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
当前位置: 597苗木网 » 行业资讯 » 时事新闻 » 正文

杭州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21-07-02 23:20:25 更新时间:2021-07-02 23:21:24   来源:浙江政务服务网   浏览次数:10105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政府发展规划协调会议制度的通知》(杭政办函[20
赞助商链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政府发展规划协调会议制度的通知》(杭政办函[2010]182号)精神,经审核批准,现将《杭州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杭州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杭州“八山半水分半田”,市域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人口683.38万,现辖8区、3市、2县,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林区。“十一五”期间,我市林业生态有效改善,产业加速发展,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截止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753.65万亩,森林面积1626.82万亩,森林总蓄积量4224.7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4.44%。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生态安全问题,省、市政府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低碳城市、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等目标,都给杭州林业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十二五”期间是我市林业发展的重点机遇期,科学编制“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8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4、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意见》(浙委[2010]8号);

5、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0年7月第十二届七次全会上讨论通过);

6、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06]140号);

7、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决定》(市委[2008]17号);

8、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07—2020年)的批复》(杭政函[2008]108号);

9、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市委[2009]37号);

10、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市委[2010]10号);

11、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委[2010]17号);

12、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10]159号);

13、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委[2011]3号);

14、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28日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

15、浙江省林业厅《关于印发2008-2020年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纲要的通知》(浙林造[2008]90号);

16、浙江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全省森林公安“五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林公[2010]68号);

17、浙江省林业厅《关于组织开展平原绿化县级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林办造[2010]41号);

18、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二、“十一五”林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市林业工作始终贯穿“兴林富民”的理念,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出台政策,强化科技服务。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及时提出并实施了五大林业重点工程,以工程建设带动产业繁荣,以林业增效实现林农致富,全面推进了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一)建设成就

一是生态成效不断显现。“十一五”期间,全市坚持生态优先,积极倡导并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强势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分别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并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全市森林面积从1592万亩增加到162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从3342万立方米增加到43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4.44%,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首位,其中城区绿地总面积达1.49亿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9.1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2平方米。全市完成造林更新面积31万余亩,建成省重点生态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527万亩,建成绿化率在25%以上的市级园林绿化村131个,累计达226个,其中省级绿化示范镇5个、示范村115个;市补生态公益林稳定在105万亩,补助标准逐步有所提高;组织参加全民义务植树1035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2626万株;建设杭新景(杭千)、杭徽高速等景观林面积4.57万亩,长度246公里,其中一绕四线841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天目山、清凉峰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级森林公园49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14个、市级森林公园14个,合计经营面积268余万亩。

二是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坚持富民为本,科学谋划并推进工程实施项目,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开发设计如中国天目山森林博览会、中国(萧山)花木节、杭州竹笋节等旅游节庆和特色产业推介活动。全市林业产业综合总产值年增长10%以上,2010年达到300亿元;市本级政策性扶持资金每年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新建成省级森林食品基地56个,省级兴林富民示范乡镇34个(含6个状元乡镇)、示范村112个,成立合作经济组织105家;新增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4家,省级林业观光园区14个,市级林业特色示范园区50个;实施毛竹、板栗、油茶低产林改造面积近6万亩;建设山区林道1000余公里。花卉苗木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产值保持在25亿元以上。通过省级以上审(认)定的花卉苗木品种19个。重点建设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良种繁育、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项目50余个。

三是林业改革不断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逐步开展了省级林改示范区试点、林权信息化试点、集体统管山均股均利试点,妥善调处山林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配套改革方面,开展了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了林地流转机制,全面推进18个国有林场改革,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林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完成市级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年度监测体系建设,极大调动了各方参与林业建设和投资林业发展的积极性。全市合计流转林地面积130万亩,其中股份合作经营12万亩,租赁经营13万亩,承包经营67万亩,转让金达6.81亿元。改革使林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既保障了农民的收益权,又放活了经营权,更盘活了集体资产,不仅转移了农村劳动力,而且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使全市林业改革不断推进,林业发展活力持续注入。

四是资源保护不断强化。“十一五”期间,全市坚持依法治林,有效利用并保护森林资源,不断强化林业保障体系,成功举办杭州西溪湿地论坛和中国湿地文化节,西溪湿地被国际湿地公约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国湿地博物馆顺利建成开馆。基本摸清了全市野生动物资源和湿地资源状况,构建了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查处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2838起,其中:侦破刑事案件230起,破案率96.6%;查处行政案件2573起,查处率98.9%;打击和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3174人次,其中追究刑事责任327人,行政处罚2847人次;收缴林木4246立方米。全市森林火灾持续控制在低发水平,平均受害率0.11‰,大大低于省定森林火灾受害率1‰,发生率25起/10万公顷以下,天目山、清凉峰、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别实现了连续 55年、33年和23年无森林火灾。建立森林消防队伍114支,全市12家单位建成森林灾害远程视频预警监控系统,建立监测点54个。全市森林病虫无公害防治率平均达到98.55%,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年扩散蔓延趋势。林木采伐量325万立方米,依法办理林地征占用面积5.98万亩。

(二)存在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虽然杭州具有良好的经济、人文、社会和环境优势,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高达17.2平方米,但全市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而且人均占有量只有2亩/人,还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城市森林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而东南部的森林绿地建设还有待于加强,尤其是各地建成区绿地面积相对不足,城郊结合部、乡镇和村庄的平原绿化建设相对薄弱,重视觉美学效果轻综合生态效能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城市森林建设布局还有待于进一步均衡,森林植物群落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山下增量的任务还很繁重。

二是森林生态效能不高。目前,杭州活立木总蓄积4349万立方米,但全市人均蓄积占有量仅为5.37立方米/人,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森林平均单位蓄积3.44立方米/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平均郁闭度也只有0.48,而且林分资源中针叶树就占了79%,阔叶林面积仅占21%,不及全国平均数50%的一半。因此,杭州的森林综合生态效能明显不高,森林生态质量与杭州作为全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心对生态的需求和全省第二大林区的称呼还有差距,与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建设低碳城市和杭州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比仍不适应,山上提质的任务依然十分迫切。

三是森林彩化进程不快。户籍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的杭州,城市绿化已逐渐向彩化转型升级,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红叶石楠、鸡爪槭、金森女贞金边黄杨、小丑火棘等彩叶树种,但杭州现有森林的林分结构不良,树种组成单一,生物群落也相对简单,尤其是“一绕六线”和“三江两湖”沿路、沿岸、沿山两侧的彩化依然薄弱,绿色浓郁而色彩欠缺。加上彩叶大径苗难以上山,小苗上山出彩周期偏长,且多年来林业低成本造林严重阻碍了森林彩化的步伐。逐步改善单一林相结构,努力提高可视森林出彩率,切实增强山体彩化效果依然步履维艰。

四是森林品牌优势不强。近年来,全市林业产业综合总产值每年增长10%以上,约占浙江林业行业总产值的14.62%,且市本级财政每年对林业的支农扶持资金均超5000万元,但杭州林业政策扶持资金在大农业中所占比重明显偏小,转型升级引导力度不强,致使杭州在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林下资源、林景资源、林产资源转化开发利用上出现诸多局限,政策惠农步伐不快,林农增收覆盖面还不够宽泛,森林品牌优势得不到强化。尤其是森林生态旅游,这是杭州最具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兴朝阳产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南北丰富的资源优势未能真正表现出它的经济优势。加上大多中小型企业生产方式主要还停留在资源消耗型的模式上,精深加工能力和争创名牌意识不强,导致资源利用水平明显偏低。

五是森林碳汇研究不足。长期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坚持“环境立市”战略,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工作,把“扩绿工程”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林业综合生态效益的定性描述偏重、定量分析偏弱的现象依然存在。作为省会城市,杭州拥有众多涉林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如何通过科研协作,积极搭建碳汇生产、计量、评价、交易和管理平台,进一步优化碳汇造林树种,积极打造碳汇林业,不断提高碳汇造林效率,是当前杭州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打造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十二五”林业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林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新时期林业的四个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和四大使命(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以及浙江省提出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等,都给杭州林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目标要求。因此,“十二五”期间,杭州林业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推进林业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元需求。

(一)生态需求分析

据测定,1公顷森林每年可释放氧气15~30吨,吸收二氧化碳20~40吨,蓄养水源2537立方米。因此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工业节能减排不可比拟的作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需求更是快速增加。一是市民需求。当前,具有较好生活条件的杭州市民更注重新鲜空气、清洁水源、住宅消费满意度、绿色视野、旅游休闲等森林生态产品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二是环境需求。森林具有防灾减害、防风固沙、消除噪音、保持水土的功能,随着城市化推进,杭州生态承载力不足日益凸显,需要森林发挥报警、气候调节器等作用。三是发展需求。杭州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需要更多功能多样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而且建设生态城市、打造低碳城市和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等目标的提出,都要求我市切实加快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二)经济需求分析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扶持林业产业,促进林农增收”,为林业产业提供了新动力。随着林业建设步伐的加快,杭州林业产业也将在繁荣农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促进林农增收的需要。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第二大林区,山区经济的发展和广大林农的收入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还比较高,目前林业产业仍是杭州山区农民收的重要来源,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今后林农的增收潜力必在林业。二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针对当前林业新的发展阶段,杭州需要健全城乡一体的林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如休闲林业、森林旅游、林下种植业、加工业等来拓展林农就业领域,满足林农不出家门即可实现就业,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三是满足森林经营的需要。根据新时期森林经营目标要求,杭州需大力发展碳汇造林,努力提升资源经营管理效能,不断提高森林生态质量,为减少碳排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社会需求分析

社会赋予林业的重任之一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随着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对林业的需求尤其是对环境品质的需求日益增长。一是巩固创森成果的需要。作为国家森林城市,杭州有责任不断加强城市森林建设来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杭州生态承载压力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碳汇林业,持续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切实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通过发展林业,注重城乡统筹,创造就业岗位,解决林农生产、生活出路问题,维护林农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四)文化需求分析

 森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泉。随着社会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要求林业不断展露森林所蕴含着的历史文化内涵。一是满足人们森林情结的需要。人们有着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而丰富的森林资源则以其独特的形体美、色彩美、音韵美和结构美,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游憩环境,实现了人们“返璞归真”的旅游时尚。二是弘扬森林文化内涵的需要。森林不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文化,而且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应做大做强花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湿地文化和旅游文化等森林文化创意产业,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三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需要。通过大力建设和繁荣森林文化,全力推进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加大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和保护力度,切实打造森林文化的“软实力”,不断提升杭州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因此,杭州林业承担着实现生态良好的首要任务,蕴藏着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肩负着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扮演着繁荣生态文化的主要角色,推动着杭州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十二五”林业发展目标

(一)发展理念

坚持以提升“生活品质”为主导的“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城市乡村互动”的林业发展理念。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发展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杭州森林扩面增绿、森林生态提升、森林品牌培育、森林碳汇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等五大林业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林业综合效益,大力弘扬城市森林文化,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平原林业增绿、生态林业增氧、景观林业增彩、富民林业增收和碳汇林业增汇”的“五林共增”目标,为杭州建设生态城市、打造低碳城市、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而努力奋斗。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城乡统筹、工程带动的原则。按照“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的要求,以重点工程为抓手,明确目标,分步实施,切实加快平原绿化一体化步伐,更加突出林业的增绿能力。

2、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生态林、特色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城市生态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突出林业的增氧增彩能力。

3、坚持科技兴林、创新服务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夯实一产,提升二产,接二连三,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进一步优化林业科技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科技对林业建设的贡献率,更加突出林业的致富增收能力。

4、坚持因地制宜、增强碳汇的原则。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实现低碳生活,努力打造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的宜居城市,更加突出林业的贮碳增汇能力。

5、坚持依法治林、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建设、保护、利用“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持续巩固和发展林业建设成效,更加突出林业的生态保障能力。

(四)总体目标

到2015年,通过大力发展平原林业、生态林业、景观林业、富民林业和碳汇林业,不断满足城市的增绿、增氧、增彩、增收和增汇需求,努力实现“五林共增”的现代林业发展目标。

── 平原林业增绿指标

新建平原绿化17.99万亩,平原区域林木覆盖率达到20%以上,创建省级森林城市2个,森林城镇11个,森林村庄66个,市级园林绿化村175个;新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长度82.1公里;

── 生态林业增氧指标

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850万亩,其中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达到550万亩以上,市级105万亩,建成生态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30万亩,年均释放氧气630万吨以上,建成区负氧离子浓度平均达到每立方厘米500个以上;年繁育种苗100万株以上,发展珍贵特色林建设面积5万亩;

── 景观林业增彩指标

巩固提高1.26万亩已建“一绕六线”高速沿线景观林带建设成果,着力实施2.95万亩“三江”沿岸景观提升、5万亩环千岛湖林相改造、13.51万亩松林林相改造和14万亩阔叶林改造,建成1.76万亩森林健康经营示范林,新建山核桃生态化栽培基地13.8万亩;

── 富民林业增收指标

新建林道1000公里,实施低产林改造20万亩,建成森林食品(无公害)基地15万亩,建成省级现代林业综合区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0个、特色林业精品园31个,市级现代设施林业示范园8个和设施配套项目60个;新增省、市林业龙头企业25个以上,培育5个市级以上林业名牌产品和2个区域品牌;梯度升级省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重点推广25项先进适用技术,培育200名科技示范户;林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林农增收10%以上;

── 碳汇林业增汇指标

实施森林抚育示范8.5万亩,辐射推广面积5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46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森林固碳能力达到850万吨以上,探索建立森林碳汇计量、评价、交易平台,以及中国绿色碳基金浙江专项杭州分项。

(五)空间布局

1、生态布局

根据《杭州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森林景观空间结构上,市区“一核、二轴、五片、多廊”,市域“一中心、二环、七线、多极”(附图1),其中市区森林将以西湖和西溪为核心,在主城、副城区周围卫星式分布城市绿地组团,构建由“山、湖、城、江(河)、田”构成的环状、辐射状及块状的森林生态体系(附图2、3)。到2015年,通过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林业重点工程等的有机结合,持续完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森林生态的综合效能。其中:

一核:西湖及西溪湿地森林生态体系。西湖位于杭州市城区中心,而西溪湿地仅距西湖西端5公里,其内在联系的生态过程组成了杭州市独特的“自然之肾”,其周围森林生态系统应保持完整自然景色。

二轴:钱塘江及大运河—浦阳江沿岸森林生态体系。钱塘江、京杭大运河—浦阳江是经杭州市区的两大主要水系,其沿岸绿地森林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片:片状辐射型森林生态体系。主要包括:东、南、西南、北、西北五片,结合杭州市总体规划“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布局特征和六条生态带建设要求,建设具有复合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中东片位于杭州市东部,南以杭甬高速公路为界,西南以复兴大桥钱塘江沿岸为界,北以杭州湾为界,面积约279平方公里,以建设钱塘江滨江湿地保护区和沿江生态防护林带为主;南片位于杭州市的西南部,钱塘江南岸,南与绍兴市相连,以发展生态观光林业为主,同时提升苗木生产基地的森林覆盖率;西南片位于杭州城市西南部,东与上城、下城、拱墅区接壤,东南濒临钱塘江,以发展休闲景观林为主;北片位于杭州市西北部,南临下城区,以发展森林公园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业为主;西北片位于杭州市西北部,北临德清县,东南以东苕溪为界,以重点建设休闲景观林、动物栖息林、水源涵养林为主。

