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省国有林场和种苗工作总站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绿化彩化财化”总体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强化项目管理、完善服务体系、推进现代林区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国有林场改革取得实效。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全省国有林场全部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累计托管集体公益林92.42万亩,落实资金670.12万元,完成了“三减三增三加强”的改革目标,释放了改革红利。
公益林管理体系日臻完善。颁布出台了《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将全省5628.12万亩森林划入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范围,累计增加2.2亿元管护资金,五年间减少天然林采伐量121.5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消耗319万立方米,使全省森林得到休养生息。
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安排下达各项国省资金91.5亿元,开展各类基层调研服务活动100余次,组织了5届省苗木及花卉博览会,累计编印书籍6部,拍摄宣传片4部,各类媒体刊登稿件100多篇,连续1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林区民生保障成效显著。积极推进天保区单位转型、职工转岗,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达7.87万余元,较天保初期增长1.96倍,指导各有关市县和省直林局实施生态护林员、对口扶贫、资产性收益扶贫等生态保护扶贫项目,带动3.2万余人脱贫。
国土绿化生产任务全面完成。全省累计建成各类苗圃基地20297处,苗木总产量230余亿株,实现生态造林苗木自给自足、结构优化。累计完成国家天保公益林建设219.56万亩、精品造林与灌木林改造180.8万亩,树立了“安全林业”理念,省直林局率先实现全域灭荒。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390.42万亩、场部管护站维修改造项目262个、取暖提升改造项目110个,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维修作业道路3345公里,国有林场和良种基地场容场貌和功能布局显著改观。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即将开局的奠基之年。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省国有林场和种苗工作总站面对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和森林防火的严峻挑战,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建设,各项工作再创佳绩。
以“一局联三县”为平台,有序推进国土绿化
高质量完成营造林任务。场圃总站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深入贯彻省局党组“四宜四不宜”要求,指导各项目实施单位加快年度造林进度,2020年天保工程二期人工造林17.35万亩、封山育林36.2万亩,精品造林与灌木林改造35.2万亩,均已全部完成。
深层次开展局县合作。按照省局党组“六联”要求,大力推动“一局联三县”,截至目前,省直九大林局已与37个县(区)签订了局县合作框架协议、与45个县(区)开展合作管护、与51个县(区)开展联防联护、与34个县(区)开展生态扶贫、与57个县(区)开展合作造林,累计完成合作造林90.25万亩。
全方位组织项目调度。进一步规范天保实施单位及省直林局项目入库的方式和方法,解决了省直林局实施项目跨市县(区)协调难度大的问题,提升了造林工程的统筹调度能力。
以标准化林场为突破,发力林区现代化建设
全面启动标准化林场建设。按照省林草局关于创建标准化林场“十个一”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系统研究标准化林场创建工作,打造了太行林局景尚林场、吕梁林局下李林场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准化林场。
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编制了全省《林区道路建设方案》和《省直林区专项基建项目建设绩效自评报告》,完成了43个省直林区基建项目建设绩效评估、7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60个国有林场扶贫任务的分解、报送和审核工作,对2020年27个国有贫困林场扶贫项目、22个省级专项基建项目和77个林地补偿费基建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备案。
深入践行特色发展思路。紧紧围绕“155651”省直林局总体发展思路和“九个林局九杆旗”特色发展的要求,指导各林局依托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特征创建山西林草特色品牌,进一步厘清了现代化林区建设的新思路。
以优化苗木结构为目标,推动种苗供给侧改革
提升了苗木供给能力。按照全省每年450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量及质量要求,制定了《提高山西省基地良种产量的对策建议及林木良种使用区划》,发布《2020年山西苗木供需分析报告》。完成育苗任务100万亩,苗木总产量约52.97亿株,基本满足了全省生态建设用苗需求。
强化了种质资源建设。开展了全省第二次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前期工作,为第一批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挂牌,完善全省种苗大数据库建设。
推进了林木良种化进程。为全省11处国家级和26处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提供技术指导。积极开展林木良种审定工作,在全省适生区推广使用“华仲11号”“华仲12号”“大果1号”“密叶”等林木良种。
加快了保障性苗圃建设。制定了《关于加强保障性苗圃建设的措施建议》,明确保障性苗圃的建设规模和树种选择等技术指标,同步推进乡土树种苗圃、保障性苗圃建设管理工作,第二批保障性苗圃建设已经通过审批。
规范了种苗市场化监管。开展种苗行政许可“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累计核发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2321套,标签5万张,省级2020年变更、核发许可证15套。
以贯彻修复制度为契机,提升天保公益林管理水平
重点向监管倾斜。安排天保公益林各实施单位开展县级自查和省级复核工作,抽取若干单位进行了跟踪指导,并形成复查报告。针对2019年国家核查发现问题的10个单位开展了专项督导,按照问题清单,逐项整改、逐项落实。
管理向精准转变。完成2018-2020年新增的186.72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委托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负责新增国家级公益林落界数据收集、审核、汇总、转换工作,并完成国家级公益林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更新。组织编制了全省生态护林员聘用管理实施方案,落实了全省17522人生态护林员管护责任。
程序向法治聚焦。按照新《森林法》《国家级公益林管理条例》和《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要求,依法依规,严格审核19家单位,共2.75万亩的公益林调整申请,并依法出具审核意见。
成效用数据支撑。完成《山西省2020年度天然林保护工程效益监测报告》和《2020年山西省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工作总结》。对我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以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系统开展了天保二期“四个一”系列宣传活动,增强林草的舆论影响。
以细化内控管理为关键,提升机关管理水平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开展了“全员下基层”活动,采取领导包片、科室包市和林局的方式,分三组对全省11个地市和9大林局开展了基层服务。
广泛开展信息宣传。拍摄完成了《康养山西》专题片,在山西日报和山西科技报刊登专版3个,在省级媒体及省局公众号上刊登稿件68篇,对我省森林康养、天保工程等进行宣传报道;举办天保20年记者采风活动,采编稿件达到20多篇,编印《天保20年媒体宣传报道节选》,在省局林业政务信息报送采用通报中综合排名第一。
积极开展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要求,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防控措施,认真落实错峰返程、错峰到岗、“四后”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及时购置发放消杀用品及防护口罩等,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共捐款11000元。
“十三五”行将收官,“十四五”即将启航,省国有林场和种苗工作总站将砥砺奋进谋发展,乘风破浪开新局,努力蹚出全省现代化国有林区新路径,全力打造美丽生态宜居新林区,谱写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