榄人富起来了,陈炎连才发觉,这还没有找对路子,要富起来,还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横栏镇三沙村人过着“小富则安”的日子时,部分人却突然发现村民陈炎连在私底下与部分村民签订了协议,承包了18亩土地进行花木生产,而且在不到半年的时间每亩比养鱼赚到了更多的钱。
“种植花木,可能就是我们的方向,横栏黑土多,肥沃!河涌密布,便于灌溉,无论河上还是陆路运输也很方便。”就这样,陈炎连靠着这十多亩的花木率先走向富裕。他想:这或许就是三沙人致富之路吧。为了证实自己思考的可靠性,陈炎连又陆陆续续用“偷偷反承包”的方式承包下了50多亩土地。不到一年又大赚了一笔。于是陈炎连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告知了村委,准备动员村民一起来发展花木业。当消息一传出,村民彷佛在睡梦中被突然点燃的炮竹炸呆,随即破口大骂:“农民以粮为纲,粮食都不种了,还像农民?”“忘恩背祖,祖辈的传统都没了?”……陈炎连成了部分村民讨厌的人,全镇第一个偷偷进行反承包的叛逆者!去到哪都不受欢迎!更可怕的是,这些村民不仅当着陈炎连的面指手画脚,还对陈炎连的家人“毫不客气”。
“有压力,就有动力,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支持我。我就要改个翻天覆地,只有这样才能干出真成绩。”陈炎连说。
后来,在村里、镇里的支持下,三沙村的花木业还是被逐步推广开来。
带领村民种植花木,走上富裕路
2001年底,陈炎连在村委的支持下,贡献出了自己偷偷进行反承包的“锦囊”,以生产队的名义向村民反承包了420多亩田地,并全部种上了花木。2002年年中,这些花木就产生了第一笔收益,此时,准备看笑话的村民才下定了决心——一起“偷偷反承包”,一起种植花木!
“还好,陈炎连会长有眼光,抓住了当时花木业发展的机遇,让现时的三沙花木业形成了规模,让全国各地的客商自觉来到三沙采购。这些都是我们托了陈炎连会长的福啊!”如今单靠种植花木年收入超百万元的“小花农”梁炎棋感慨万千。当年,陈炎连等村干部一起不断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带领他们到陈村等地参观学习,才让他们有了新的认识,加入种植花木业的队伍当中,走向致富之路。
家家点火,户户生烟。效益高、风险小的花木业让三沙村先干起来的人富起来了,那些翘首观望的村民也把鱼塘填平,加入到种植当中,甚至原先经营着小厂房,效益不太高的小老板,又回到了田间地头,重当农民经营起花木来。
三沙村委会也随即调整农业架构,以花木种植为主,陆续开发了6000多亩花木地,促使花木生产由分散少量的零星种植模式向规范连片的规模化方向发展,如此大的规模效应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陈炎连变成了受村民欢迎的人。2004年,村民推选他成为了三沙花卉协会的第一任会长。
当三沙村人开始走上富裕路,以为就此高枕无忧之时,当了花卉协会会长的陈炎连却又雷厉风行,严格要求村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只种植单一的花卉品种,必须把袋子苗、乔木、灌木等300多个品种同时种植。
“这一改革,也一时让某些村民少了不少的收入,怨言四起,再次把陈炎连会长推上了风口浪尖,让他伤痕累累。但是,时间不长,当各地的采购商前来购买各种各样的花木时,我们才明白陈炎连会长的用心良苦,他是要确保这里的品种齐全,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全国花木繁华之地,真正让村民成为花木行业的佼佼者啊!”现任三沙花卉协会副会长的梁申华对陈炎连充满了感激。
帮助邻村更多农民共同致富
陈炎连的身体力行,让三沙村的年轻一辈看到了发展农业、发展花木业的希望,这些年轻的一辈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田间地头,从事着“绿色”的产业。横栏镇三沙村那此起彼伏的小洋楼、村道上往来的豪华小轿车……都见证着这条村的富裕与繁荣。三沙村民的努力与奋斗,又带动了五沙、六沙等村的变革,一起来发展花木业。现时横栏镇仅花木一项,每年就有20多亿元的收入,农民人均收入1万多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花木之乡”。
在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同时,陈炎连也收获了一个个荣誉:2007年获得“全国绿化小康示范户”称号;2010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被评为“2012中国花木产业年度人物”荣誉称号;他还当选为省的党代表和市的人大代表。
然而,正当陈炎连“当红”之际,他又“自我折腾”了。他辞去了三沙花卉协会会长一职,跑到了当年的市扶贫村横栏五沙村当了一名普通的花农,又热心地帮着五沙村进行开发花木基地和招商。
“三沙村的年轻一辈,已经能够胜任和担当起整个协会的工作,我要帮助五沙村去发展,下一步还要去六沙村,将整个横栏镇的花卉业做得更大更强,让村民个个都走上致富之路,这:是我最大的心愿!”陈炎连站在高高的“横栏花木”巨石面前,依然豪情满怀:“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地奋斗,就一定能实现我们最美好的梦想!”
推荐阅读: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