多廊:带状线型森林生态体系。主要包括:滨水绿廊和交通绿廊,市区绿地中呈带状分布的森林绿地。这些廊道绿地,是森林城市的主要框架,对改善城市景观质量、导入新鲜空气、改善城市小气候有着重要作用,为物种迁移、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提供保障。

一中心:杭州绕城公路以内的中心城区森林绿地体系。

二环:杭州绕城公路及拟建外环公路的绿带所组成森林体系。

七线:钱塘江、杭新景高速公路、杭徽高速公路、杭宁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沪杭金铁路构建辐射型、线型森林绿道。

多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县(市)城镇;乡镇农村;工农业产业发展区块;山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区块。这些区域构建片状、块状森林生态体系。

2、产业布局

按照“东苗、西核、南榧、北竹”的绿色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竹业、干果三大林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积极引导广大林农营造香榧、楠木、红豆杉、薄壳山核桃等珍贵树种,不断优化林种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同时,引导实施区域统一品牌战略,推进传统经营向联营联合、规模经营、系列研发、全价利用、跨届开发发展,促进林业三产联动,接二连三,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逐步形成森林生态集群品牌,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

花卉苗木:重点建设钱塘江南、北2条花卉苗木产业带。巩固提高现有草花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高档时令盆花和鲜切花生产,创建特色品牌;稳定现有苗木生产规模,提高名特优新品种比例和设施栽培管理水平,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和营销中心。

竹业:重点建设余杭、富阳、桐庐、淳安、建德、临安等竹业产业带。加大低产林改造力度,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品种改良,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提升加工能力和档次,创建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延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

干果:重点建设临安、淳安、桐庐山核桃和建德、富阳香榧等产业带。大力推广生态复合经营栽培技术,采用名特优新品种,打造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加大自然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力度,提高自然灾害预防和控制能力;大力培育扶持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提高品质,做精加工,创建品牌,拓展市场,增加产品附加值,全力打造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型特色产业。

森林旅游:以现有的天目山、清凉峰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9个国家和省、市级森林公园为基础,积极推行阔叶林改造技术,努力营建季相景观丰富的复层森林生态系统,以提高植物景观多样性。对于马尾松林、竹林、杉木林等,依据林分的区位重要性、地类、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更新层目的树种状况、立地条件等,通过林相改造,疏伐针叶树种,套种阔叶树种,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效能。合理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重点规划建设杭州西郊森林公园,提升杭州北郊(半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推动森林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重点工程

1、森林扩面增绿工程

按照“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工程带动,全面推进“千万株适生乔木扩绿”行动,进一步扩大平原区域森林面积,逐步完善“面成林、线成荫、点成景”的平原绿化网络体系,着力解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更加突出林业的增绿能力。

(1)平原绿化建设

围绕平原绿化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城乡统筹发展机遇,以深入开展“关注森林”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纵深推进平原林业增绿行动,努力营造多树种、多层次、多片林的平原绿化网络体系。重点抓好平原区域省级森林城市(城镇)建设,切实加快城镇绿化建设步伐,稳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改善提升人居生活环境质量。新建平原绿化17.99万亩(1.19亿平方米)(附表1),力争平原区域林木覆盖率达到20%以上,其中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8%以上,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创建省级森林城市2个,省级森林城镇11个,省级森林村庄66个(附表2)。

(2)基干林带建设

以维护生态安全为前提,全面推进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基本实现断带合拢、窄带加宽、残带完善的目标,促进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得到全面恢复,林分生态功能明显提高,着力构建起一道树种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屏障,为打造“低碳城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新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82.1公里4642亩(附表3),累计建成沿海防护林泥质海岸基干林带151.8公里,其中:萧山53.5公里、富阳36.0公里、西湖20.5公里、滨江17.3公里、下沙13.1公里、江干11.4公里。

(3)村庄绿化建设

结合村庄整治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平原绿化进村、进户、进单位工作,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大力实施拆违还绿、立体布绿、见缝插绿、破墙透绿、废硬改绿、合理播绿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努力形成全年常绿、四季有花、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村庄绿化效果,全力打造城乡绿化新形象,切实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新建绿化率在25%以上的市级园林绿化村175个,累计达到400个以上,让村民能真正接触到绿、享受到荫、观赏到景。同时,积极拓展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努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新型产业链,不断满足城市休闲度假旅游的新需求。

2、森林生态提升工程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千万亩森林氧吧康体”、“千万株珍贵树种藏富”和“千万棵景观植物添彩”行动,进一步优化森林林分结构,不断提升森林生态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着力解决森林生态效能不高、彩化进程不快的问题,更加突出林业的增氧增彩能力。

(1)生态公益林建设

严格按照《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和《杭州市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的要求,分解落实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550万亩建设任务,切实提高杭州西部和西南部森林林分质量,不断增强由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为主导的生态公益林建设效能,积极开发利用森林天然氧吧,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不断满足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需求。逐步提高市级补助的105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争取与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补偿标准保持一致,建成生态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30万亩(附表4),不断巩固850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果,年均释放氧气630万吨以上,建成区负氧离子浓度平均达到每立方厘米500个以上。

(2)珍贵特色林建设

加快良种繁育、设施栽培和综合利用研究,挖掘和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功能强、经济价值高、景观效果好的乡土珍贵树种种质资源,扎实推进珍贵特色林建设进程,切实提高森林和林分质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杭州创森成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锁定目标树种,按照珍贵树种进基地、进城市、进村庄、进公园、进道路等多途径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注重扶优、扶大、扶强,鼓励多种经济成份投资发展珍贵树种特色林,促进珍贵树种繁育和发展主体多元化,辐射示范带动珍贵树种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全市建立5个(累计8个)市级珍贵树种繁育基地,年繁育种苗100万株以上,扶持发展珍贵特色林建设面积5万亩(附表5),抚育现存珍贵树种500余万株。

(3)生态景观林建设

切实加强高速沿线、水体沿岸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生态景观林改造提升工作,全面推进景观林业增彩行动,促进绿化树种不断向彩化、香化、美化、净化树种升级,逐步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特色风光带。进一步巩固和提升1.26万亩(841万平方米)已建“一绕六线”高速沿线景观林带建设成果,着力实施2.95万亩“三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沿岸景观提升、5万亩环千岛湖林相改造、13.51万亩松林林相改造(附表6)和14万亩阔叶林改造工程,努力建成1.76万亩森林健康经营示范林(附表7),新建山核桃生态栽培基地13.8万亩(附表8),累计建立20万亩,通过生态化栽培,逐步改善单一林相结构,切实增强高速沿线和水体沿岸绿化彩化效果,全力打造森林生态景观廊道。

3、森林品牌培育工程

按照“基地设施化、品牌区域化、旅游节庆化、服务外包化”的要求,坚持科技兴林、创新服务,夯实一产,提升二产,实现三产联动,做大做强森林品牌,全面推进富民林业增收行动,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森林品牌优势不强的问题,更加突出林业的致富增收能力。

(1)森林食品基地建设

以资源为基础,以设施化栽培为导向,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积极引导各地利用低丘缓坡、山垅、海涂和中低产田等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大棚喷滴灌设施和笋竹林、毛竹林和干果等经济型喷灌及配套设施,大力推广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创新农作模式,积极发展以林菜、林药、林牧、林苗为主的“林下经济”和多种经营,最大限度地拓展森林食品发展空间,全力打造花卉苗木、毛竹、笋竹、山核桃、香榧等五大类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持续推进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快培育具有优势特色驯养繁殖基地,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新建林道1000公里(附表9),实施低产低效林分改造20万亩,建设森林食品(无公害)基地15万亩,累计达到100万亩以上。建成省级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3个、省级现代林业主导产业示范区20个、省级特色林业精品园31个(附表10),打造市级现代设施林业示范园8个,设施林业配套项目60个(附表11)。

(2)森林产品品牌建设

通过整合和调动政府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采取兼并、联合、控股、收购等各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向名牌企业集聚,达到优化配置资源的目的,尽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从管理、科技、组织、营销创新入手,在林产品质量、林业科技含量和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区域特色林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大力实施森林产品品牌战略,积极培育整合区域特色品牌,充分发挥森林产品品牌效应,促进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新增省、市林业龙头企业25个以上,市级以上林业名牌产品5个,梯度升级省级林业名牌产品3个、国家级林业名牌产品2个,力争整合培育区域品牌2个。

(3)森林生态旅游建设

注重培育彰显区域性文化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展示森林内在的人文价值。通过招商引资或股份合作,积极利用和提升全市现有49个各级森林公园及70多处生态旅游景点,努力打造“以点成线,以线串面”的森林生态旅游格局。创新营销机制入手,积极开发设计旅游节庆活动,充分展示杭州得天独厚的森林文化内涵,进一步打响森林旅游品牌,切实将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积极开展风情小镇建设,提升林业休闲观光园区功能,努力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新型产业链。梯度升级市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培育“自然风光+农家乐”式风情小镇3个。

(4)科创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以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为平台的林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力争到2013年组建完成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林业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森林生态效益动态监测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研究,显著增强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林业科技整体水平。从提升创新能力入手,逐步增加科技推广投入,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以林技推广首席专家为龙头、林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林技员为基础、社会化林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四级联动林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林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林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林业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推广25项示范性、带动性、创新性强的生态高效先进适用技术,培育200名科技示范户,培训林农10万人次,切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4、森林碳汇建设工程

按照“继续推进植树造林,积极发展碳汇林业,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增强碳汇,大力开展森林抚育、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等活动,全面推进“千万方蓄积固碳”行动,着力解决森林碳汇研究评价不足的问题,努力实现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和森林固碳能力三增长,更加突出林业的贮碳增汇能力。

(1)探索建立碳汇计量平台

通过科研协作,根据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和机理,明确区域重点林分碳汇调查内容、计量方法和计量标准,在提高碳汇林业技术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碳汇建设和管理的先进技术,努力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切实加强碳汇林业的科技支撑,探索建立国内领先的杭州林业碳汇计量平台,逐步摸清我市森林碳储量、碳汇现状和未来变化动态。实施森林抚育示范8.5万亩,辐射推广面积50万亩,确保我市森林蓄积量稳定在46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在65%以上,让杭州成为我国森林碳汇建设的样本城市。

(2)探索建立碳汇评价平台

以市域系统设置的固定样地为基础,结合县级森林资源档案更新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建立覆盖全市、市县联动的森林多种功能效益综合监测平台,全面开展森林生态效益分析评价,完善森林资源年度公告制度。在国内率先开展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与评价,确立完善的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方法、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城市森林的保健功能,彰显城市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定期评价公告,发挥森林保健功能报告对人民群众生活的指导作用。通过评价分析,进一步优化林分结构,持续增强碳汇能力,努力实现森林年固碳能力达到850万吨以上。

(3)探索建立碳汇交易平台

分析森林碳汇的市场份额和未来趋势,探索建立具有杭州特色的碳汇交易平台,将森林固碳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价值补偿,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地球温室气体的生态功能有形化、货币化、市场化,努力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合理补偿。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财政支持,筹建中国绿色碳基金浙江专项杭州分项,为企业和个人“消除碳足迹,参与碳补偿”搭建平台。同时,制订完善碳汇交易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规范市场行为,提倡和鼓励企业和个人自愿参与以积累碳汇为目的的植树造林活动,积极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申请,以达到可持续提供森林碳信用的目的,促进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5、森林资源保护工程

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互惠共赢”的要求,坚持依法治林,持续发展,不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建设、保护、利用“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持续巩固和发展林业建设成效,更加突出林业的生态保障能力。

(1)应急防控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市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会商系统、林权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森林公安警务地理信息系统、“森林金盾工程”、森林灾害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进一步强化森林火险和有害生物监测。继续推进林区规范化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再建54支(附表12),累计达到168支,建设生物防火林带500公里(附表13),加强森林消防应急储备物资维护管理,抓实高火险天气和重要节假日防控期间应急战备动态,努力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使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切实加强全市救助补偿机制、保险机制和应急灾害保护机制建设,实施好“环千项目”,健全松材线虫病防控体系,使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1.8‰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5%以上,检疫准确率达100%,疫木或其它带疫材料除害率达100%,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90%以上。

(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建立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实现以“均股均利”为主要形式的88个乡镇集体统管山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全覆盖。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加快建设林权服务平台,林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150万亩以上。进一步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性林业保险制度,使公益林火灾险政府统保面达到100%。

(3)林业执法体系建设

按照“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保障标准化、警民关系和谐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林业行政管理,明确行政许可责任主体,完善林业行政许可制度,简化行政许可程序,做好“两家两中心”工作(指实体的市民之家、行政服务中心和网上的市民之家、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基层群众。进一步理顺执法体系,推行综合执法机制,解决多头执法问题。积极推行网上办公、网上办案,完善和规范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执法示范单位创建和优秀执法案卷创建活动。全市5个以上县级执法单位达到国家或省级执法示范单位标准。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切实加强行政执法职权阳光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健全法制机构,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4)湿地保护体系建设

加强湿地保护,以西溪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监测为抓手,促进全市湿地保护规划的实施,形成以“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七湖(西湖、千岛湖、青山湖、南湖、湘湖、白马湖、三白潭)一河(运河)一溪(西溪)”为基本格局,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湿地公园为辅,集湿地污染整治、湿地功能恢复为一体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实现天然湿地保护面积达到50%以上,重要湿地保护面积达到70%以上,使我市的重要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湿地保护与利用进入有序的良性循环。加强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濒危树种保护力度,制订相关法规和规章,切实保护支撑人类生存、美化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五、投资概算

十二五期间,杭州林业五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7.16亿元,其中森林扩面增绿工程21.03亿元、森林生态提升工程11.29亿元、森林品牌培育工程19.73亿元、森林碳汇建设工程1.30亿元、森林资源保障工程3.81亿元(见表14)。

资金筹措: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补助10.15亿元,市级财政补助4.09亿元,县级自筹(含企业自筹)42.92亿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把现代林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林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措施,形成分级管理、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同时,明确各级政府是本地区林业建设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各级林业部门主要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持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2、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建设氛围

充分利用舆论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林业的“四地位”、“四使命”,以及我市“五林共增”的目标和措施,确保广大市民及时了解林业发展新动态,协力解决林业发展新问题,共同谋划林业发展新思路,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意识。鼓励挖掘森林文化成果,充分利用各种节庆载体,使广大市民认知森林文化,享受森林文化,让生态文化成为公众的时尚魅力,让生态文明成为公众的时代潮流,让生态保护成为公众的价值取向,让生态建设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3、强化科技支撑,搭建服务平台

大力开展林业行业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林业科技队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在杭高校、科研院所等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培养、引进林业科技推广适用人才,切实加强与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的战略合作研究,努力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扎实开展林业科技周活动,持续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着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森林特色品牌。加快林业信息网络建设,努力提高杭州现代林业的发展水平。

