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正是长江干堤公安段城北生态防护林,位于公安县城区北部边缘,全长6000米,最宽800米,最窄处200米,规划总面积3218亩。公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晏敏介绍,建设城北生态防护林,是该县结合长江大保护、推进长江沿线复绿工程的重要举措。
公安县拥有长江岸线87.6公里,去年开始投资8.5亿元,见缝补绿、连片植绿,高标准推进长江沿岸绿化工作,打造“美在荆江”绿色画廊。根据规划,长江干堤公安段迎水面全部宜林地和背水侧,按照500米至1000米的宽度造林绿化。
钱从哪儿来?晏敏介绍,对于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造林区域,政府出资,以城投公司为主体,通过招投标方式完成造林任务。在经济效益显著区域,则引进市场主体,破解资金难题。
万华生态板业(荆州)有限公司,是公安县最大的人造板企业。今年春天,已在长江外滩投资1000多万元,栽植了1.5万亩杨树。“今冬明春,我们还要种4万亩杨树。”该公司总经理刘峰表示,参与造林,既是履行企业责任,也是为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考虑。据了解,今年7月,该公司投资9亿元打造的年产25万立方米人造板的生产线将正式投产,其中需要7万吨工业林木。刘峰期待,今年栽下的杨树林能在6年后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工业原料。
造林不易,管护更难。“防病治虫、修枝整形,都是一大笔管护费用。”晏敏介绍,迄今,仅有万华等少数市场主体与村劳务合作社签订了种管协议,明确了管护职责,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仍然存在部分造林主体重栽轻管现象。针对此现象,公安县正在推行绿化工程管养责任制,把林木存活率作为完成造林任务考核的重要内容。
目前,该县已完成6.4万亩长江沿岸造林和高标准通道绿化,建成2800亩城北生态防护林。晏敏表示,建成后的城北生态防护林,将成为全县最大的人造平原森林,在县城北部筑起一道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