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内丘县南赛乡神头村的2000亩荒山上,太行山绿化项目植树带头人闫振国正带着大伙扛树苗、挖树坑,“春季造林时间紧,先抢种杏树、黄栌、国槐,把疫情耽搁的进度抢回来。”
这几天,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的春季造林区里也热闹起来,每天都有300多名干部群众义务植树,龙山镇党委书记陈金海说:“防控疫情不误造林,好生态是大家最盼的。”
植树造林,人人有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每一位适龄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要坚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全社会人人动手,鼓励和引导大家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来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量。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2.96%,比5年前净增1266万公顷森林。按照“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今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3.04%,要完成1.01亿亩造林任务。当前,春季造林由南往北渐次展开。各地积极有序推进植树造林,一支支专业队伍走进荒山,一簇簇新绿落地生根,国土绿化按下“快进键”。
抢时间赶进度,防疫造林两不误
“多亏了驻点干部帮忙,我们马上就能完工了。”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青林村,造林大户林爱国正组织工人往山上搬运树苗。不久前,他还在犯愁:疫情造成用工难、苗木调运难。关键时刻,驻点服务的林业干部主动联系,就近调运苗木,对接村委会组织村民上山造林,解了林爱国的燃眉之急。
“春季造林时间短,必须与时间赛跑,牢牢把握造林工作主动权。”福建省福州市林业局局长童桂荣介绍,市、县两级林业系统2/3的干部下沉到基层一线,每个村、每个造林点至少派一个干部驻点服务。截至目前,福州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
南方造林如火如荼,北方地区积极推进。“受疫情影响,今年复工迟了10多天,但多安排了人员和设备,能把进度抢回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格苏木造林施工现场,施工队负责人付俊年说,4月底前能完成1.4万亩梭梭种植任务。
“大家散开作业,间隔至少10米。”江西省遂川县五指峰林场雷公坑山场里,技术员刘建华每天都要监督复工复产防疫规定。“出门戴口罩,进山场测体温,干活不扎堆,下山统一消毒……”正在为杉苗打黄泥浆的贫困户王冬生笑着说道。
物资跟得上。“这两天陆陆续续拉走10车了,卖了20多万元。”看着正在装苗木的运输车,河北青县流河镇中蔡庄村友林苗木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克升露出了微笑。为克服疫情对苗木销售的不利影响,村里通过网站、等加强苗木宣传和推介,客户通过视频察看苗木成色,这几天村里已经卖出去2万多株苗木。
各地开通绿色通道,调运苗木顺畅到达田间山场。国家林草局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可供苗木约359亿株,化肥、农药等造林物资也能满足需求。
从岭南到塞北,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原,疫情难挡春意暖,不负春光造林忙。据国家林草局统计,截至3月31日,全国已完成造林2896.6万亩,占全年计划任务的28.7%,春季造林进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为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奠定了基础。
形式灵活植树,生态文明入心
受疫情影响,不少人不能出门植树。各地大力推进“互联网+义务植树”,积极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让更多的人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力。
“孩子从小就知道,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今年防疫期间不能出门种树,有点小遗憾,但我们找到了新的方式,弥补这个遗憾。”贵阳市民刘洋参与了“e绿黔行 网上植树”公益项目线上捐款,承载着一家人的美好愿望,专业造林队在紫云县浪风关林场栽种树苗。
网络植树热情不减。湖北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推出“种一棵希望之树”网络植树活动,很多市民以认种、认养、捐资等多种方式参与义务植树。所捐资金将专项用于武汉绿化建设,并建设英雄林、天使林、社区林、志愿林等相关主题纪念林。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蔚然成风。目前全国试点省份达到15个,“随愿植树、随处植树、随时植树”逐步变成现实。
各地积极创新形式,鼓励义务植树居家尽责。江苏省绿化委员会推出家庭园艺微讲堂,园艺专家讲解在家如何栽培绿植、种花、插花,引导大家通过抚育管护、阳台植绿护绿等方式履行植树义务。“学到了技术,美化了家里,又尽了植树义务,真是一举多得。”家住泗阳县张家圩镇的张美娟说。
践行低碳生活,助力国土绿化行动。今年,中国绿化基金会和蚂蚁金服集团继续合作,通过“蚂蚁森林”项目合作造林7100万多株,较2019年增长21.2%,其中全民义务植树合作造林1672万株,将在内蒙古、甘肃、青海3省区的34个旗县实施线下造林。“蚂蚁森林”项目鼓励社会公众通过多种低碳行为积极参与国土绿化,目前累计参与超过5亿人次,线下植树造林3.9万公顷。