4、坚持依法治林,优化执法环境

进一步规范林地使用和森林经营行为,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林地管理,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占地的违法行为,合理开发利用林地资源。强化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批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现代林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建设环境。

5、强化惠农政策,加大投资力度

各地要紧紧围绕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制定并完善城乡统筹扶持政策,落实配套资金,将林业建设所需资金纳入本级预算,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先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五大工程建设。同时,要建立完善林业应急处置和灾后重建制度,以及林业贷款和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制度,广辟社会筹资渠道,引导和带动社会民间资金投入林业建设。“十二五”期间,市本级财政将每年安排不少于8000万资金,重点用于林业五大工程建设。

 

附图 1、杭州市域森林总体规划结构图

     2、杭州市区森林建设规划布局图(一)

     3、杭州市区森林建设规划布局图(二)

 

附表 1、杭州市“十二五”平原绿化建设任务表

     2、杭州市“十二五”省级森林城市(城镇村庄)建设任

务表

     3、杭州市“十二五”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任务表

     4、杭州市“十二五”市补公益林优质林分建设任务表

     5、杭州市“十二五”发展珍贵树种建设任务表

     6、杭州市“十二五”松材线虫病防控松林林相改造任

务表

     7、杭州市“十二五”环千岛湖松材线虫病防控基础设

施建设任务表

     8、杭州市“十二五”山核桃生态化栽培项目建设任务

     9、杭州市“十二五”山区林道建设任务表

10、杭州市“十二五”省级现代园区建设任务表

11、杭州市“十二五”设施林业建设任务表

12、杭州市“十二五”林区乡镇(街道、森林经营单位)

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任务表

13、杭州市“十二五”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任务表

14、杭州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投资估算表

附件 1、杭州市“十二五”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专项规

        划

     2、杭州市“十二五”山核桃生态化栽培专项规划

     3、杭州市“十二五”珍贵树种发展专项规划

     4、杭州市“十二五”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与评价体

系建设专项规划

     5、杭州市“十二五”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专项规划

     6、杭州市“十二五”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专项规划

     7、杭州市“十二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专项规划

 


附图1:

杭州市域森林总体规划结构图

附图2:

杭州市区森林建设规划布局图

附图3:

杭州市区森林建设规划布局图

附表1:

杭州市“十二五”平原绿化建设任务表

单位:亩

 

目标任务

按建设内容分

按年度分

城市绿化

城镇绿化

村庄绿化

公路铁路绿化

江河渠堤绿化

农田林网

基干林带

其它(经济林、片林、树圃等)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杭州市

179917

9776

18666

33711

34982

14553

13538

4975

49716

34875

35900

35550

35650

37942

西湖区

885

           

885

 

435

450

     

滨江区

4500

1200

600

800

400

800

 

300

400

900

900

900

900

900

江干区

190

           

190

 

90

100

     

拱墅区

3750

900

1200

900

300

450

     

750

750

750

750

750

余杭区

22030

884

2636

3250

10215

3700

1345

   

4400

4400

4400

4400

4430

萧山区

40000

1000

4000

12000

14000

5000

2000

1000

1000

7000

8000

8000

8000

9000

富阳市

30272

2500

1200

2300

900

600

272

2500

20000

6000

6000

6000

6000

6272

临安市

30500

 

5000

10000

500

     

15000

6000

6000

6000

6000

6500

桐庐县

22975

442

965

511

3617

2303

5921

 

9216

4500

4500

4500

4500

4975

建德市

17100

1500

2700

3100

3300

1500

4000

 

1000

3300

3300

3500

3500

3500

淳安县

7715

1350

365

850

1750

200

 

100

3100

1500

1500

1500

1600

1615

附表2:

杭州市“十二五”省级森林城市(城镇、村庄)建设任务表

单位:个

     年份

 

单位

目标任务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森林城市

森林城镇

森林村庄

森林城市

森林城镇

森林村庄

森林城市

森林城镇

森林村庄

森林城市

森林城镇

森林村庄

森林城市

森林城镇

森林村庄

森林城市

森林城镇

森林村庄

合计

2

11

66

1

4

15

0

2

14

1

3

16

0

1

10

0

1

11

西湖区

0

0

10

0

0

2

0

0

3

0

0

5

0

0

0

0

0

0

滨江区

0

1

2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江干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拱墅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余杭区

1

1

6

1

1

2

0

0

1

0

0

1

0

0

1

0

0

1

萧山区

0

1

6

0

0

2

0

0

1

0

0

2

0

0

1

0

1

1

临安市

0

1

9

0

1

2

0

0

2

0

0

1

0

0

2

0

0

1

富阳市

1

2

6

0

1

1

0

1

1

1

0

1

0

0

1

0

0

2

桐庐县

0

3

10

0

1

2

0

1

2

0

1

2

0

0

2

0

0

2

建德市

0

1

7

0

0

2

0

0

1

0

1

1

0

0

1

0

0

2

淳安县

0

1

10

0

0

2

0

0

2

0

0

2

0

1

2

0

0

2

附表3:

杭州市“十二五”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任务表

单位:公里、亩

    年度

 

单位

任务(长度)

已建任务

目标任务

规  划  建  设  面  积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长度

面积

其中改建

长度

面积

其中改建

长度

面积

其中改建

长度

面积

其中改建

-

-

-

全市合计

151.8

88.8

2892

719

82.1

4642

1062

37.4

2544

862

44.7

2098

200

-

-

-

西湖区

20.5

12.6

144

84

9.1

741

78

5.2

291

78

3.9

450

-

-

-

-

滨江区

17.3

14.3

125

-

3

225

0

1.0

75

-

2.0

150

-

-

-

-

江干区

11.4

8.9

278

-

2.5

188

0

1.2

90

-

1.3

98

-

-

-

-

拱墅区

                               

下沙开发区

13.1

14.0

450

0

2

150

0

2.0

150

-

-

-

-

-

-

-

萧山区

53.5

8.0

495

135

45.5

2338

584

18.0

1438

584

27.5

900

-

-

-

-

富阳市

36.0

31.0

1400

500

20

1000

400

10.0

500

200

10.0

500

200

-

-

-

备注:建设宽度要求大陆泥质海岸骨干林带宽度达到50米以上、大陆河口岸线骨干林带宽度达到20米以上。

 

附表4:

杭州市“十二五”市补公益林优质林分建设任务表

单位:亩

单  位

全市公益林

总面积

其中省重点

公益林面积

已建成优质

林分面积

市补公益林面积

目标任务

规  划  建  成  面  积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  计

8645637

5643375

5271283

1050000

300000

60000

60000

60000

60000

60000

西湖区

95145

97471

97471

-

-

-

-

-

-

-

拱墅区

11569

11119

11119

-

-

-

-

-

-

-

江干区

4006

4006

4006

-

-

-

-

-

-

-

滨江区

2101

2101

2101

-

-

-

-

-

-

-

余杭区

317582

120554

111886

             

萧山区

246011

200084

195750

             

临安市

1839578

985555

926303

204800

55000

11000

11000

11000

11000

11000

富阳市

1248966

528020

524942

150000

45000

9000

9000

9000

9000

9000

桐庐县

1083448

745874

618993

206460

60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建德市

1598768

1001668

963209

237200

70000

14000

14000

14000

14000

14000

淳安县

2198463

1946923

1815503

251540

70000

14000

14000

14000

14000

14000

西湖风景名胜区

包含在西湖区内

               

附表5:

杭州市“十二五”发展珍贵树种建设任务表

单位:亩

单  位

目标任务

规  划  发  展  面  积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人工造林

定向培育

散生培育

人工造林

定向培育

散生培育

人工造林

定向培育

散生培育

人工造林

定向培育

散生培育

人工造林

定向培育

散生培育

人工造林

定向培育

散生培育

合  计

20000

25000

5000

4000

5000

1000

4000

5000

1000

4000

5000

1000

4000

5000

1000

4000

5000

1000

滨江区

250

 

2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余杭区

 

500

1500

 

100

300

 

100

300

 

100

300

 

100

300

 

100

300

萧山区

500

 

1000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临安市

3000

2500

500

600

500

100

600

500

100

600

500

100

600

500

100

600

500

100

富阳市

3500

1000

500

700

200

100

700

200

100

700

200

100

700

200

100

700

200

100

桐庐县

2000

2500

500

400

500

100

400

500

100

400

500

100

400

500

100

400

500

100

建德市

7500

15500

500

1500

3100

100

1500

3100

100

1500

3100

100

1500

3100

100

1500

3100

100

淳安县

3250

3000

250

650

600

50

650

600

50

650

600

50

650

600

50

650

600

50

 

附表6:

杭州市“十二五”松材线虫病防控松林林相改造任务表

单位:亩

区、县(市)

全市松林面积

目标任务

规  划  改  造  面  积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  计

4508400

135100

26600

26300

26800

27600

27800

市  区

84400

0

-

-

-

-

-

余杭区

95000

10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萧山区

120000

12000

3000

2500

2500

2000

2000

临安市

605300

10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富阳市

577700

3600

600

600

800

800

800

桐庐县

840900

17000

3000

3000

3000

4000

4000

建德市

831000

7500

1000

1200

1500

1800

2000

淳安县

1354100

75000

15000

15000

15000

15000

15000

 

附表7:

杭州市“十二五”环千岛湖松材线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表

单位:个、亩

      项目

 

单位

监测预警体系

检疫御灾体系

防治减灾体系

示范林工程

市级

测报站

仪器设备

(个)

县级

测报站

(个)

测报点

(个)

市级检疫

检验综合

实验室

仪器设备

(个)

县级检疫

检验室

(个)

检疫

检查站

(个)

热处理

堆放场

(个)

市级应急防

控指挥中心

(个)

药剂

药械库

(个)

森林健康经营

示范林建设

(亩)

合  计

1

9

9

1

9

10

4

1

8

17645

市本级

1

   

1

     

1

1

 

西湖区

 

1

1

 

1

1

       

余杭区

 

1

1

 

1

1

   

1

1540

萧山区

 

1

1

 

1

     

1

 

临安市

 

1

1

 

1

 

1

 

1

2782

富阳市

 

1

1

 

1

1

1

 

1

2863

桐庐县

 

1

1

 

1

2

1

 

1

3690

建德市

 

1

1

 

1

2

   

1

2320

淳安县

 

1

1

 

1

3

1

 

1

4450

西湖风景名胜区

 

1

1

 

1

         

附表8:

杭州市“十二五”山核桃生态化栽培项目建设任务表

单位:万亩

    年份

 

单位

山核桃经营现状

目标任务

规  划  栽  培  面  积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面积

生态栽培

其中套种

其中矮化

生态栽培

套种面积

矮化面积

套种面积

矮化面积

套种面积

矮化面积

套种面积

矮化面积

套种面积

矮化面积

套种面积

矮化面积

合  计

83.0

6.53

5.68

0.85

13.8

11.6

2.2

2.38

0.44

2.38

0.44

2.28

0.44

2.28

0.44

2.28

0.44

余杭区

-

-

-

-

-

-

-

-

-

-

-

-

-

-

-

-

-

萧山区

-

-

-

-

-

-

-

-

-

-

-

-

-

-

-

-

-

临安市

46.0

1.60

1.50

0.10

5.5

5.0

0.5

1.00

0.10

1.00

0.10

1.00

0.10

1.00

0.10

1.00

0.10

富阳市

1.5

0.80

0.60

0.20

1.2

0.7

0.5

0.20

0.10

0.2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桐庐县

7.5

0.33

0.28

0.05

1.0

0.9

0.1

0.18

0.02

0.18

0.02

0.18

0.02

0.18

0.02

0.18

0.02

建德市

3.0

1.80

1.40

0.40

2.0

1.0

1.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淳安县

25.0

2.00

1.90

0.10

4.1

4.0

0.1

0.80

0.02

0.80

0.02

0.80

0.02

0.80

0.02

0.80

0.02

备注:1、生态化栽培面积是指已实施套种或矮化的山核桃林分面积,生态化栽培面积=套种面积+矮化面积;

          2、套种是指套种油茶、茶叶、杨桐等常绿树种,或套种黑麦草、白三叶、马棘等绿肥植物。

 

附表9:

杭州市“十二五”山区林道建设任务表

单位:公里

   年份

单位

目标任务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  计

1000

350

225

225

100

100

西湖区

-

-

-

-

-

-

滨江区

-

-

-

-

-

-

江干区

-

-

-

-

-

-

拱墅区

-

-

-

-

-

-

余杭区

70

20

15

15

10

10

萧山区

36

6

10

10

5

5

临安市

174

64

40

40

15

15

富阳市

180

70

40

40

15

15

桐庐县

170

60

40

40

15

15

建德市

170

60

40

40

15

15

淳安县

200

70

40

40

25

25

 

附表10:

杭州市“十二五”省级现代园区建设任务表

单位:个

    年份

单位

目标任务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综合区

示范区

精品园

综合区

示范区

精品园

综合区

示范区

精品园

综合区

示范区

精品园

综合区

示范区

精品园

综合区

示范区

精品园

合  计

3

20

31

3

15

17

0

3

6

0

2

5

0

0

2

0

0

0

西湖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滨江区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干区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拱墅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余杭区

0

1

3

0

1

1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萧山区

0

2

4

0

2

2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临安市

1

4

6

1

3

3

0

1

2

0

0

1

0

0

0

0

0

0

富阳市

1

4

4

1

3

3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桐庐县

0

4

3

0

1

0

0

1

0

0

2

1

0

0

1

0

0

0

建德市

1

2

2

1

2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淳安县

0

2

8

0

2

6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附表11:

杭州市“十二五”设施林业建设任务表

单位:个

    年份

单位

目标任务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设施园区

设施配套

设施园区

设施配套

设施园区

设施配套

设施园区

设施配套

设施园区

设施配套

设施园区

设施配套

合计

8

60

1

13

1

13

2

14

3

10

1

10

西湖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滨江区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江干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拱墅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余杭区

1

10

1

2

0

2

0

2

0

2

0

2

萧山区

2

10

0

2

0

2

1

2

1

2

0

2

临安市

1

10

0

2

1

2

0

2

0

2

0

2

富阳市

1

9

0

2

0

2

1

2

0

2

0

1

桐庐县

1

8

0

2

0

2

0

2

1

1

0

1

建德市

1

8

0

2

0

2

0

2

0

1

1

1

淳安县

1

4

0

1

0

1

0

1

1

0

0

1

附表12:

杭州市“十二五”林区乡镇(街道、森林经营单位)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任务表

单位:支

    年度

单位

已建队伍

目标任务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  计

114

54

20

18

16

0

0

市本级

1

0

0

0

0

0

0

西湖区

6

1

1

   

0

0

滨江区

1

0

0

0

0

0

0

江干区

1

0

0

0

0

0

0

拱墅区

1

0

0

0

0

0

0

余杭区

10

0

0

0

0

0

0

萧山区

11

0

0

0

0

0

0

临安市

23

10

4

4

2

0

0

富阳市

6

19

6

6

7

0

0

桐庐县

10

7

3

2

2

0

0

建德市

17

8

3

3

2

0

0

淳安县

27

9

3

3

3

0

0

附表13:

