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娟在演讲中介绍说,侠义的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没有任何人为干扰,而自然存在的植物。园林中的乡土植物是指广义的乡土植物,除狭义的乡土植物外,还包括人工有意或无意引入,经长期驯化化,已经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能自主生息繁衍,并能很好地融入和维持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植物。
李淑娟研究员在演讲指出,乡土植物不仅具有较强的区域性,一个地方的乡土植物不一定适应另外一个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在本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无需特别管护,就可自然完成生命或生殖周期,应要到园林景观中,具有有维护成本,对生态平衡影响风险小的特点。此外,不同的地理区域,乡土植物的种类也有所不同,同纬度、自然条件相似的不同区域,物种可能会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每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因此在乡土植物的关注和选择上,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文化型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文化,在景观应用中,形成不同的形势和文化内涵。“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我们的植物文化是相当丰富的。”李淑娟研究员说。
在李淑娟研究员看来,中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表达理念是“师法自然”,所用的植物材料是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中国特色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目前我国的城市园林千城一面,因为选种的植物都差不多,相似度非常高。如果把当地的特色乡土植物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园林中,城市景观效果就会完全不同,各有千秋。
李淑娟研究员认为,外来园艺植物充斥着的每个角落,而乡土植物却遭到冷落。其原因是最期的植物研究,关注的重点是解决温饱与健康,对其园林应用价值的关注较少,相应的市场上可供使用的乡土植物的种苗也较少,因此,外来园艺品种占据了市场。而随着国家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时候深入挖掘研究中国乡土植物园林应用价值。应用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中国特色乡土植物,建设、提升城市景观成为必然发展的方向,也是改变城市园林千城一面现状的重要举措。
李淑娟研究员是中国园艺学会水生植物分会副会长、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分会副秘书长、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协作组主任。从事植物,特别是乡土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藏、新品种选育及园林应用研究30余年来,先后主持相关科研项目14项,参与研究项目20余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5项,培育花卉新品种20余个,国际登录新品种5个,省级新品种审定6个。她培育的睡莲新品种‘天赐’荣获2017年国际睡莲新品种竞赛最受大众喜爱奖及耐寒睡莲组季军两项大奖及‘现代园艺’2017年最具潜力新品种称号。培育的杂种王莲以其叶片直径达290厘米而打破世界记录,并荣获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
在演讲中,李淑娟研究员通过大量的精美图片,详细介绍了郁香忍冬、猬实、山麻杆、陕西卫矛、臭牡丹等西北地区乡土小灌木、乡土宿根花卉、乡土球根花卉、乡土常见观赏植物的生态性、花期、分布、特征特性、观赏价值及应用建议。
李淑娟研究员认为,我国乡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园林应用价值的植物资源也非常多。但在园林中应用的乡土植物种类却很少。虽然各地在资源普查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摸清了植物资源的家底,但园林应用的关注度不足,研究相对滞后,因此,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资源研究与市场应用脱节。李淑娟研究员说:“虽然有的物种就其观赏价值、繁殖栽培技术、开发利用,做了系统的深度研究,但真正生产并推向市场的并不多。”
李淑娟研究员建议在加大乡土物种资源挖掘的同时,将前期研究成熟的成果尽快转化形成生产力。“乡土植物的应用任重道远,需要科研院所、园林设计施工,生产种植企业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李淑娟研究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