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陕交界的河南灵宝西部,海拔最高处2413.8米,是河南省境内最高的山峰,被誉为中原之巅,也是河南特有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同时,小秦岭黄金产量位居全国第二,经过多年开采,生态破坏严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这里每一条沟岔里都是灯火通明、炮声隆隆、人来车往。
2016年1月13日,原环保部约谈三门峡市政府和小秦岭保护区管理局,指出保护区内矿坑数量众多,后续生态损害风险很大;112个卫星监测点矿渣堆放量巨大,部分区域生态破坏严重,必须严加整改。
这次约谈深深刺痛了三门峡人的心。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和小秦岭保护区管理局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不折不扣按照要求立即整改。
小秦岭金矿开采始于20世纪60年代,矿权设置久远,矿山开采和矿渣堆放时间跨度长、历史欠账多、遗留问题多,加上小秦岭地势复杂、交通不便,治理修复工作初始阶段推进缓慢。
2016年8月开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连续两年被列入全市攻坚战,当时刚刚到任的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带领党员干部打起了攻坚战。时任市信访局副局长的骆雪峰被任命为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挑起了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的重任。
“上任后我跑遍了小秦岭的每一条沟岔。”骆雪峰说。管理局全体总动员,班子成员全部下到各个林区管理站点蹲守,全局干部职工坚守在深山岗位,砌挡护墙、栽水泥桩、拉铁丝网……小秦岭矿山环境整治集中大会战打响了。
针对保护区内存在的矿渣堆放量巨大,矿坑数量众多,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全部撤出保护区内的采矿企业。负责劝说调解的保护区管理局矿山整治小组副组长李保祥和同事们带着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带着保护区千疮百孔的卫星监测图像,挨个坑口挨家企业谈,大家渐渐有了共识:小秦岭生态恢复等不起,拖下去就再也没有机会恢复了。
经过努力,矿山整治第一年,保护区内所有矿企的员工全部撤出,521个采矿坑口全部封堵。
采矿企业积极配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担负起了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5万车土方被拉上山,进行土壤覆盖。保护区也通过降坡、固渣、覆土等手段,探索出了“之”字形、梯田式的坑口矿渣治理模式。
为了守护绿水青山,三门峡市将《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列入立法规划,2018年9月29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查批准了《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条例确定了执法主体、规定了法律责任、明确了经费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小秦岭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绿水青山,野花啼鸟。昔日千疮百孔的小秦岭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所在整理2018年野生动物监测数据时惊喜地发现,久违的豹猫又回来了。经仔细筛查,布设在三门峡市灵宝境内西曼林区东梯子沟山梁上的一台红外相机在2018年6月19日和6月27日两次拍到了4张豹猫照片,同时捕捉到了豹猫围着大树行走的短暂视频。专家分析,此次至少发现2只豹猫个体。这是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首次获得豹猫的野外生存监测记录,同时还发现了斑羚、果子狸、灰头绿啄木鸟等野生动物。
“经过生态修复,小秦岭保护区发现了11种植物新分布种、80种鸟类新分布种。”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所所长董帅伟说。
“目前,小秦岭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将继续加大治理力度,持续开展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让小秦岭保护区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河南省三门峡市市长安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