杭州市“十二五”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任务表

单位:条、公里、亩

区、县(市)

目标任务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条数

长度

面积

条数

长度

面积

条数

长度

面积

条数

长度

面积

条数

长度

面积

条数

长度

面积

合计

185

557.5

16690

35

110

3270

38

110.5

3310

37

112

3360

37

110

3300

38

115

3450

西湖区

-

-

-

-

-

-

-

-

-

-

-

-

-

-

-

-

-

-

滨江区

-

-

-

-

-

-

-

-

-

-

-

-

-

-

-

-

-

-

江干区

2

5

115

1

4

90

1

1

25

                 

拱墅区

-

-

-

-

-

-

-

-

-

-

-

-

-

-

-

-

-

-

余杭区

38

120

3600

9

26

780

9

24

720

6

25

750

7

25

750

7

20

600

萧山区

30

75

2250

6

15

450

6

15

450

6

15

450

6

15

450

6

15

450

临安市

41

113

3390

4

20

600

7

23

690

10

25

750

10

25

750

10

20

600

富阳市

40

95

2850

8

15

450

8

20

600

8

20

600

8

20

600

8

20

600

桐庐县

20

50

1500

4

10

300

4

10

300

4

10

300

4

10

300

4

10

300

建德市

11

90

2700

2

15

450

2

15

450

2

15

450

2

15

450

3

30

900

淳安县

3

9.5

285

1

5

150

1

2.5

75

1

2

60

           

附表14:

杭州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工程项目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工 程 项 目

数量规模

单价

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合  计

其中省补

其中市补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计

   

143496

133350

114321

92761

87656

571584

101484

40910

一、森林扩面增绿工程

   

46035

42578

41600

40000

40100

210313

24655

416

1、平原绿化建设

                   

 平原绿化面积

11900万㎡

15/

35700

35700

35700

35700

35700

178500

23800

 

 省级森林城市

2

1000万元/

2000

       

2000

   

 省级森林城镇

11

500万元/

2000

1000

1500

500

500

5500

   

 省级森林村庄

66

100万元/

1500

1400

1600

1000

1100

6600

   

2、基干林带建设

                   

 生态防护林

0.46万亩

0.8万元/

2035

1678

-

-

-

3713

855

416

3、村庄绿化建设

                   

 市级园林绿化村

175

80万元/

2800

2800

2800

2800

2800

14000

   

二、森林生态提升工程

   

22571

22571

22571

22571

22571

112855

58795

12120

1、生态公益林建设

                   

 省级生态公益林

548万亩

20/

10960

10960

10960

10960

10960

54800

54800

 

 市补生态公益林

105万亩

12/

1260

1260

1260

1260

1260

6300

 

6300

2、生态景观林建设

                   

 高速景观林养护

841万㎡

3/.

2523

2523

2523

2523

2523

12615

   

 三江沿岸景观提升

2.95万亩

1500/

885

885

885

885

885

4425

590

2360

 环千岛湖林相改造

5万亩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6000

1000

1960

 松林林相改造

13.51万亩

1000/

2702

2702

2702

2702

2702

13510

1000

 

 健康经营示范林

1.76万亩

800/

281

281

281

281

281

1405

1405

 

3、生态防护林建设

                   

 山核桃生态化改造

13.8万亩

1000/

2760

2760

2760

2760

2760

13800

 

1500

三、森林品牌培育工程

   

65650

54300

37000

22750

17625

197325

12200

17460

1、种苗繁育体系建设

                   

 珍贵树种繁育基地

5万亩

1500/

1400

1400

1400

1400

1400

7000

1000

2725

2、设施保障体系建设

                   

 现代林业综合区

3

8000万元/

8000

8000

8000

   

24000

1500

 

 主导产业示范区

18

2000万元/

16000

18000

2000

   

36000

3600

 

 特色林业精品园

31

1000万元/

19000

6000

5000

1000

 

31000

3100

 

 设施林业示范园

8

2000万元/

4000

4000

4000

6000

2000

20000

 

3850

 设施配套项目

60

200万元/

2600

2600

2800

2000

2000

12000

 

1200

 山区林道建设

1000公里

10万元/公里

3500

2250

2250

1000

1000

10000

2000

3000

 低产林分改造

20万亩

60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12000

 

2360

 森林食品基地建设

10万亩

200/

400

400

400

400

400

2000

 

350

 无公害基地建设

5万亩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000

 

250

3、森林品牌体系建设

                   

 林业龙头企业建设

25

500万元/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12500

1000

200

 整合区域品牌

2

60万元/

100

100

100

100

100

500

 

200

 国家级森林公园

2

5000万元/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0000

   

 省级森林公园

2

4000万元/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8000

   

 风情小镇

3

3000万元/

1800

1800

1800

1800

1800

9000

 

1000

4、科创服务体系建设

                   

 筹建林科院

1

2075万元/

100

1000

500

300

175

2075

 

2075

 林技推广项目

25

10万元/

50

50

50

50

50

250

 

250

四、森林碳汇建设工程

   

2810

2610

2560

2510

2510

13000

850

1300

1、碳汇计量平台

                   

 森林抚育示范

8.5万亩

200/

340

340

340

340

340

1700

850

 

 森林抚育推广

50万亩

2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0000

   

2、碳汇评价平台

                   

 碳汇监测

1

650万元/

250

100

100

100

100

650

 

650

 碳汇评价

1

150万元/

70

20

20

20

20

150

 

150

3、碳汇交易平台

                   

 筹建碳基金分项

1

500万元/

150

150

100

50

50

500

 

500

五、森林资源保护工程

   

6430

11291

10590

4930

4850

38091

4984

9614

1、应急防控体系

                   

 林业会商系统

9

680万元

136

136

136

136

136

680

 

465

 林权地籍信息系统

1

200万元

100

100

100

100

100

500

250

 

 公安警务信息系统

1

200万元

50

50

50

50

50

250

125

125

 森林金盾工程

 

200万元

40

40

40

40

40

200

100

100

 森林灾害视频监控

 

300万元

50

100

100

50

0

300

150

150

 森林消防队伍

54

40万元/

800

720

640

   

2160

 

684

 森林消防维护

168

4-6万元/

570

670

760

840

840

3680

 

1840

 生物防火林带

500公里

6万元/公里

620

620

620

620

620

3100

   

 环千基础设施

10个点

 

970

681

     

1651

989

 

 有害生物防治

16万亩

15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12000

2000

4800

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地流转面积

20万亩

60/

240

240

240

240

240

1200

 

600

 公益林火灾险统保

548万亩

 

274

274

274

274

274

1370

1370

 

3、林业执法体系

                   

 综合执法试点

2

50万元/

0

50

50

0

0

100

 

100

 县级执法单位达标

5

30万元/

30

60

30

30

 

150

   

4、湿地保护体系

             

0

   

 湿地保护

2

5000万元/

0

5000

5000

   

10000

   

 古树名木保护

   

50

50

50

50

50

250

 

250

 野生动植物保护

   

100

100

100

100

100

500

 

500


附件1:

杭州市“十二五”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专项规划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防御自然灾害、减轻地质灾害的重大举措。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通知》(浙政办函[2006]70号)、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浙江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08]1014号)、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目标考核责任书(2008~2012年)》以及市政府与萧山、富阳、西湖、滨江、下沙、江干区政府(管委会)签订的责任书,为确保全市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

2、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的通知》(发改农经[2008]29号);

3、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通知》(浙政办函[2006]70号);

4、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浙江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08]1014号);

5、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绿化造林海防林规划通知》(浙林造[2008]84号);

6、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目标考核责任书(2008~2012年)》;

7、市政府与萧山、富阳、西湖、滨江、下沙、江干区政府(管委会)签订的《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目标考核责任书(2008~2012年)》。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增强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能力为核心,综合运用森林植物与培育、森林生态与景观学等原理,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努力构筑树种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屏障,为打造“低碳城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三、基本原则

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第一道防护屏障。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要充分体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和项目化管理理念。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提高抵御重大自然灾害能力为出发点,把防风防灾、优化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通过采用树种和群落合理配置模式,努力营建群落结构稳定、生态功能完善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切实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生态市、构建平安杭州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

2、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原则,认真编制年度实施方案,搞好作业设计。要按照不同地块搞好详细设计施工图,并落实到乡镇、村和小班地块。

3、坚持速生与稳定兼顾的原则。要尽快建成林带高大、结构良好的基干林带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在树种选择上要求具有速生性,同时要求做到速生与稳定兼顾或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混交,实现防护林带功能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坚持生态与景观相融的原则。在确保生态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沿海防护林生态功能和防护价值、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同时,做到绿化、美化、彩化相互融合,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功能完备、景观优美的多树种、多功能、多景观和高效益的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

四、建设目标

至2012年,全面完成151.8公里沿海防护林泥质海岸基干林带建设目标任务(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66.7公里),其中:萧山53.5公里、富阳36.0公里、西湖20.5公里、滨江17.3公里、下沙13.1公里、江干11.4公里。大陆泥质海岸骨干林带宽度达到50米以上,大陆河口岸线骨干林带宽度达到20米以上,基干林带宜林地绿化率达到90%以上,林分平均郁闭度达到0.5以上,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面积比重达到40%以上,基本实现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断带合拢、窄带加宽、残带完善,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全面得到恢复,林分生态功能明显提高。

五、建设要求

(一)建设类型

1、新建林带。在各类无林地上,按照各地段所处地理位置、用地性质、立地条件、景观与生态功能要求,建设特色景观类型和目标林分类型。

2、林带改建。即现有林带改造和修复。以现有基干林带为基础,通过人工措施结合自然修复,提高林分复层郁闭水平,增加林下植被盖度,营建近自然的、结构稳定、功能多样的森林群落,增强森林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造林方式

1、造林季节。以当年12月~次年4月为宜。容器苗造林不受季节限制,但应避免夏季高温及干旱季节。

2、造林密度。乔木树种种植密度2×3m;灌木或小乔木树种种植密度1×1.5m。

(三)造林树种

1、树种选择。主要依据树种生物学特性(耐湿、耐盐碱)、生态学特性(抗风、固土、改土)以及景观效应、经济效益等选择树种(表一)。

 

表一:杭州市“十二五”沿海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推荐表

 

 树种

类型

重点树种

一般树种

乔木树种

香樟、银杏、女贞、合欢、金丝垂柳、美洲黑杨、光皮梾木、水杉、池杉、落羽杉、中山杉、东方杉、湿地松、黄山栾树

大叶榉、黄连木、乌桕、棕榈、美国弗栎、美国复叶槭、哺鸡竹类

灌木树种

夹竹桃、红叶石楠、木芙蓉、珊瑚、红叶李

小叶女贞、蚊母树、厚叶石斑木、桂花、海桐、黄馨、紫薇、龙柏、紫荆、木槿

地被植物

麦冬、狗牙根

马尼拉草、书带草、白三叶、诸葛菜、紫花苜蓿、醉鱼草

 

2、苗木质量。选用本地培育的大规格苗木,采用良种壮苗,根系、树冠完整,顶梢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危害。

(四)造林模式

造林模式配置既要考虑当前实际需要,也要考虑长远利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建设过程中,要将防护林的稳定性放到优先位置(表二)。

 

表二:杭州市“十二五”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配置模式表

 

模式

树种配置

模式1

(50米)

夹竹桃+女贞+银杏 +水杉(中山杉、池杉、落羽杉)+杨树+香樟+女贞

模式2

(50米)

木芙蓉+湿地松+银杏 +黄山栾树+杨树+湿地松+红叶李+珊瑚

模式3

外 侧:夹竹桃+银杏+黄山栾树

内    侧:木芙蓉+香樟+银杏+黄山栾树+美洲黑杨+女贞

模式4

外 侧: 木芙蓉+湿地松+银杏+杨树

内    侧: 夹竹桃+湿地松+银杏+香樟+光皮梾木+女贞

模式5

外 侧:夹竹桃+银杏+大叶榉

内    侧:木芙蓉+女贞+银杏+大叶榉+香樟+珊瑚树

模式6

外 侧:夹竹桃+银杏+杨树

内    侧:合欢+银杏+香樟+黄山栾树+杨树+珊瑚树

模式7

外 侧:木芙蓉+银杏+珊瑚树

内    侧:夹竹桃+女贞+银杏+中山杉(水杉池杉\落羽杉)+杨树+龙柏

模式8

外 侧:木芙蓉+银杏+中山杉(水杉池杉\落羽杉)

内    侧:湿地松+银杏+无患子+杨树+女贞

 

(五)抚育管护

1、松土施肥。每年5月下旬、9月中旬分别松土扩穴除草一次,7月割草除萌一次。结合松土扩穴,5月施氮肥一次,9月施磷、钾肥或复合肥一次。

2、病虫防治。加强巡视,防治(防止)病虫、火灾、人畜破坏等隐患。

3、抗旱防盐。在夏季高温少雨时,做好覆草保墒工作,避免干旱死苗,确保造林成效。盐碱地造林,可采用覆盖(植物秸杆)、套种田菁与大麦等绿肥,雨季及时排水、干旱季节及时浇水等方法防止或减轻盐害。

4、整形修剪。对新种植苗木要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以避免遭受风害,影响成活率。修剪宜在休眠期进行,整形宜在苗木萌发前进行。

5、绑扎扶正。大苗以及地处风口部位的苗木应用竹竿等材料进行固定绑扎、扶正、培土。

6、苗木防冻。在根颈处堆40~50㎝土,保护根颈和根系,加强抗寒能力,防止冻害发生;用石灰水对主干涂白,反射阳光,减少树干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降低树体昼夜温差,避免树干冻裂。

7、合理灌溉。灌水要一次性浇透。浇水要采用淋灌和喷灌的方式,以浇透为度,不沟灌、漫灌。灌溉时间宜在下午3~4时、盛夏在傍晚进行。

六、资金概算

1、工程投资。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直接费用主要指营造林费用,包括种苗、肥料等材料费;整地、挖穴、种植、幼林抚育等劳务费。间接费用包括调查设计费、施工监理费、检查验收费和监测费、不可预见费用。

2、资金估算。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4560万元。资金筹措遵循“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原则,将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资金筹措的主要渠道有:中央财政沿海防护林建设专项资金;地方财政沿海防护林专项资金;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与海防林工程相关的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建设单位自筹的其他建设资金,包括林权单位投资及以劳代资;民间资本。其中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855万元,市级补助间接投资416万元,区、县(市)自筹3289万元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林业主管部门在做好业务指导的同时,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2、落实政策,加大投入。按照省政府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租赁、等价置换、补偿等多种形式,积极落实用地政策。各级政府要将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在沿海防护林规划范围内安排的项目建设,要优先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

3、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各地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组织力量,现场踏勘,科学规划。要根据不同立地条件,精心搞好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作业设计。规划设计要按照不同地块搞好详细设计施工图,并落实到乡镇、村和小班地块。

