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和瓶颈
(一)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在当前乡村振兴实践中,绿色金融发展机制主要还停留在宏观监管或政策指导层面,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微观操作体系尚未建成。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主要还体现在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信贷限额管理约束指标,缺乏对绿色金融业务整体考核体系和目标要求。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在战略上缺乏整体规划。
(二)绿色金融供给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资金需求。一方面,虽然我国现阶段绿色金融产业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规模较小、零碎化。金融机构作为企业主体,盈利性是其经营的最主要目标。乡村振兴中的绿色发展项目往往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部分金融机构在观念上认为绿色业务的收益不多,参与绿色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信贷产品也比较单一。农行、邮储银行等大型涉农金融机构的产品开发权集中在总行,创新自主性不能充分发挥,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小型涉农机构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主要是联保贷款、担保贷款、土地经营权贷款、小额抵押贷款等,期限短、品种少、额度低,难以满足“三农”贷款的资金需求。
(三)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创新力度不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为了规避贷款风险,金融机构倾向于把大量资金贷给产业经营状况好的大型环保、清洁、节能企业。而针对中小型环保企业、个人、家庭的绿色金融产品非常少,尤其面对乡村缺抵押、缺担保的小微型民营环保企业产品创新明显不足,从而导致了绿色金融产品难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导向作用受限。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缺乏人才支持。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尤其是乡村发展方面的绿色项目的专业人才更为匮乏。一方面,虽然目前绿色金融业务项目日渐增多,但是总体发展时间较短,无论是国内各部门之间的纵向协调还是与国际之间的横向合作,都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大部分金融机构缺乏专业人才,从上到下针对绿色金融的专业性培训相对较少,导致绿色金融业务与传统业务部分混同,限制了金融机构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的参与。
对策和建议
(一)配套构建农村绿色金融体制机制。政府与市场要协同发力。一是顶层设计应完善行业标准规则、政策体系,包括绿色项目认定规则、资源环境定价机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等,改善现有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二是积极探索激励相容的政策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对支持绿色农业的金融资源予以奖励或优惠待遇,降低政策性门槛,通过正向激励与负面清单制,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绿色农业,为完善农村生态建设提供有效资金支持。人民银行要加强绿色信贷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价,探索建立绿色信贷政策评估制度和考核体系,扩大对绿色贷款统计和评价指标的综合运用。同时充分利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鼓励和支持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信贷投入。
(二)树立绿色理念,推进金融机构提供绿色金融服务。一是各类金融机构应通过一定的政策引导与支持,针对农村绿色产业分布和成长阶段,创新产品设计,加快研发绿色农业特色产品。二是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新机制,建立专门的客户信息整合、客户评价、评审和定价模型体系;为绿色农业创新企业提供从开户结算、现金管理到理财咨询、国际业务的一站式服务。三是严格设计风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探索流程精简、审批便利、低管理成本,适合绿色农业融资需求的信贷业务运作模式,以此将散落在各处的农民个人目标结合在一起,以金融业务促使小农户与大农户融合发展,共同构建绿色农业体系。
(三)聚焦创新驱动,拓宽乡村振兴资金渠道来源。一是创新担保方式。在拓宽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贷款抵质押品范围方面,加大传统已有产品支持绿色发展的倾斜力度,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林权抵押以及“两权”抵押等已有信贷产品的规模和覆盖面,积极稳妥发展诸如大型设备、大型农机具、库存原材料及产品等动产质押,诸如股权、专利权、商标权、收费权、收益权等权利质押,优先支持绿色项目、节能环保企业、从事特色农业的新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等领域。二是创新融资模式。鼓励绿色产业引入PPP融资模式,同时通过债券承销以及银行理财等多种方式拓宽绿色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渠道。推进银保联动,扩大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范围,探索“信贷+保险+绿色企业”的贷款模式,有效发挥保险机构的风险缓释作用。三是创新非信贷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发行绿色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等创新产品,提升绿色项目融资可获得性。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参与绿色金融的机构需要建设内部机制,增强优秀人才队伍的建设,审核绿色金融项目,做好相应的风险防控作业。在长期发展过程当中,人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大环境下,参与绿色金融发展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只有拥有高素养的优秀人才,才可以为健康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进程当中,重视人才培训,一方面引入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为绿色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储存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