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葱郁、鲜花竞放,流水轻吟、众鸟啁啾,初秋的山西右玉风光正好。
曾经的右玉却是另一番景象。“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这个顺口溜,道出了当地的脆弱生态和发展困境。
为了更好地“活”,几代右玉人坚持不懈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全县林木绿化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26%增至现在的56%,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党的十八大以来,右玉打响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战,成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表里山河“美起来”、政策机制“活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如今的右玉,正是山西践行“两山”理念的美丽缩影。
绿水青山还复来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上世纪60年代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汾河流水哗啦啦》唱出了汾河两岸的秀美风景。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汾河沿岸成了山西省工业集中发展地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沿岸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38岁的文少华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家住汾河边。在他的印象里,上世纪90年代的汾河是没有水的,“河道里长满杂草,到处是垃圾和淤泥”。
让汾河重现生机迫在眉睫,为此山西打响了汾河生态修复攻坚战。为让“母亲河”重焕生机,山西每年造林达450万亩左右,是全国造林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
“《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的出台,为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政策保障。”汾河源头宁武县治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王成告诉记者,“过去,汾河两岸分布着许多煤焦冶电企业,有的直接将污水排到河里。如今,在汾河源头及上游地区干流河岸两侧各3公里、中下游干流河岸两侧各2公里范围,禁止新建各类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已建成的限期改造或搬迁。”宁武县先后取缔关闭了污染企业511个,清除污染物1000多万吨,减少污水排放223万吨。
“壮士断腕”换来一川清水。如今,汾河流域部分水质达到国家Ⅰ类标准。在太原,汾河两岸景观绿地平均宽度150米,草坪、地被植物、水生植物达344.98万平方米,鸟类增加至156种。
“汾河边上,连烟头都很少看见了。”村民张鹏程和老伴儿给汾河当了10年保洁员,他告诉记者,如今水清了,地绿了,空气好了,来汾河边散步的市民也多了很多。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山西启动实施“两山”生态修复工程,围绕生态修复机制创新试验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验区、“一圈一带”生态修复先导区、生态保护修复助推脱贫攻坚先导区“四大定位”,全流域布局,按山系治理,整区域推进国土绿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好生态带来“金饭碗”
“老王,这片树有些高了,会降低产量。”立秋已过,山西灵石县经济林中心技术服务队顾问胡守志把张嵩村王振华园子里的每棵树都看了一遍。2013年以来,山西扎实推进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从此,技术员成了王振华家的常客。
近年来,山西大力践行“两山”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通过改造提升低质低效干果经济林,大力发展连翘等特色经济林,做大了“山西红枣”“山西核桃”等一批品牌,惠及贫困人口51万人。
养了大半辈子羊的右玉县西窑头村村民王悦,正以另一种形式享受生态红利。“以前自己养羊,不够一大家人开销。”现如今,他和老伴儿在祥和岭上集团公司的生态牧场务工,“吃有食堂,住有宿舍,两人一年收入有7万元。”
“1.2万亩荒地建成了牧场,种满树木、牧草,能够很好地保持土壤水分。羊的粪便成了灌木、乔木和牧草的肥料,形成了生态循环。”祥和岭上集团董事长张宏祥说,为解决冬储饲料问题,公司还流转了6000亩地专门种植牧草,要走生态养羊的路子。右玉羊肉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树起了“生态羊”的金字招牌。
依托好生态,右玉县的旅游业快速崛起。在右玉马营河村,马营河、苍头河、长城,共同构成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景观。村民朱美丽曾是村里的贫困户,2018年她开起了农家乐,“5个月就赚了近3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生态文化旅游如今已成为山西的一张新名片,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正扎实推进。“山西将紧紧围绕‘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壮丽形象’战略目标,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文旅融合路径,做亮绿水青山底色,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旅品牌,着力将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成践行‘两山’理念的山西样板。”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表示。
赞助商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