4、加强管护,确保质量。要建立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责任。要划定界线,竖立界碑;按照设计、施工、监理、验收一整套工程管理程序,精心组织项目实施;通过招投标手段,选择有资质的工程队和施工队进行施工,落实责任单位,实行合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年六月十三日

  

附件2:

杭州市“十二五”山核桃生态化栽培专项规划

 

为解决山核桃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强度经营引起的水土流失,纯林化加剧引发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病虫害频发,盲目施肥导致土壤酸化、面源污染、食品安全和品质下降等一系列生态性问题,着力促进山核桃增效、林农增收,努力实现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

2、浙江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林造〔2006〕30号);

3、浙江省地方标准《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B33/T222-1988);

4、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市委[2004]16号);

5、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06]140号);

6、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办函[2009]377号);

7、淳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万顷山核桃生态与安全栽培技术推广的实施意见》(淳政发〔2008〕58号);

8、临安市林业局《关于加快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临林[2006]18号)。

二、发展现状

山核桃是世界上重要的坚果和木本油料树种,也是高档休闲和旅游食品。全球山核桃属(胡桃科)共有18种3变种,其中13种分布在美国、5种分布在中国。杭州市是我国山核桃集中分布区,临安、淳安、桐庐、建德、富阳等县(市)均有分布,以临安最多,淳安次之,临安、淳安是“中国山核桃之乡”。据统计,2009年,杭州山核桃面积83万亩,投产面积40万亩,年产量1.8万吨,年产值15亿;其中临安46万亩、产量1.0万吨、产值8.9亿元,淳安25万亩,产量0.5万吨、产值3.9亿元。临安山核桃产量占到全国50%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山核桃的集散地,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立销售点,部分还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国际市场。全市现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20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人长久”、“深宝”、“郭氏”、“林佳”、“山山爱”、“山之子”、“姚生记”等先后荣获“浙江省名牌产品”,已开发出炒果类、手剥类、仁类、糕点类、油类、酒类等六大系列产品。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山核桃已发展成为我市都市农业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山核仁、手剥山核桃等新产品的开发进一步拓展了山核桃的目标市场范围尤其是北方市场,山核桃的需求量和销售量逐年增加,产品呈现供不应求、价格稳步上升的良好趋势。山核桃新品种选育和高效培育实用技术推广与应用,使山核桃产量稳步上升、大小年明显缩小。临安、淳安山核桃重点产区乡镇,山核桃收入占到了农民收入60%以上。山核桃已成为临安、淳安等山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在经济主导下的过度经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性问题,比如:因追求高产、高效益下的强度经营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林相单一、纯林化的加剧引发了生物多样性下降、病虫害频发,食品安全遭受威胁;滥用内吸性除草剂和盲目施肥加重土壤酸化、面源污染、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突现。另外,因树体高大,山核桃采收伤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山核桃的问题就是山区农民问题,关系到浙西山区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大问题。因此,如何实现高效、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经营是山核桃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指导思想

按照“区域化布局、生态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管理”的要求,实行分类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广与应用山核桃生态化栽培技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丰富生物多样性,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基本原则

根据我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和山核桃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坚持区域化、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原则,以临安、淳安为重点发展区域,桐庐、建德、富阳为一般发展区域,依靠科技,加大山核桃生态化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大力开展现代园区(基地)项目建设,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采收和加工,以龙头企业为平台,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实施品牌化战略,实现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建设目标

从2011年起,用5年时间,通过实施山核桃生态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和安全采摘等技术,实现生态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安全采摘技术的全覆盖,到2015年,全市累计建立山核桃生态化栽培基地20万亩,其中建立生态套种基地15万亩,矮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2万亩。

按区、县(市)分:临安市生态化栽培5.5万亩,累计达到7.1万亩;富阳市1.2万亩,累计达到2.0万亩;桐庐县1.0万亩,累计达到1.33万亩;建德市2.0万亩,累计达到3.8万亩;淳安县4.1万亩,累计达到6.1万亩。按生态化栽培方式分:套种个11.6万亩,累计达到17.28万亩,矮化2.2万亩,累计达到3.05万亩。按年度任务分:2011年2.82万亩,2012年2.82万亩,2013年2.72万亩地,2014年2.72万亩,2015年2.72万亩。

六、技术措施

1、生态栽培技术。对投产林分,郁闭度0.7以下的林地,实施套种茶叶、油茶、杨桐等常绿树种;郁闭度在0.7以上的林地,套种黑麦草、马棘、白三叶等草本灌木。逐步将老树进行截干更新,对病树疏伐清除。对未投产林分,郁闭度0.7以下的林地,山核桃控制密度在15株以下,套种油茶、茶叶、杨桐等常绿树种。采取点状、带状或条状套种,油茶、杨桐等常绿树种每亩40株以上,茶叶每亩400株以上,成活率85%以上。采取条播或撒播套种黑麦草、白三叶等绿肥,条播每亩播种量,黑麦草2.5公斤,白三叶0.5公斤,覆盖度85%以上。同时,加大现有生态栽培模式山核桃林分的培管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森林食品等标准从事山核桃生产活动。禁止使用草甘磷等除草剂,禁止林地深挖、垦抚。林地清理要求劈抚,保留林间原有常绿阔叶乔木、灌木和常绿植被。控制化肥用量,提倡少施或不施化肥,多施有机肥或生物肥,大力推行套种黑麦草、白三叶等绿肥,采取沟施或穴施施肥,改善林地环境。优先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方法,最大限度地控制农药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开展黑光灯、太阳能诱杀器等物理防治;以营林技术为基础,加强培育,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能力。

3、矮化早实技术。对立地条件较好的未投产林地,每亩密度控制在15株以内,通过截干、拉技、抹芽等技术措施,使山核桃树体矮化。通过矮化措施,达到一年截干定型、二年摘心培冠、三年拉枝成型,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4、安全采摘技术。大力推广蜈蚣梯、安全带等采摘器具,确保采摘方便和人身安全。积极引导产区林农参加山核桃采摘意外伤害人身保险,积极探索政策性林业保险,增强林农抵抗风险的能力。

5、套种模式。主要套种模式:一是山核桃套种绿肥模式,二是山核桃套种茶叶模式,三是山核桃套种小径竹模式,四是山核桃套种杨桐模式。

七、资金概算

预计总投资1.38亿元(13.8万亩,按每亩1000元投入概算)。山核桃生态化栽培所需投资主要采取农户投工投劳、社会和企业投入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其中争取杭州市级财政补助资金1500万元(每年300万元,对山核桃套种并符合建设要求的实施每亩补助200元的扶持政策,全市补助面积每年1.5万亩左右),县(市)财政配套补助资金1500万元,其他投入资金10800万元。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山核桃生态化栽培的重大意义,坚定实现山核桃可持续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制订专项规划,落实配套措施。

2、加大扶持力度。要从不同的环节扶持山核桃生态化经营。对基地建设采取种苗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扶持;对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采取财政补助方式给予扶持;对推广应用采摘安全带的农户,实行差额补贴政策;对加工龙头企业采取贷款贴息方式给予扶持。

3、探索经营模式。要积极探索多种生态化经营模式,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实施分类经营,着力实现山核桃生态和经济的双赢,从而促进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四日


附件3:

杭州市“十二五”珍贵树种发展专项规划

 

珍贵树种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特需的战略资源,以生态功能强、经济价值高、景观效果好而著称。根据浙江省林业厅《关于印发2008-2020年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纲要的通知》(浙林造〔2008〕90号)文件精神,为加快我市珍贵树种资源培育,推进森林资源战略储备,推进珍贵树种产业化,保障珍贵树种种苗生产供应,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2、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 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意见》(浙委[2010]8号)

3、省林业厅《关于印发2008-2020年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纲要的通知》(浙林造[2008]90号)

4、省林业厅《浙江省千万珍贵树木发展行动苗木生产使用管理办法》(浙林种[2009]65号)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发展要求,以建设珍贵树种资源战略储备为目标,以繁育基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生态功能强、经济价值高、景观效果好的珍贵乡土树种资源为重点,人工造林与定向培育相结合,规模化发展与分散培育并存,大力倡导在房前屋后和庭院绿化中种植珍贵树木,切实提高我市林分质量,积极打造“绿色银行”和“绿色财富”。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用材与观赏相结合。以本地现有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为基础,以发展材质优良、观赏性强、用途广泛的珍贵乡土树种资源为重点,根据适地适树要求,适当引进适宜我市发展的珍贵树种,合理选择树种,科学规划。

2、坚持山地发展与城乡绿化相结合。以山地规模发展为主,结合城镇、村庄、通道绿化,开展珍贵树种种植,建成一批珍贵树种示范村、示范区块、示范地段。

3、坚持规模造林与定向培育相结合。选择有一定基础、立地条件适宜的区域,进行集约化经营、高标准建设。在现有天然中幼龄林中,通过抚育改造、补植补播珍贵树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4、坚持种苗繁育与林木培育相结合。在珍贵树种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树种选择、栽培方式、苗木规格等种苗先行,确保供应保障。

5、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在加大财政对发展珍贵树种投入的同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引导多渠道筹资,发展珍贵树种。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新发展珍贵树种种苗600万株以上,其中培育2年生以上种苗50万株以上(表一);建成5万亩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其中通过造林和迹地人工更新新建规模化基地2万亩,通过定向培育含有珍贵树种的天然林2.5万亩,城镇村庄绿化发展珍贵树木30万株(折合林地0.5万亩)。建成用材型珍贵树种示范基地3个,建成市级珍贵树种种苗繁育基地5个(累计建成8个),新增珍贵树种林木蓄积量90万立方米,建成符合市场规律的珍贵树种资源战略储备格局,保障珍贵树种种苗供应和绿化需求,有效推进珍贵树种发展工作。

 

表一:杭州市“十二五”珍贵树种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计划

 

基地名称

建设面积

(亩)

实施地点

3年生产量

(万株)

主要珍贵

树种

萧山长宇珍贵树种种苗繁育基地

100

萧山进化镇大汤坞村

100(其中3年以上10万株)

香樟、银杏、榉树、马褂木、黄檀、金钱松等

浙江华野园艺发展有限公司

200

余杭中泰乡南湖村

余杭高新农业开发区

100

榉树等

杭州绿地种业有限公司

300

临安横畈镇雅观村

200

榉树、小叶青冈、光皮桦、浙江楠、毛红椿、红豆树、榧树等

富阳中亚苗业有限责任公司

300

富阳富春街道三联村

100

浙江樟、南方红豆杉、杂交马褂木、金钱松

桐庐丹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珍稀用材树种繁殖基地

60

桐庐江南镇樟坞村

60

红豆杉、浙江楠、榉树、花榈木、银杏

 

五、发展要求

(一)种植模式

1、人工造林。我市每年造林更新和绿化面积约8万亩,其中发展珍贵树种用材林10-15%,选择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地区建立珍贵树种人工林基地。重点区域为淳安县、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市、临安市、萧山区、余杭区等地有造林更新任务以及山地流转林区。

2、定向培育。全市天然林中近90%为中幼龄林,选择有珍贵树种幼树、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分通过抚育间伐、补植补造等改造措施,结合林相改造,定向培育珍贵树种天然混交林。重点区域为淳安县、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市、临安市现有天然次生林、低质低效林。

3、散生培育。积极利用农村四旁、通道绿化和城市城镇绿化种植珍贵树种,结合创建森林城市(城镇)、森林村庄、风情小镇和古村落保护、工业功能区建设、城镇化建设以及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建设,结合景观林带等林业工程建设,大力提高珍贵树种使用比例。

(二)建设模式

珍贵树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国有林场等公益事业单位、骨干苗圃、种苗特色基地为主,提高设施化程度,开展温室大棚、荫棚、喷滴灌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容器化育苗水平,提升科技含量;建立一批良种化的采种基地,保障种苗的纯正性;开展大苗化培育,满足绿化需求和生长要求。

全市建立5个珍贵树种繁育基地。其中桐庐县、富阳市、临安市、萧山区、余杭区分别建立1个基地。其中,桐庐县、富阳市、临安市等山区县市,主要繁育家居及工业机械用材与生态结合的珍贵树种为主,萧山区、余杭区两地以家居及胶合板用材与景观结合的树种为主。通过繁育基地建设,全市年培育珍贵树种种苗达到100万株,五年达到600万株,其中培育2年生种苗50万株以上。

(三)树种选择

根据国家林业局以及浙江省林业厅公布的珍贵树种名录(表二、表三),结合我市气候、土壤、应用习惯、发展前景以及种质资源等实际,以政策扶持为导向,重点推荐树种为: 刨花楠、浙江楠、闽楠、桢楠、紫楠、南方红豆杉、榧树、柏木、薄壳山核桃、黄檀、香椿、黄连木、光皮桦、花榈木、榉树、浙江樟、檫木、北美红杉、金钱松、南酸枣等20种。以市场运作为导向,一般推荐树种为黄杉、银杏、江南油杉、细柄覃树、大叶冬青、水青冈、细叶青冈、锥栗、栲树、甜槠、长序榆、香樟、天目木姜子、乳源木莲、杂交马褂木、深山含笑、伯乐树、华东稠李、小果冬青、蓝果树、浙江柿、香果树等22种。

 

表二:浙江省优先推荐珍贵树种一览表

   

序号

树种

拉丁学名

分布概况

综述

1

  

(白果树、

公孙树)

Ginkgo  biloba  Linn.

野生状态的银杏产于临安西天目山、太湖源和安吉龙王山。全省各地均有栽培,以长兴、临安、富阳、诸暨等地为多,生境类型多样

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果用经济树种;树姿雄伟,叶形奇特古雅,秋叶金黄,是优美的绿化观赏树种。心边材区别略明显,边材浅黄褐或带浅红褐色,纵面呈黄白色,心材黄褐或红褐色,久露空气中材色转深。质较轻软,收缩性小,韧度较低,但结构均匀,纹理直,有光泽,易加工,干燥容易,不翘不裂,不易变形,耐腐性强,切削容易,表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良好,胶粘容易。宜作玩具,雕刻如佛像、扁额、印章、装饰、镶嵌等,文化用品如笔杆、测尺、绘图板、仪器盒,网球拍柄、风琴键盘翻砂模型,印染机滚筒,室内装修等用

2

江南油杉

Keteleeria   cyclolepis Flous

产于温州、金华、丽水等市,散生海拔300~1400m山坡、沟谷混交林中;浙西北海拔1000m地带栽培生长良好

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枝叶茂密浓绿,树姿优美,是理想的园林观赏树种。材色美观,材质致密,结构细,纹理直,硬度、强度、干缩适中,干后不裂,较耐腐,加工性能良好,切面光滑,油漆性能良好,是理想的建筑、家具用材

3

  

(璎珞柏)

Cupressus   funebris Endl.

