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
当前位置: 597苗木网 » 行业资讯 » 时事新闻 » 正文

缙云山复绿新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20-06-16 23:20:05 更新时间:2020-06-16 23:23:2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次数:3850
编者按:2018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违建突出问题作出批示。重庆当即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治
赞助商链接
 编者按:2018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违建突出问题作出批示。重庆当即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拆除违建、生态搬迁、复耕复绿。两年过去,保护区已全面排查出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340宗,已完成整改333宗,完成整改率97.9%。如今的缙云山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持续向好,为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有益经验。
  中国绿色时报6月16日报道(记者 董大法)  初夏时节,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生态修复后的黛湖景色迷人,游客沿着环湖步道或散步或骑行,十分惬意。
  位于嘉陵江畔的缙云山是我国同纬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保护最好的区域之一。缙云山保护区横跨重庆市主城都市区的北碚、沙坪坝、璧山三区,是全国罕有的位于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凸显出缙云山的生态价值,但也为生态保护带来了困扰。
  前些年由于私搭乱建、违规经营、农家乐无序发展,缙云山保护区部分林地遭到蚕食破坏。囿于保护区的严格管理政策,原住居民增收困难。
  自2018年6月以来,重庆坚持“保护自然、保障民生”,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庆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决策部署,科学制定综合整治“作战图”,拆除违建、生态搬迁、复耕复绿。
  两年来,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拆除违建面积累计8万余平方米。缙云山保护区已全面排查出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340宗,已完成整改333宗,完成整改率97.9%。尚未完全完成整改的7宗问题,均属于宗教场所历史遗留问题,其违建部分均已应拆尽拆、应改尽改,依法可保留部分待缙云山保护区总规获批后再完善相应手续。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初步显现。
  拆违搬迁缓解生态压力
  “莫乱扔垃圾、莫野外用火。重庆的‘绿肺’,我们一起好好珍惜。”五一小长假,60多岁的李星华,拿着喇叭巡山劝导游客。
  李星华是北碚区澄江镇缙云村护林队长,可在8年前他还是一名“钉子户”。
  2012年,因危旧房改造,李星华重建老宅。重建时,相关部门批准建设占地面积不到100平方米,但他家却建了三楼一底900多平方米,成为当地最大的单体违建。
  对于拆违,李星华有抵触情绪。镇、村干部上门宣讲政策十余次,他才勉强同意。一间小屋前后拆了8天。到了第八天下午,李星华对干部说:“全拆了吧,我搬到城里女儿家。”还动员哥哥李星庸也拆除违建700多平方米。
  重庆市通过拆违、搬迁为缙云山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压力做“减法”。通过采取搬迁补偿、异地迁建、生态赎买、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增设公益服务岗位等综合措施,鼓励保护区内原住居民生态搬迁。
  两年来,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实现生态搬迁的原住居民已有442户、1144人,分别占应搬迁总户数、总人数的98%、98.5%;核心区和缓冲区全面禁止包括农家乐在内的生产经营性活动,实验区内20余家农家乐在引导下退出经营。
  生态修复重现美丽颜值
  重庆市结合缙云山保护区的地理、气候、水环境和植物生长,对拆除、搬迁后的地块开展生态修复,为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容量做“加法”。
  缙云山保护区的黛湖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重庆市第一座重力坝水库。由于生态环境良好,湖里生长着130多种藻类,被称为“藻类基因库”。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休闲旅游的兴起,缙云山开始发展农家乐。经营场所夏天抽取湖水作为普通生活用水,有时还排放污水,导致水位下降和湖水污染。
