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2020年度成果交流暨学术研讨会上,我国科学家发布了一套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系统性修复技术体系,为我国草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牧民稳定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
参与此次项目的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辛晓平告诉记者:“我们对内蒙古东部及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普查时发现,20世纪80年代该区域草原面积约56.5万平方公里,2017-2019年该区域草原面积降低至40.8万平方公里,且90%以上是退化的,减少的草原大部分被开垦了。这个区域不仅要对退化的天然草原进行修复,还要对一部分退耕地进行快速重建。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例,我们建立了天然草原生态修复与合理利用技术实验平台,开展了植被更新与稳定重建、土壤定向修复等技术的筛选研究。此外,修复后的草原要合理利用,才能持续发展、避免再退化,所以我们开展了合理刈割和优化放牧技术研究。”
北方草甸和草甸草原在生态安全和生产发展上都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草甸草原是中国草原中水分条件最好且生产力最高的草原,其占温带草原面积的33%,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4%。草甸和草甸草原大部分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及我国东北地区,这里的草甸和草甸草原生产力极高,面积虽仅占整个北方草原面积的25%,但生产力却占58%,它的生产能力是温性草原平均值的4倍。此外,这里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有1700多种草原植物,占整个温带草原的70%以上、占我国草原物种的50%左右。东北地区草原储碳能力占温带草原的60%、占我国草原的32%。
由于受放牧和人类干扰等多种因素影响,北方草原发生退化,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在减少,土壤中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也在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就变得简单,造成某些功能丧失,因此我国于2016年开展了“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研究。项目由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重点对我国草甸和草甸草原生态系统所受干扰强度大、退化机理错综复杂、恢复机制及有效治理技术缺乏等问题,开展草地退化恢复机理、恢复治理技术、生态产业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研究,创建可复制、可移植、系统性的综合治理技术及新型生态产业技术,并提出草甸退化草地治理的整套技术方案。
项目组构建出一套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系统性修复技术体系,包括低扰动快速恢复、植被综合复壮、草地稳定重建、土壤定向修复和土壤肥力培育等草地改良治理技术方法和区域生态产业技术,培育并通过审定抗逆优质牧草品种7个。
项目组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谢尔塔拉农牧场设立了天然草原生态修复示范区、退耕地快速重建示范区。天然草原生态修复主要示范了土壤疏松+肥力提升一体化技术等几个模式,改良后的草原产草量提高1-2倍、优质牧草增加可达9倍。针对退耕地快速重建,项目组利用培育的苜蓿品种和水肥管理技术,快速重建的退耕地栽培草地每亩可置换6-12亩天然草原。同时,由于单项技术往往达不到最好效果,项目组还通过智慧牧场技术集成对整个牧场资源进行优化和更好的管理。
赞助商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