产于杭州、台州等市。全省各地均有栽培,适应性强,以浙西北石灰岩丘陵和仙居、临海等地为常见

木材具香气,材质重量和硬度适中;干燥较慢;加工容易,切面光滑;纹理直至斜;结构细,均匀;少翘裂;干缩小;耐腐性及抗蚁蛀性均较强,故有千年楸,万年柏之说;强度中;油漆性能和胶粘性能好;握钉力强。可供装饰、高级家具、工艺雕刻、胶合板、木模、文具玩具、房屋建筑、车辆、船舶、枕木、桩木、电杆、鼓乐器等用材;枝叶可入药;木片蒸馏可提取精油。枝叶浓密,小枝下垂,树姿优美,孤植或列植均极雅观

4

南方红豆杉

Taxus   wallichiana Zucc. var. mairei   (Lemee et Levl.) L.K.Fu et N.Li

产湖州、杭州、宁波、绍兴、台州、温州、金华、衢州、丽水等市。通常散生于海拔300~1650m的村宅旁、山坡、谷地林中、河边,也见有小片状集中分布,古树常见

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适作丘陵山地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种;树体高大,树干挺直,四季葱茏,入秋假种皮肉质鲜红色,格外雅艳,适作园林绿化;根皮、树皮、枝叶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白垩纪孑遗树种。心边材区别甚明显,木材边材淡黄褐色,心材红褐色,后转深而带紫色。纹理直,结构细,具弹性,干缩性小,耐腐朽,强度、硬度、冲击韧性中,刨面花纹美丽,有光泽及香气,为高档家具、屏风、雕刻、细木工、管乐器、室内装修、建筑、铅笔杆、尺子、玩具、机模、高级地板及胶合板等优良用材

5

  

(木  榧、

  )

Torreya   grandis Fort.et Lindl

产于湖州、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温州等市,其中浙西北的天目山区、浙东的会稽山区是集中产地。

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果用经济树种,适作丘陵山地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种;树干高耸挺拔,树姿优美,枝叶繁茂,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能适应有硫化物、烟尘污染的工矿区;优良用材树种;种质资源,可作嫁接香榧之砧木;假种皮可提取芳香油;种子可食或榨油。边材白色,心材黄白,纹理直,硬度适中,有弹性,不反翘,不开裂,是船舶、建筑、家具等的优良用材

6

光皮桦

(亮皮桦)

Betula   luminfera Winkl.

产于湖州、杭州、绍兴、衢州、金华、台州、丽水等市。散生于海拔400~1000,阳光充足的沟谷溪边、山坡、山麓林中、林缘地带

珍贵用材树种,适作全省海拔300~1400m中低山地营造混交林;秋色叶树种,干形通直,适作山区道路、村庄、森林公园等绿化观赏;树皮可提取芳香油,或制栲胶,也可药用。心边材区别略明显,心材红褐色,边材浅红褐色。无特殊气味,有光泽,纹理通直,结构细致、均匀,硬度、强度中,冲击韧性高,有弹性,切面光滑,花纹美丽,易干燥,不翘不裂;耐腐性弱,防腐处理容易;油漆后光亮性好,可供作装饰单板、地板、胶合板、家具、纺织器材、文具、军工用材、结构用材等

7

赤皮青冈

(  )

Cyclobalanopsis   gilva (Bl.) Oerst.

产于岱山、普陀、定海、镇海、宁波、象山、仙居、松阳等县市。通常散生于低山丘陵阔叶林中

稀有珍贵用材树种,名贵硬木之一,适作低山丘陵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枝叶茂密,适作公园、风景区绿化与观赏;果实富含淀粉;栲胶原料。边材黄褐色,心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粗,材质硬重,坚韧,耐腐力强,加工难,为军工、车轴、建筑、家具、农具、运动器械、纺织器材等优良用材

8

  

(大叶榉、

  榉、

  榉、

  )

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

产于全省各地。常散生或混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坡或沟谷地带的杂木林中、平原四旁,以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平原及西部山区丘陵地带种植较多

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是山地丘陵及平原四旁的优良绿化树种;春、秋色叶树种,树体雄伟,树干通直,冠大荫浓,枝细叶美,适作城镇公园、庭院观赏或作桩景材料;纤维植物。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黄褐色,心材浅栗褐色带黄或红褐色。木材无特殊气味,纹理直,美观有光泽,结构细致,坚硬有弹性,少伸缩,不易翘裂,抗压力强,耐水湿,耐腐朽,刨面光滑,油漆光亮度好,胶粘性能好。用途极广,可供高档家具、室内装饰、纺织器材、乐器、船舰、桥梁、建筑、车辆、文体用品等

9

浙江楠

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

产于安吉、杭州、余杭、临安、桐庐、镇海、宁波、鄞县、诸暨、泰顺、松阳、龙泉、庆元、临海、仙居。

华东地区特有珍贵用材树种,其树干通直,树冠整齐,枝叶繁茂,适作山地丘陵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种;冠形端正,树姿优美,叶大荫浓,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油料和芳香植物。材质坚硬,结构细致,具光泽和香气,是建筑、家具、细木工的优质用材

10

  

Phoebe   bournei (Hemsl.)Yang

分布于平阳、洞头、文成、泰顺、江山、开化、景宁、遂昌、松阳、龙泉、庆元等县市。散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沟谷、山坡常绿阔叶林中

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楠木的原植物之一,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于国内外,适作山地丘陵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种;树干通直,冠大荫浓,树姿优美,也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材色黄褐略带浅绿,心边材区别不明显,纹理稍交错。易加工,新切面有香气,光滑美丽。结构细,均匀,略重,硬度和强度中等。不变形。性耐腐,油漆、胶粘性能良好,为上等家具、建筑、地板、室内装饰、雕刻、精密木模、精密仪器、胶合板面板以及造船等用材

11

  

Phoebe   zhennan S. Lee et F.N.Wei

原产湖北西部、贵州西北部、四川。生于沟谷、山岙、山麓阔叶林中。本省部分县市有引种

是楠木属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木材黄褐色带绿,淡雅美观;光泽强;新切面有香气,滋味微苦。纹理斜或交错,结构细密均匀;光泽性很强。干缩小,特别是干材胀缩性良好,耐腐性强,抗腐木菌、白蚁侵蚀、海生钻木动物蛀蚀性强。硬度中,握钉力颇佳,强度低,冲击韧性中。干燥情况颇佳,不翘不裂。切削容易,切面光滑;胶粘也易;油漆性能良好,漆后更加光亮,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为建筑、高级家具等优良木材。它又是著名的庭园观赏和城市绿化树种

12

浙江樟

Cinnamomum   chekiangense Nakai

产于杭州、湖州、宁波、丽水、金华、绍兴、衢州、台州、温州等市。生于海拔600米以下山坡沟谷杂木林中。

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适作丘陵山地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干端直,树形美观,绿叶浓荫,经冬不凋,是庭园、四旁绿化的理想观赏树种;树皮可代桂皮。木材坚实致密,纹理直,加工性能好,刨面光滑,盯着力强,胶粘油漆性能良好。耐腐耐水湿,是建筑、家具、造船、车辆等优良用材

13

刨花楠

Machilus   pauhoi Kaneh

产于杭州、宁波、金华、衢州、绍兴、丽水、温州、台州等市。生于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坡沟谷杂木林中

中国特有优良用材树种,干形通直,生长快,适作丘陵山地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种;树冠宽阔,叶密荫浓,嫩叶常红色,是优良的庭园观赏树种。木材黄白色,稍带红色,无特殊气味,纹理通直,弦切面纹理美观,结构细致,材质轻软,硬度适中。去皮木材常纵裂,不耐水湿。干燥后易加工,切面光滑,是家具、胶合板、建筑、细木工、室内装饰的优良用材,也可用于制作特殊用纸、香粉;木片浸水后有粘液,可用作化工原料

14

  

(檫  )

Sassafras   tzumu (Hemsl.) Hemsl.

分布于全省各县市,以浙东会稽山区、浙西北天目山区为常见。多生于海拔300-1900米的山坡、沟谷中

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山地丘陵1200米以下混交造林的优良树种;树干通直挺拔,枝叶婆娑,姿态优雅,晚秋红叶鲜艳悦目,早春花满枝头,适作风景区、庭园、公园观赏;芳香植物;油料植物。材质好,结构细,纹理美观,抗腐性强,不受虫蛀,尤耐水湿,加工容易,切面光滑,是造船、建筑、地板、室内装饰、高档家具的优质用材

15

杂交马褂木

Liriodendron   chinense ×tulipifera

系马褂木和北美马褂木的人工杂交种。由于具有杂种优势,生长迅速,在浙江栽培较广泛

珍贵的速生用材和观赏绿化树种。木材淡黄褐色、纹理通直、结构细、抗腐性强、易干燥、不变形、不开裂,工艺性能好。可用于建筑、造船、家具和日常用品,也可做胶合板和造纸原料。树皮可入药,祛水湿风寒

16

红豆树

(花梨木)

Ormosia   hosiei Hemsl.et Wils.

产于永嘉、黄岩、温岭、丽水、云和、龙泉、庆元等地。散生于海拔400~650m的丘陵、河边或沟谷常绿阔叶林中

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适作丘陵山地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种;树冠浓荫覆地,树姿优雅清秀,树皮青绿光滑,枝叶翠绿发亮,种子鲜红艳丽,极具观赏价值;枝叶药用。边材与心材差别明显,边材淡黄褐色,心材暗赤色略带黄(露大气中则变成深褐色),材质坚重,强度中等,收缩性小,纹细美观,耐磨,耐朽,纵切面花纹美丽,切面光滑,有光泽,是贵重家具、工艺雕刻、特种装饰及镶嵌的上等材,成品即使不加油漆,也光洁如玉,其美观可与紫檀(红木)媲美。著名的龙泉宝剑之剑鞘和剑柄,即为其心材所制

17

毛红椿

Toona   ciliata Roem.var. pubescena   (Fr.) Hand-Mazz.

产于普陀、仙居、开化、遂昌、松阳、龙泉、庆元、永嘉等县市。散生或小片状分布于海拔100~800m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中国特有用材树种,适作山地混交造林树种;秋色叶树种,树冠舒展,干形通直,适作风景区、庭院、公园栽植观赏。木材赤褐色,结构细,纹理直,花纹美观,可供建筑、测量、雕刻、高级家具等用材

18

  椿

Toona sinensis (A.Juss.) Roem.

产于低山丘陵及平原,全省各地普遍栽培

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有中国的桃花心木之美誉。树冠球形,树干通直,枝叶繁茂,适作四旁绿化树种;嫩芽、嫩叶可食;树皮、果药用。木材红褐色,结构细密,纹理美观,富弹性和光泽,具特殊香味,木材物理性能良好,耐水湿,不翘不裂,是高档家具、室内装饰、车船、文化用品制造和造纸原料

19

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产于全省丘陵山地与平原。散生或片状分布于山坡林中、海滨沙滩、村宅四旁

珍贵用材、绿化观赏、木本油料兼用树种,适作山地造林树种及沿海一面坡、轻盐碱地等困难地绿化先锋树种;春、秋色叶树,树冠开阔,枝叶扶疏秀丽,适作绿化观赏;种子含油率42.46%,出油率20~30%;树皮、果药用;嫩叶可食。心边材区别明显,有光泽,纹理直或斜,结构颇细致。材质硬重,收缩中等。易干燥,耐腐;切削易,切面很光滑;油漆和胶粘性良好;钉着力强。木材供建筑、农具、车辆、高档家具和雕刻、镶嵌等用材,又可做算盘框、秤杆、烟斗、手杖等工艺美术品

20

  

Dalbergia   hupeana Hance

产于全省山地、丘陵及平原。通常散生或小块状生长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也见于平原四旁

木材黄白色或淡黄褐色,无特殊气味和滋味。结构细,质硬重,加工较难,刨面光滑。耐强力冲撞,耐磨损,富有弹性,材色美观,油漆、胶粘性质良好,可制作各种负重力及拉力强的用具和器具,如车轴、滑轮、工具柄、运动器械、雕刻及其它细木工等。是紫胶虫的寄生植物之一,紫胶用途广泛。根具根瘤菌,能提高土壤肥力

 

表三:国家林业局公布我省分布的珍贵树种名录

 

分类

序号

树种名

学名(拉丁名)

适生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

红木类树种(1)

1          

黄檀

Dalbergia  hupeana

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

常绿硬木类树种(26)

2          

黄杨(黄杨木)

Buxus  sinica

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

3          

甜槠

Castanopsis  eyrei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

4          

丝栗栲(栲树)

Castanopsis  fargesii

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

5          

南岭栲

Castanopsis  fordii

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6          

红椎(刺栲)

Castanopsis  hystrix

福建、湖南、广东、海南、贵州、广西、云南、西藏

7          

青钩栲

Castanopsis  kawakamii

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8          

苦槠(苦槠栲)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长江以南五岭以北,云南、贵州

9          

钩栗(钩栲)

Castanopsis  tibetana

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10       

米锥

Castanopsis carlesiiHemsl.) Hagaia

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11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

12       

青冈栎(青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a

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陕西、甘肃、西藏、台湾

13       

格木

Erythrophleum   fordii 

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

14       

冬青

Ilex   purpurea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广西、福建

15       

石栎

Lithocarpus  glaber

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16       

多穗石栎

Lithocarpus  litseifolius

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17       

浙江润楠

Machilus  chekiangensis

浙江

18       

刨花楠

Machilus  pauhoi

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19       

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台湾

20       

乳源木莲

Manglietia  yuyunensis

安徽、浙江、江西、广东、福建、湖南

21       

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

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湖南、香港

22       

花榈木

Ormosia  henryi

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

23       

红豆树(花梨木)

Ormosia  hosiei

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北、四川、贵州

24       

闽楠

Phoebe  bournei

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

25       

浙江楠

Phoebe  chekiangensis

江西、浙江、福建

26       

紫楠

Phoebe  sheareri

河南、河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27       

桢楠

Phoebe  zhennan

浙江、四川、湖南、福建、贵州

落叶硬木类树种(28)

28       

光皮桦

Betula  luminifera

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湖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

29       

薄壳山核桃

Carya  illinoensis

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四川、湖南

30       

锥栗(小红栲)

Castanea  henryi

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广东、福建

31       

楸树

Catalpa  bungei

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甘肃、浙江、江苏、湖南、云南、广西、贵州

32       

黄金楸(黄金树)

Catalpa  speciosa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新疆、云南

33       

樱桃

Cerasus   pseudocerasus 

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四川

34       

连香树

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   et Zucc.