  北碚区在保障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整体拆除违规经营场所。同时对黛湖进行生态修复,已恢复水域1.8万平方米,湖岸、湖中累计种下86种乔木灌木、水生植物、花茎植物,面积达2.9万平方米。
  如今的黛湖,水生美人蕉、香蒲正在拔节生长,覆土建成的花境里,粉红色的美女樱、紫色的石竹花、金边的墨绿剑兰等花草,将绿荫中的湖畔装点得生机勃勃,蓝色的人行便道上,不时有游客拍照留念。
  “黛湖不仅颜色变美了,而且湖水比同期高1米左右,生态涵养功能更为明显。”全程参与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北碚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吕玉春说。
  两年来,沙坪坝区覆土复绿7万余平方米、复耕近1700平方米,对4.5万平方米拆除房屋和附属院坝等区域实施了生态修复。璧山区累计复绿面积3400余平方米,种植桂花、小叶榕等200余株,草本植物16万株,实现应绿尽绿。
  山上保生态,山下保民生
  因在拆违中被拆掉了一层楼,清欢渡农家乐的业主孙德红曾一度惋惜不已。
  经过对农家乐重新定位,孙德红引入文化元素,把麻将室改成了书吧,增设了茶室供游客休憩……农家乐变成了具有文化气韵的民宿,线上线下吸了不少“粉”,营业额没降反增。
  保护生态的同时保障民生。2019年,重庆市谋划缙云山区域风貌改造、产业提档升级。为无一技之长、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原住居民提供就业技能专题培训和公益服务岗位,在保护区提供的400多个公益岗位中,150多个是巡山守卡护林员岗位。对于年纪较大、已无劳动能力的生态搬迁原住居民,通过纳入城镇社保体系等方式,使其能安享晚年。
  山上大保护,山下大提升。
  在缙云山保护区山脚下的澄江镇柏林村,北碚区正与中铁建联合打造“柏林村乡村振兴竹文化村落”示范项目,发展竹产业,为柏林村及周边村民提供就近就业岗位和致富机会。
  距离缙云山保护区边缘平均100余米的环山生态绿道建设也在有序推进。环山生态绿道全长64.5公里,总投资34.7亿元,集生态屏障路、景观旅游路、产业提升路、消防救援路于一身,既可以对缙云山保护区进行生态保护划界,还能串联沿线传统古村落、休闲农业、特色民宿。
  林长制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在缙云山保护区的黛湖旁,北碚区林长公示牌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
  公示牌上,明确了网格护林员和各级林长,并留有相关、责任区面积及“林长”职责。
  2019年7月,重庆市“林长制”试点工作启动。在总林长——市委书记、市长的部署下,重庆市初步构建起市、区(县)、镇乡(街道、国有林场)、村(社区、林区管护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城“四山”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15个试点区县4640人担任各级林长,做到“山林有人管、事情有人做、责任有人担”。
  缙云山山脉被纳入首批林长制试点范围,由副市长兼任缙云山林长,北碚、沙坪坝、九龙坡、璧山、江津等相关行政区及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缙云山副林长,加上乡镇(街道)、村(社区),缙云山山脉共有261名各级林长,其中仅缙云山保护区范围就有各级林长196名。
  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集中整治阶段基本结束后,工作重点将转入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机制阶段。除了把缙云山保护区纳入全市林长制试点,重庆市也积极探索在缙云山保护区建立统一监管、分区管控、综合执法的高效监管长效机制。
  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重庆市主城都市区的中梁山、明月山、铜锣山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有益经验。沙坪坝区拆除了辖区内中梁山违建974宗,总面积83.8万平方米;江北区整治辖区内明月山的“四乱”突出问题,拆除违建4500平方米,开展生态修复和绿化恢复7000余平方米;南岸区对辖区内铜锣山上的违建别墅、“火锅一条街”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各类违建586宗、56.3万平方米。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苗木行业图文推荐
苗木行业新闻推荐
赞助商链接
苗木花木类新闻点击排行榜
新闻特别推荐
 
 
APP应用权限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汇款方式 | 付费会员 | 广告介绍 | 网站介绍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597苗木网是中国专业的苗木网站,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绿化苗木价格, 最新苗木供应信息和最新苗木资讯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04792号 1鲁公网安备 37068502000062号
copyright @ 597苗木网 2019-2026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9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