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昌都市在发展生态产业上,着力完善“四大机制”、实施“五大工程”、创新“两大产业”,生态绿化建设推进得有声有色,逐步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的新路子。
“在生存条件差、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可以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
2016年以来,昌都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在生态建设中促进增收,在绿色发展中消除贫困,在绿水青山中改善民生,完善顶层设计,做好工程建设,创新发展产业,实现了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成效显著。
完善“四大机制” 保障群众增收
年近30岁夏巴克珠是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森林看护队队长,干这份工作已2年多。他很喜欢这份工作:“我们看护队定期从瓦巴村巡逻至来古村,沿湖40多公里,一个星期至少2次。在引导村民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还要提醒游客保护好环境。”
昌都市认真落实贫困户、贫困人口招聘生态岗位人员政策,公开公正公平筛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为生态管护人员,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政策岗位机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天保工程管护补助机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全力确保生态扶贫落到实处,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在昌都市像夏巴克珠这样的工作人员有20多万名,其中有很多是建档立卡户的贫困群众,守护着藏东美丽国土的山水林田湖。
累计落实公益林补偿面积3700多万亩,持续加强对工程区1900多万亩天然林实行常年严格、有效管护;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面积8000多万亩,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积极保障群众增收,并形成良性循环。
实施“五大工程” 引领群众致富
昌都市深入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牧还草、防沙治沙、营造林建设“五大工程”,大力修复生态环境,广泛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生态项目建设,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据统计,累计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面积14.83万亩,占自治区45.5%,受益人数达15万多人,人均增收1000多元。同时,2019年国家下达退耕还林任务96800亩,拟定于2020年实施完成。
在边坝、察雅、江达、类乌齐4县实施完成两万多亩退耕还草工程,涉及农牧民5800多户,户均增收3100余元。2019年项目涉及卡若、江达、贡觉、丁青、左贡、芒康6个县区,拟建设面积13130亩,将会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
在察雅县、边坝县实施防沙治沙,栽植云杉、榆树、江孜沙棘等500多亩,惠及察雅、边坝两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近1500人,户均增收近2000元。今年,投资600万元安排在卡若区和八宿县防沙治沙项目,计划实施1600亩。
通过大力开展重点区域造林、防护林体系建设、“两江四河”、义务植树等各项造林绿化项目,深入实施城市周边山体绿化建设,完成营造林建设78.5万亩。全力推进“无树村、无树户”消除工作,全部消除海拔4300米以下无树村368个,无树户36122户,栽植苗木130余万株。
创新“两大产业” 实现环境民生双赢
时下,走进昌都市察雅县万亩经济林产业建设基地,果树错落有致,翠色满眼,好不惬意。
察雅县万亩经济林产业包括迪嘎纳山片区、德日纳山片区、杂交构树产业片区、澜沧江沿岸4个片区。仅种植杂交构树方面,预计3年内可辐射带动上万户共增收100多万元。
近年来,昌都市通过典型示范、能人带动,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创新发展经济林产业与林业扶贫苗圃建设,以产业发展带动扶贫助民增收,实现环境民生双赢。
在经济林产业发展方面,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000多人,人均增收3000多元。在察雅县建设全市构树种植基地,实现了杂交构树精准扶贫项目的规模化、产业化目标,打造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昌都市创新苗圃建设模式,在苗圃建设育苗、管理中开展技术培训,吸纳群众参与苗圃建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实施苗木基地建设,先后租用察雅县卡贡村、卡若区瓦约村和如意村群众土地开展苗圃建设,培育当地云杉、核桃、冬麻豆、苹果苗等苗木214万余株,受益群众达1400多人,人均增收6300余元。并积极吸收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与土地平整、灌溉设施修建、苗圃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人均增收6.55万元。
截至2018年底,昌都市新建林木种苗基地10000多亩,带动建档立卡户近两千人,人均增收42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