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

35       

酸枣木(南酸枣)

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

西藏、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

36       

光皮

Cornus   wilsoniana

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甘肃、河南

37       

浙江柿

Dyospyros  glaucifolia

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

38       

香果树

Emmenopterys  henryi

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39       

水青冈(山毛榉)

Fagus  longipetiolata

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

40       

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北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甘肃、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41       

刺楸

Kalopanax   septemlobus

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甘肃、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42       

马褂木

Liriodendron   chinense 

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

43       

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海南

44       

青檀

Pteroceltis  tatarinowii

辽宁、河北、山西、青海、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45       

麻栎

Quercus  acutissima

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江苏、安徽、浙江、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46       

白栎

Quercus  fabri

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47       

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

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48       

槲栎

Quercus   aliena

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49       

华东椴

Tilia   japonica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

50       

蒙椴

Tilia   mongolica 

山东、安徽、江苏、浙江

51       

香椿

Toona  sinensis

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

52       

杭州榆

Ulmus  changii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

53       

榔榆

Ulmus  parvifolia

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陕西、河南

54       

榉木(大叶榉)

Zelkova  schneideriana

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55       

光叶榉

Zelkova  serrata

辽宁、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针叶类树种(10)

56       

三尖杉(榧木)

Cephalotaxus  fortunei.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

57       

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

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

58       

福建柏

Fokienia  hodginsii

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贵州、云南、四川

59       

银杏

Ginkgo  biloba

北京、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甘肃、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60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辽宁、吉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61       

竹柏

Podocarpus  nagi

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

62       

铅笔柏

Sabina  virginiana

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

63       

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安徽、浙江、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

64       

榧树

Torreya  grandis

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贵州

65       

香榧

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 

浙江

 

 

六、资金概算

全市珍贵树种5年发展规划总投资7000万元。根据省林业厅《2008-2020年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纲要》有关技术要求和资金估算办法,人工造林、散生培育单位成本均为1500元/亩,定向培育为500元/亩,按照该标准测算,到2015年全市发展珍贵树种需要投入资金5000万元,年均约1000万元,其中:人工造林2万亩需3000万元,定向培育2.5万亩需1250万元,散生培育0.5万亩需750万元。珍贵树种种苗生产成本按照一年生符合质量标准的容器苗3元/株、二年生以上9元/株的标准,需投入资金1875万元。资金筹措主要以发展珍贵树种的经营单位和个人投入为主,争取省级补助1000万元,市级补助2725万元,各区、县(市)(含建设单位)自筹3275万元。

七、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珍贵树种具有材质好、用途广、周期长、观赏价值高、生态功能强等特点,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发展珍贵树种的必要性和周期性,把发展珍贵树种作为提升森林质量、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做好珍贵树种发展计划的组织实施、种苗调剂、业务指导、检查验收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推进珍贵树种发展工作。

2、种苗先行,保障供给。要充分发挥在杭涉林科研院校的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加强珍贵树树种繁育和培育技术攻关,大力开展对采种困难、育苗难度高、市场需求大的特种树种的组织培养,建立健全珍贵树种繁育研究平台;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培育一批以本地乡土珍贵树种为重点的良种化采种基地,发挥现有国家阔叶树采种基地和省林业重点工程容器苗繁育基地的龙头和基础作用,大力实施设施化、工厂化育苗,培育优质壮苗,确保造林苗木数量和质量。加大采种育苗,加快推广无性繁殖育苗等技术,增加良种壮苗的供应量,解决目前珍贵树种种源不足问题;加强种苗监管和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完善苗木供给机制,做好种苗培育引进、调配工作,确保珍贵树种优质壮苗的供应。

3、加大扶持,统筹发展。市财政应每年安排资金扶持珍贵树种发展,各区县(市)也要根据实情况出台政策,落实相应的配套资金。积极扶持珍贵树种的发展,在城市绿化、通道绿化、农村社区星级创建中注重并加大对发展珍贵树种的扶持力度,做到绿化与树种珍贵化相结合。鼓励“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统筹发展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珍贵树种发展,对基地化、规模化发展的社会组织给予必要的扶持。

4、加大宣传、强化监管。发展珍贵树种 资源有利于推动林木资源战略储备,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有助于提升城市绿化建设的品位,要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珍贵树种资源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不断认识珍贵树种资源的紧缺性、了解对珍贵树木需求的迫切性,让广大林农和投资者看到发展珍贵树种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形成社会关注、人人参与发展珍贵树种的良好环境。把发展珍贵树种工作列入各地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加强对各地珍贵树种发展情况的评估与分析,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绩效,促进全市现代林业发展。

 

附件4:

杭州市“十二五”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

与评价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城市森林是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用。城市森林的数量、质量、分布与健康状况不但决定着所发挥的功能和效益,而且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状况、人民生活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重要指标。开展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与评价,彰显城市森林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城市森林生态建设,发挥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报告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指导作用,在国内具有开创意义,为保障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顺利实施,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

2、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 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意见》(浙委[2010]8号);

3、《杭州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2005);

4、《杭州市城市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汇编》(2007);

5、《杭州市环境监测与评估总报告》(2007);

6、《杭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07-2020年) 

7、《杭州市2009年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成果报告》。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社会需求,体现创新意义,以建立完善的杭州城市森林生态功能监测方法、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杭州城市森林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3S、无线传输等技术,科学评价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逐步实现杭州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定期评价公告,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报告对人民群众生活的指导作用,提升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功能,推动杭州建设成为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

三、基本原则

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与评价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各种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的观察、测定和分析,以全面展现监测期间森林生态状况变化,综合揭示各种因素的内在变化规律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生态建设和社会公众及时提供全面、准确信息服务。

1、坚持科学性原则。根据杭州城市森林的特点,科学确立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做到技术措施成熟、仪器设备精密、计算方法标准、统计方法规范,获得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可信度的成果,以准确监测与评价杭州城市森林的主要保健功能。

2、坚持系统性原则。在选取监测评价指标、制定监测评价体系时,通过对专家与公众意见等的调查分析, 综合森林结构、人口密度、社会与经济环境等因素,将相对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城市森林保健功能主要特征的主导性因子作为监测评价指标。

3、坚持实用性原则。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年度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成果,积极吸收采用气象、环保等相关部门的现有研究成果,以减少工作量和难度。监测评价要突出反映与普通市民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指标/指数,同时优先选择易于获的、易于量化,便于选择统计方法和采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的指标/指数。

4、坚持持续性原则。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采取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分期实施的方法,实现监测点由少到多,监测频率由疏到密,监测评价指标/指数由单一到系统综合的目标,并将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与评价作为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持续开展,充分发挥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报告对人民群众生活的指导作用。

四、建设目标

2010年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初步确立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主要监测因子、监测方法、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选定监测试验点并开展试点监测,初步完成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固碳、改善温湿度等功能评价。2011年在试点监测基础上扩大数据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率,补充监测指标数据,筛选出能够评价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的不同区域森林空气污染指数、森林紫外线指数、森林体感舒适度指数、森林晨练指数、森林穿衣指数、森林噪声指数等,具备月度公报能力。2012年建成完善的杭州市森林生态功能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部分指标如:花粉粒含量、森林景观效果、森林保健功能、森林浴等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实现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主要指标/指数按月或按周公报。

五、技术路线

采取的技术路线见下图:

 

六、资金概算

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与评价约需资金650万元。其中设备(材料)采购费用270万(以10个监测点计,试点阶段基础指标测定每个监测点需设备购置费12万元(表一),共计10×12=120万元,后续增加监测指标后要增加购置设备费用每个监测点15万元,共计10个×15万=150万),监测维护及人员劳务报酬费用100万元(每个监测点每年2万元,共计10个×2万×5年=100万元),生态功能评价与公告费用30万元(年均6万元,共计6万×5年=30万元),科研协作费150万元,其他费用100万元。

 

表一:单个试点监测点主要监测设备预算明细表

单位:万元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

分类

单价             (元/台件)

数量

(台件)

金额

(万元)

设备

型号

设备生产

地区

主要技术

性能指标

用途

(1)

(2)

(3)

(4)

(5)

(6)

(7)

(8)

(9)

1

负离子测报系统

A

20000

1

2

Wimd-A3

中国北京

负离子浓度检测范围:A档:10~9×104个/cm3, E档:105~9×108个/cm3,离子迁移率测量范围:0.15~1.0(cm2/V*sec),离子迁移率正确测量的相对湿度范围:0~100% R.H.,测量分辨率:10   个/cm3

用于检测城市森林中的负离子浓度变化

2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

A

7000

1

0.7

T6615

美国GE

测量范围:0~50,000PPM。数字输出:UART@19200 BAND。测量精度:±75ppm @ 1000ppm 22℃。温漂:0.2%FS   / ℃。稳定性: 小于2% FS (15年)。非线性:   小于 1% FS

监测城市森林吸收二氧化和碳释放氧气功能

3

氧气探测器

A

8000

1

0.8

VEC-FM-O2

中国深圳

测量范围:0~25%   Vol,分辨率:0.1% Vol,精度:±5% F.S,工作湿度:10-95%RH,工作温度:-20-50oC

监测城市森林吸收二氧化和碳释放氧气功能

4

紫外辐射传感器

A

4000

 

1

0.4

UVR1-B

澳大利亚Middleton

响应时间0.5s, 分辨率<0.1%,非稳定性<-3%,温度偏差可忽略

监测城市森林减弱紫外辐射功能

5

风速风向仪

A

7000

1

0.7

03002-L

美国Net   One

量程0~50米/秒,/0~360o,精度:±0.5米,启动风速:0.5米/秒

监测林内风速

6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A

12000

1

1.2

HMP45C-L

芬兰Vaisala

测量范围:0.8-100%RH,-39.2-60oC

精度,±1% RH,长期稳定性:好于1%RH每年,响应时间:15s

测定林内温湿度

7

户外环境噪声传感器

A

14000

1

1.4

MK:427

英国   Cirrus

全防水麦克风设计,测量范围:30-100dB,电流输出4-20mA

测定林内噪声状况

9

数据采集器

A

27000

1

2.7

CR1000

美国Campbell

4M内存,CS I/O口和Rs-232通讯接口,13为模拟/数字转换,16位微控制器,内置32位CPU,带L哦Loggernet 数据采集程序

收集和储存传感器监测所得的数据

10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

A

6000

2

1.2

PS100

中国北京

容量24安时,可为CR1000数据采集器供电,工作温度:-15-65oC

为监测系统供电

单价5万元以下购置设备

11.1

11.1

累计

11.1

11.1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责任单位为杭州林业与水利局,成立领导小组及项目组,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和协调。技术依托单位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林业大学,协助项目实施。明确各自责任,确保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与评价系统建设顺利实施开展。

2、精心筹划、科技支撑。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反复论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措施和仪器设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确立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主要监测因子、监测方法、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突出反映群众需求,充分运用现代3S、无线传输等先进监测评价技术。

3、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政策支持,吸收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测点选取、指标数据采用中积极与气象、环保等相关部门合作,整合资源、注重绩效,形成合力。

4、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实行监督和内部审计,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技术路线或主要研究内容调整、主要研究人员变动以及其它可能影响课题顺利完成的重大事项要及时沟通和汇报。

 

附件:主要功能监测方案

 

附件:

主要功能监测方案

 

1. 样点选取

根据杭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森林资源结构与分布状况,参考杭州市遥感影像图,在杭州市各区县选取一定数量监测试点。

2. 主要因子检测与指标计算方法

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与评价项目指标研究的主要监测因子如下:

 

编号

生态指标

监测周期安排

效益指标

相关指数

仪器设备

1

林木生物量

每月测定

固碳

固碳量

负离子测定器、红外二氧化碳和氧气探测器、紫外辐射检测仪传感器、风速风向仪、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户外环境噪声传感器

2

林内外空气负离子浓度

每月测定

释放空气负离子

森林体感舒适度指数、森林晨练指数

3

林内外氧气含量

每月测定

释放氧气

森林体感舒适度指数、森林晨练指数

4

林内外温湿度

每月测定

改善气候

森林体感舒适度指数、森林晨练指数、森林穿衣指数

5

林内外紫外线强度

每月测定

减少紫外线

森林紫外线指数

6

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含量

每月测定

减少空气污染

森林空气污染指数

7

林内外噪声

每月测定

降噪

森林噪声指数

8

林内外林内风速风向

每月测定

防风

森林穿衣指数、森林噪声指数等

 

① 林木生物量

收集杭州市近年来森林清查及城市林木调查档案数据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森林类型,组织开展实地测定。对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叶面积等进行测定,进而推算林木生物量。

② 林内外空气负离子浓度

研究地点位于市区内主要景中的典型林分,初步选择6个样点。选择林外空旷地作为对照样点。

时间安排:每月选择典型气候的3天进行测定。每天6: 00-18: 00每隔2h测定一次。一天测定6次。

仪器:空气离子测定器。

使用空气离子测定器直接测定出各样点的正负离子浓度,结合空气负离子分析软件及空气评级法进行计算。

③ 林内外氧气含量

研究地点同上。

时间安排:白天6: 00至18: 00内每间隔2h测定1次。

仪器:氧气浓度测定仪

测定林内外的氧气浓度,进而推算出森林释放氧气的生态效益。

④ 林内外温湿度

研究地点同上。

时间安排:白天,上午8:00到下午6:00,每隔2h测定一次。

用干湿球温度计对各样点温湿度进行测定。

⑤ 林内外紫外线强度

研究地点同上:

时间安排:白天,日出到日落,每隔2h测定一次。

用紫外辐射检测仪对各样点进行测定。每天至少检查一次仪器。通过对林内外的对比发现森林减少空气紫外线的效益。

⑥ 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含量

研究地点同上。

时间安排:白天,上午8:00到下午6:00,每隔4h测定一次。,每日测3次。

用户外PM10测定仪对各样点进行测定。通过对林内外的对比推算森林减少空气污染的效益。

⑦ 林内外噪声

研究地点同上。

时间安排:每日早、中、晚各测一次。

用户外环境噪声传感器对各样点进行测定。根据林内外噪声的比较来确定森林降噪的效益。

⑧ 林内外林内风速风向

研究地点位于各样点。

时间安排:白天,日出到日落,每隔2h测定一次。

用风速风向仪对各样点进行测定。根据林内外风速的比较来确定森林防风的效益。

  

附件5:

杭州市“十二五”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专项规划

 

杭州市俗称“八山半水分半田”,现有森林面积108.45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达4349.7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4.44%,是浙江省第二大林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半山地区、天目山、清凉峰、千岛湖等地是我市森林消防的重点区域,因此,我市森林面积大,重点防范区域多,森林防火责任重,任务艰巨。做好森林消防工作已成为当前我市林业工作重中之重,而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扑救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强的森林消防队伍已摆上各级政府极其重要位置。

一、规划依据

1、《森林防火条例》;

2、《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

3、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巡查护林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若干意见》(杭政办函[2007]359号)。

二、基本概况

森林火灾严重危害森林资源,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扑救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近年来,我市时有发生森林火灾,特别是森林防火期,有时森林火灾频发,人员伤亡不断出现,给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我市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建设反应迅速,扑救有效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减少森林火灾损失,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最有效的一项措施。2007年,杭州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林水局《关于加强巡查护林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若干意见》(杭政办函[2007]359号),建设重点林区乡镇、森林经营单位森林消防队伍,实行森林消防专业化,同时,建立森林消防物资储备库,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实践,对于森林面积较大、森林火灾多发地区等乡镇建立森林消防队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照国家和省森林消防指挥部要求建立一支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队伍相比,我们仍然有很大差距。由于队伍建设资金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有森林消防任务的乡镇、森林经营单位没有建立森林消防队伍。也有部分乡镇森林消防队伍,队伍已建立,但队伍组织建制还不够规范等。

三、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森林防火条例》和《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紧紧围绕杭州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杭州、平安杭州,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全力防控森林火灾危害,巩固发展山川秀美的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为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服务。

