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之乡劲吹振兴之风
秋去渐入冬,慢行在肥西上派镇的乡间小路,目之所及,仍苗木葱茏。伴随着满目秀色,乡村振兴之风,劲吹在上派每个角落。
作为“中国花木之乡”,20世纪60年代,肥西县便开始了规模绿化苗木种植,最早发源于县城上派镇松岗、阮岗、孔岗3个村,如今“三岗”牌苗木花卉已经叫响全国。在三岗村10.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苗木覆盖率高达98%,苗木花卉生产面积更是达到1.6万多亩,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
家家绿成荫,户户花绕门。随着一棵棵苗木的扎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接踵而至。从最初主要以柿树、桃树等传统果树苗起步,到如今拥有嫁接桂花、紫薇、红叶李、大叶女贞等400多个品种,苗木花卉生产、经营已成为三岗的主导特色产业,更成为肥西三大产业之一,辐射周边16万亩苗木产业。据了解,2020年,三岗村已拥有专业的苗木经纪人300多名,苗木交易额高达约9亿元。
“点绿成金”,产业的兴旺更带动乡村文旅升级。位于上派镇潭冲河片区的祥源花世界生态旅游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以花海为基底,以潭冲湖为生态核心,这里构筑起了“一湖八园”的别致景观,如今已成为安徽省全龄共享的生态地标。在三岗村,这里正以花木产业为基础,打造10.6平方千米的“慢生活”区,围绕“五彩三岗、慢享生活”的定位,“慢生活”项目将深度推进乡村产业与三产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上派也正加快统筹以祥源花世界、花木城、老母鸡家园、三岗花卉示范基地为核心的“泛三岗”旅游休闲区建设步伐,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上派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苗木花卉供应链为“点”,以苗木花卉产业链为“线”,以乡村文旅发展为“面”,契合肥西县上派镇发展的花卉苗木产业,“点亮”了绿水青山,更“鼓了”百姓的腰包,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远程教育播撒致富养分
结合苗木花卉产业,把农业做强,让农村变美,带动群众走上了增收路、致富路……在让苗木产业成为上派镇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方式的“征途”上,远程教育,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关键因素。
在平台方面,多年来,上派镇聚焦“线上+线下”,通过一系列特色“远教阵地”的打造,持续激活农村教育的“末梢神经”。目前,上派镇共有远程教育播放点29个,实现了远教播放点全覆盖。同时,配备了包括大学生村官和村后备干部的专业远教队伍,上派镇党建主阵地“上派先锋网”和公众平台“美丽上派”,更已成为村民的“掌中宝”。在线下,上派成立“派河春晖”理论宣讲团,面向群众开展广泛的理论宣讲。2017年,“派河春晖”宣讲团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2018年,“派河春晖”宣讲团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一个个“远教阵地”如上派的花卉苗木一般,在这里生根发芽,更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养分”。依托密布的远程教育点,这里不仅成为党员的“开放课堂”,更通过持续的宣传,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帮助百姓“听得到、听得懂、用得上”。通过一系列送学进企业举措,远程教育还成为企业发展的“加油站点”,助力党员员工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与本行业发展现状,提高了人员综合素质,达到了党员远教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效果。
“远程教育还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好帮手’和脱贫攻坚的‘好平台’。”上派镇党委委员吴平介绍,依托远程教育,上派镇积极推广、普及农业科技等实用知识,通过“远程教育+专家团队+示范基地”模式,持续促进农村种植产业发展壮大,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此外,利用远教站点、公众号、远教文化广场、互联网站点等平台的资源优势,结合贫困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精准确定技能培训项目,增强脱贫户内生动力和就业技能,助力上派镇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