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柏斌报道 2月24日,关停29天的昆明斗南花卉市场部分交易区,在业界翘首企盼中恢复交易,这标志着该市场严格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符合开市复工要求,“云花”又将由斗南走向全国鲜花市场。
记者当天下午通过认真的登记、身份核实、扫码和严格的体温检测合格后进入主场馆一楼对手交易大厅,只见花商花农已陆续进场开卖。尽管五彩缤纷的切花月季、康乃馨、百合、非洲菊、洋桔梗、向日葵等各色鲜花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但数量少,买家少,使得整个大厅空空荡荡,往日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已荡然无存。受访花农花商都表示,只想来看看市场行情。
一位昆明口音的市民花100元就购买了15把郁金香、紫罗兰等鲜切花,其中切花月季和百合每扎价格仅10元和5元。她告诉记者:“我差不多10天就来斗南花市买一次鲜花。因为疫情的发生,这段时间都没有来。今天的花价比前几天涨了一点,但与春节前相比,还是低了许多。”
通海花农毕德富种植康乃馨已有10多年,目前的种植面积有10亩。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斗南花卉市场为切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遏制疫情蔓延,自1月26日20时起关停主场馆对手交易、花卉关联产品交易、旅游服务和斗南农资市场后,通他就再没有来过斗南。
今天是毕德富春节后第二次来斗南卖花,交易的康乃馨包括‘拜特’、‘狂欢’、‘理想’等7个品种共70捆(每捆300枝)。记者采访时已以每捆80—90元的价格,卖出了40捆。他告诉记者,同样的康乃馨,去年这段时间每捆卖140—150元,三八节高峰时,有的甚至到300元。而受疫情的影响,今年这段时间的卖花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3万元。“去年这段时间,冷库里根本没有花来存,今年因为市场关停,采剪的鲜花卖不掉,只有存放在冷库中。现在库存的200多捆康乃馨差不多快一个月了,花色都变了。”毕德富说。
和毕德富一样因为市场疲软而愁眉不展的受访花农并不在少数。一位销售向日葵切花的花商说,春节前,25元一扎的向日葵切花只有5枝,而现在受疫情的影响,6枝的也才卖10元一扎。花商陆伟专门销售尤加利切枝,本想第一天开市,能够多卖一些。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使每扎只卖12元,也卖不出200扎。他说:“去年这段时间,尤加利切枝每扎卖20多元,品质好、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4、500扎。”
据了解,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各地实施的封路、封村等防控举措陆续解禁,物流运输及快递逐步恢复,终端消费地花卉批发市场、花店逐步开市营业。但受访花商普遍认为,缺乏用花量较大的节庆婚礼拉动,城市间旅游流动人员大幅减少,因此今年成交量小、价格低迷的传统淡季市场延续时间会更长,形势比往年更是更加严峻。
市民和游客是鲜花零售消费的主力军。2018年来斗南花卉市场逛花市、买鲜花的市民和游客达220万人次,其中周末、节假日、假期尤为集中,仅春节前后的进场市民和游客就接近70万人次。而受疫情的影响,开市当天到场的市民、游客寥寥无几。在斗南花市旁边“鑫盛达酒店”上班的张敏告诉记者:“原来一有空就会去花市逛逛,买把鲜花带回家,自从发生疫情后,就从来没有逛过花市了。”
斗南花卉市场是亚洲州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 每天进场交易的切花月季、非洲菊、康乃馨、百合、洋桔梗等鲜切花市鲜花100多个大类1600多个品种,除80%产自云南外,还有周边省份及越南、缅甸、泰国、老挝、厄瓜多尔、南非、肯尼亚等国家的切花月季、菊花、洋兰等。这些产品不仅销往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占据70%的市场份额,此外还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花卉行业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2019年,斗南花卉市场鲜切花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由2018年的57.68亿元和69.87亿枝增加到61亿元和72亿枝。
据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运营总监董瑞介绍,受雪灾和疫情肆虐的双重影响,种植端花农损失惨重,从去年11月开始为情人节准备的鲜切花基本损失殆尽,损失预计在20亿元左右。此外,受各地交通管制、物流停运、花店停业、花市关停造成的花卉产业链中的花卉加工、包装、交易、物流等损失,也在20亿元以上。“斗南花卉市场从1月26日关停后,旅游服务、餐饮服务同步关停,旅游收入至今为零。未来一段时间旅游收入会随着复工复产,居民可以逐渐正常出行而逐步恢复。”
董瑞表示,斗南花卉市场恢复交易后,对广大花农、花商是一大好消息。集团将一如既往为花商花农做好各项服务,保证花卉交易正常进行。“有我们的坚守,有我们共同携手,守望相助,花卉行业的严冬终将是暂时的,花卉行业的复苏和健康发展必将会到来。”董瑞说。
据悉,斗南花卉市场继2月24日恢复花市对手交易区、康乃馨交易区、百合交易区、杂花交易区和1号馆花卉关联产品交易外,斗南农资市场、斗南盆景花卉生态园也将逐步恢复交易、开放迎客。其中斗南昆明盆花苗木市场从2月26日起恢复开放。
赞助商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