眼下,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天气逐步转暖,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走出去,把绿色种在春天里,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3月28日,广东省茂名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举行第二场线下植树活动,4个植树点种下3600株苗木;新疆和硕县党员干部在新塔热乡布茨恩查干村开展2020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种下1.5万多株青杨树苗……
河山成锦绣,国土绘丹青,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热情高涨。日前,北京市全面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春季造林;浙江省加力国土绿化,今年规划新增造林50万亩;宁夏启动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十大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在一个个工地上,施工机械轰鸣着整地挖穴,造林工人挥汗如雨,播下新的希望。
国土绿化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好生态就是生产力。“发展城市森林,既能增加民生福祉,又能吸引投资和游客,增添经济活力。”福建省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局长柯玉宗说。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推窗见绿,行路有荫,绿色助力高质量发展:去年厦门消费总额增幅、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等多项经济指标亮眼。
城市拥抱森林,目前全国近400个城市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其中194个城市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共识。在贵州省锦屏县乡村,随处可见村民在林间劳作。“120元一天,还可以照顾家人,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靠管护铁皮石斛,铜鼓村村民杨金莲脱了贫致了富。在全国,林业扶贫硕果累累:100万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173万贫困人口发展油茶产业增收脱贫,森林旅游带动35万贫困户年均增收3500元。
重数量更重质量,科技成有力支撑
国土绿化,既重数量更重质量。国家林草局局长张建龙说,要将提高林草资源质量作为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重要任务,一方面着力培育健康稳定的林草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各地不断发力,提升绿化质量。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的梅岭月亮湾山体公园内,色彩斑斓的红叶石楠、樱花、栾树等把满园绿色点缀得更加亮丽。“不光要多种树,还要调结构、优品种、增色彩、美景观,不断提升生态品位。”南昌市林业局总工程师杨馥宁说,今年要采取补植补造、提升改造等办法,栽植或插补彩色树种和珍贵阔叶树,完成高品质造林3600亩。
“我们更加注重通过生态修复、林相改造和景观提升,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江西省林业局造林绿化处处长李军介绍,今年全省将完成20万亩重点区域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任务,这也是春季造林的重中之重。
河北雄安新区大清河片林里春意盎然,100多个树种错落排列。“我们造的是大面积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片林,是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旭更介绍,今年雄安新区“千年秀林”项目将继续造林10万亩,将继续推广应用这种近自然造林法。“实践表明,采用近自然造林法人工造林,林分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抗病虫能力明显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显著提升。”彭旭更说。
提升造林质量,技术指导很重要。适应疫情防控形势,各地林业科技人员办起“视频班”,操起“遥控器”,开起“云课堂”,企业或林农把需求和问题“传上来”,科技人员把技术和服务“送下去”。
这些天,各地林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加强技术指导。“树窝要挖大挖深,否则山桐子不易成活。”湖北省竹溪县林业局营林股的伍正东深入各个乡村,指导村民科学栽植树苗。为核桃种植户指导春剪、施肥,山西省阳泉市林科所所长张海军带着技术员奔走在春季造林一线,指导林农发展好经济林。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所长张建国说,科技在国土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不断提升,很多生态需要恢复的困难立地地区成了宜林地区,一年中适合造林绿化的时间明显延长,造林季节已不是限制造林进度的主要因素。
张建龙说,下一步要分区分级推进春季造林绿化,科学分解全年造林绿化任务,及时调整造林结构,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加大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力度,确保完成全年1.01亿亩的造林任务。(记者 顾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