四、基本原则

1、坚持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原则。

2、坚持装备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原则。

3、坚持培训训练,应急备战的原则

4、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的原则

五、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凡是有森林消防任务的乡镇(街道)、森林经营单位(国有林场、新城区、园管处、风景旅游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每个单位至少建设一支森林消防队伍,做到森林消防队伍布局合理,规范有序、装备齐全、训练有素,真真实现森林火灾扑火队伍专业化、规范化。

六、建设标准

1、队伍组建。每支30人以上,年龄20-50岁,男性,身体健康。人员来源以就近便于集结的当地在家务农、企业工作或治安巡防、城管队员兼职的为主。

2、队伍集结。每人有保持联系的通讯工具,平时在30分钟内完成。持续高火险天气和防火重点节假日期间实行集结待命,在15分钟内完成。每次集结人数必须达到30人以上。

3、扑火装备。至少配备风力灭火机10台、灭火水枪15支、灭火弹10箱、油锯2台、割灌机2台、高压水泵1套、灭火拍或灭火拖把50把、柴刀100把。个人防护不少于100套件(1套件由头盔、阻燃服装、防扎鞋、阻燃手套、手电筒、腰带包、水壶和毛巾各1件组成)。设有便于提取、分类存放货架的专用装备库,扑火机具定期维护,使用正常。配备以皮卡为主的森林消防专用车,适应扑火队员、机具装备应急运输需求,并统一涂装森林消防外观标识。

4、指挥所建设。建有森林消防专用指挥室(或值班室)至少1间,配备机1只、传真机1台、对讲机4部、喊话器2只、望远镜1台、地形图1套,以及其他值班必备用具。

5、业务培训。每年定期开展指挥员、消防队员业务培训或扑火演练2次以上。每名队员熟练掌握2种以上扑火机具使用技能。

6、制度建设。有队伍考核管理制度、森林火灾扑救预案、安全扑救守则、扑火指挥员职责、森林消防队长职责、森林消防队员职责、森林消防专用车辆管理规定、扑火机具管理规定等。

7、扑火经费。队员全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扑救人员工资和误工补贴落实。

七、资金概算

全市“十二五”期间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规划总投资为6520万元。其中消防队伍建设54支,按40万元/支标准建设,需建设资金2160万元;森林消防维护经费从2011年的114支到2015年的168支,按每支每年4~6万元/支标准,需安排维护经费3680万元;林业会商系统建设经费680万元。

资金筹措:市级以奖代补资金需2989万元,各地自筹3531万元。其中市级以奖代补资金中,淳安县属我省经济欠发达县,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以奖代补标准为每支16万元,建设9支,需以奖代补144万元,其它地区每支12万元,建设45支,需以奖代补540万元,共需以奖代补684万元;消防维护按市、县各承担50%计,需投入以奖代补资金1840万元;改扩建林业会商系统市本级25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215万元。

 

表一: 杭州市“十二五”林业会商系统建设工程投入规划表

                                                                     单位:万元

建设单位

建设性质

建设起止年限

投资计划

建设内容

合计

市补

地方配套

西湖区林水局

扩建

2010年-2013年

50

25

25

林业会商服务器终端配置

萧山区林业局

新建

2010年-2013年

80

40

40

林业会商服务器终端配置

余杭区林水局

扩建

2010年-2013年

50

25

25

林业会商服务器终端配置

富阳市林业局

扩建

2010年-2015年

50

25

25

林业会商服务器终端配置

桐庐县林业局

扩建

2010年-2015年

50

25

25

林业会商服务器终端配置

建德市林业局

扩建

2010年-2015年

50

25

25

林业会商服务器终端配置

淳安县林业局

扩建

2010年-2015年

50

25

25

林业会商服务器终端配置

临安市林业局

扩建

2010年-2015年

50

25

25

林业会商服务器终端配置

市本级

扩建

2010年-2015年

250

250

 

连接服务器终端配置、网线开通费、林业会商系统维护费

合计

   

680

465

215

 

 

八、保障措施

1、加大投入,高标准装备队伍。一是对已经建立的森林消防队伍要对照省、市森林消防队伍的建设标准和要求,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做好查漏补缺,装备配足配齐,实现装备标准化,队伍建设正规化。二是对“十二五”期间需要建立的队伍要搞好规划,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加大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达到林区重点乡镇及森林经营单位都建有一支专业森林消防队,进一步规范林区重点乡镇及森林经营单位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强化扑火装备配置,实行扑火机具现代化,同时,要加强森林消防队伍管理,提高扑救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各地要将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用于森林消防机具购置和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大财政投入,不断补充物资储备,同时,要加大对扑火机具维修和保养的投入,要不断提高扑救队员的工资水平,改善消防队员的生活福利,参加意外伤害险等,从各个方面保障队伍的稳定,提高队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加强管理,狠抓队伍自身建设。队伍建设关键在于纪律,纪律是一切行动的首要保证,只有铁的纪律、严明的制度,队伍才能拉得出,打得赢,才能出色地完成森林火灾的扑救任务。一是规范队伍组织建设。本着“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快速集结、高效扑救、统一指挥、加强管理”的原则,按照规范化、标准化、正规化组建队伍,统一队伍名称,确定队员人数,明确队员录用条件,加强队员的基本素质教育以及队籍管理,结合各地多年防扑火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每支专业森林消防队的人数一般不少于30人为宜。各地还可根据本地实际和扑救任务的具体情况,在队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扑火作战班组(或中队或分队),以便于加强管理,更加机动灵活的发挥专业森林消防队的作用。二是加强队伍的日常管理。制定一系列集学习教育、组织管理于一体的管理措施,如《各岗位职责》、《扑火队员训练、学习制度》、《值班制度》、《扑火安全守则》、《装备机具管理制度》、《车辆使用制度》等。加强内业建设,主要包括队牌、队员情况表,辖区内的地形图、行政区划图,森林火灾扑救记录册等。三是建立岗位目标考核管理制度。考核成绩作为年终考评每一位队员是否合格、是否达标、是否违反操作规程,对照考核细则,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岗位再培训和再教育,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对屡教不改,情节恶劣,性质严重的报上级批准清出队伍,以维护队伍的严肃性,达到有效抓好队伍自身建设的目的。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各地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评比活动,对森林消防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以肯定成绩,鼓励士气,激发斗志。

3、强化培训,提高队伍作战能力。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主要体现在一个“专”字。同时,每支专业森林消防队的精神面貌和队容、队貌以及每名队员素质、休养是专业或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正规化、规范化的标志,是集体战斗力的体现。为提高专业森林消防队扑火作战能力、技战术水平和队员的身体素质。一要加强森林消防指挥员的培训。各地每年要组织对森林消防指挥员的培训,要让每一名指挥员熟悉掌握地理信息、运用现代化扑火机具,掌握扑火和避火知识,科学组织指挥,从而实现指挥扑救科学化。二要强化队员的体能训练和业务学习。在每年进入森林防火期前,要对扑火队员进行为3-5天的全封闭式军事化训练,并邀请各地武警中队武警为教官,要求队员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军令如山倒”,进行严格的强化体能训练,同时还要组织队员加强业务学习,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森林消防基本知识手册》,每名队员都要学会辨认地形图,熟悉和掌握当地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出击有力。三要组织开展扑火实战演练。每年进入森林防火期前,各级森林消防指挥部要组织开展扑火技能实战演练竞赛或者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预案演习。通过演练或演习,要让每名扑火队员做到熟练掌握各项扑火工具使用方法,提高扑火技能和扑火效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队员了解火的种类及所处地形的风向、坡度、地理位置和危险地带。要让每名队员牢牢记住扑火必须配带手电、水壶、挎包、柴刀、二号工具、灭火弹、风力灭火机、油锯等个人扑火工具的习惯。

4、强化值班,确保队伍迅速出击。严格值班纪律,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实行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森林火灾突发性强,要实行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高火险天气和森林防火期,各地森林消防办必须保持有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坚决不能出现脱岗、漏岗现象,确保信息畅通。值班人员要与森林消防队建立联动机制。一有火情,报警迅速,快速反应,森林消防队重兵出击,赶赴现场,有利于火场扑救工作全面开展,对及时扑救森林火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附件6:

杭州市“十二五”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专项规划

 

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的一项战略工程,是“绿色防火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是在容易起火的连片针叶林内、山脊线、林缘、道路两侧、坟山四周和山脚村宅旁等地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充分发挥自然力的作用,利用森林植物之间的抗火性差异,以难燃的乔木或灌木树种组成的林带来阻隔或抑制林火的蔓延,防止易燃森林植物的燃烧,减少火灾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不仅可以变被动防火为主动防火,而且能节约大笔的防火经费,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及生态效益,具有生态、经济、社会、防火、通道五大效能。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127-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全国森林火险等级区划》(LY1063-9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4、浙江省地方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DB33/177—9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4年,1998年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8、《森林防火条例》(2008年修订);

9、《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1993年,2004年修订);

10、《浙江省林木采伐管理办法》(2004年);

11、《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1996年);

12、《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3年);

14、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04)。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大局,以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努力推进森林消防工作由被动扑救向主动预防转变。积极应用森林消防管理学理论和科技成果,引入最新适用技术,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实施,营造既有显著的阻隔预防作用,又有良好的景观生态经济功能的“绿色长城”,逐步改善重点火险区的林种树种结构,完善现有森林火灾预防设施体系,全面提升森林消防工作水平,为杭州市乃至全省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提供示范,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维护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为林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服务。

三、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重在实效的原则。根据项目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森林火灾的发生机率、主要原因以及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生物防火工程的建设重点、布局与规模;根据立地条件、现有林分状况、林火类型等,采用最新的森林消防理论与科研成果,研究确定生物防火林带类型、布设位置、宽度、结构和营造技术以及营林防火的具体技术方案;在工程措施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引入最新的适用技术措施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讲求实效。

2、因害设防,整体优化配置的原则。根据项目区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与类型,面向问题设计,因害设防,合理布置生物防火林带。充分利用竹林、经济林带等人工生物阻隔带,水域、溪沟、悬崖等自然阻隔和生土阻隔带、农田、道路等现有人工工程阻隔带,使它们和新造生物阻隔带、改造林分整体优化配置,紧密衔接,相互联网成片。

3、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树种选择上,坚持适地适树,根据森林分区选择防火效能强的防火树种,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外来优良树种,重视防火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的有机结合,以获得最大的稳定性。

4、防火功效与多种效益兼顾的原则。坚持以林火阻隔功能为主,兼顾绿化与美化;重视经济价值高的多用途树种的选择应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保护设计,使生物防火林带在发挥森林防火功效的同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注重生物防火林带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引导种植具有防火功能的珍贵树种、经济树种、绿化树种和景观树种,发展生态经济型防火林带,促进山区群众增收。

5、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先重点后一般(区域),先易后难,逐年分步实施;充分考虑建设资金、苗木、技术力量等因素,以火源多、火险等级高和林火易蔓延的城区周边山体、风景区、毗邻大面积平原的低山丘陵、连片面积大的针叶纯林林区为重点,加大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密度和营林防火工程建设力度,着力加强重点工程的模式设计与示范点的建设。

四、建设目标

建设总体目标是:以经济防火林带和景观防火林带建设为切入点,按照重点工程的建设要求,建一条成林一条,有计划地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通过几年不懈努力,营造一个纵横交错、互相连接、封闭成网的,既能有效地阻隔或抑制林火的蔓延,防止易燃森林植物的燃烧,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损失,同时又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景观、社会、通道诸功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林火阻隔网络系统。“十二五”期间,全市继续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500 公里,面积10000亩以上。结合省万里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前期市补生物防火林带工程以及各地自筹投资建设的生物防火林带,全市累计总长度达到2000公里以上。

五、规划重点

省、市、县界森林火灾重点防控区域,以及森林火灾多发易发的重要部位;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交通干线两侧人为活动频繁的山脚田边;重点生态公益林培育区的林缘山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旅游景区、重要设施所在地、坟山墓区的外围地带;曾多次发生森林火灾和受野外火源威胁性较大的林缘交界处。

六、建设途径和方式

建设途径: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途径有两条:

1、新造  对于无林地,宜采用人工造林的途径,即选择适宜的防火树种,按照设计规格,与无林地绿化同步进行造林。根据地类性质,可以分为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地造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火烧迹地更新造林和宜林生土阻隔带造林等。

2、改造  对于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等地类,宜在全面伐除针叶树和其他易燃树种或疏伐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种植、补植耐火阔叶树种或者间伐抚育予以改造提高。根据地类性质,可以分为针叶林更新改造、疏林地更新改造、灌木林地更新改造、阔叶林改造和常绿经济林改造等。

建设方式: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方式主要有人工造林、补植改造和抚育改造三种。对不同的地类,应采取不同的营造方式。

七、技术规范

1、造林树种选择

生态防火树种:木荷、实生杨梅、女贞、缺萼枫香、江南桤木、邓恩桉、巨桉、赤桉、细叶桉等

经济防火树种:嫁接杨梅、枇杷、粗壮女贞、茶和杨桐、柑橘、大叶冬青(苦丁茶)、银杏、毛竹、雷竹、高节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早竹等。

景观防火树种:枫香、黄连木、榉树、红花木莲、乳源木莲、深山含笑、竹柏、交让木、山杜英、浙江红山茶、秃瓣杜英、杜英、薯豆、猴欢喜、红山茶、栀子、日本珊瑚树、披针叶茴香。

2、苗木规格

造林树种苗木规格与质量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和项目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为了尽早实现预期目标,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坚持立足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的原则,适度提高对苗木规格和质量的要求,对于火险重点地区、风景区所需的苗木,提倡采用2-3年生以上移栽大苗,其通常规格为米径3-5cm,高2m以上;除部分落叶树外,原则上要求带宿土上山。

3、营建要求:采用块状整地,穴块造林,良种大苗栽植,亩均密度经济树种80株以上,其他树种120株以上。造林后连续抚育管理3年,每年抚育1-2次,直至郁闭成林。提倡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林地生产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带保存率,也为后续幼林补植、培育绿化大苗打好础,增加林带建设的经济效益。

八、投资概算

1、投资估算

直接费用包括当年的现有林木采伐、林地清理、整地挖穴、苗木、栽植、抚育、肥料、农药、管护、通道建设等费用,次年的补植苗木、补植费、抚育、肥料、农药、管护、通道维护等费用,第3-6年的抚育、肥料、农药、管护、通道维护等费用。

人工造林2760元/亩。其中:(1)林地清理:80元/工×2工/亩=160元/亩;(2)块状整地(1米×1米)、挖穴:120个/亩×4元/个=480元/亩;(3)种苗费:120株/亩×10元/株=1200元/亩;(4)运输及背工:120株/亩×2元/株=240元/亩;(5)种植工资:2工/亩×100元/工=200元/亩;(6)连续三年管护抚育:160元/年.亩×3年=480元/亩。

补植改造1880元/亩。其中:(1)林地清理:80元/工×3工/亩=240元/亩;(2)挖穴:60个/亩×4元/个=240元/亩;(3)种苗费:60株/亩×10元/株=600元/亩;(4)运输及背工:60株/亩×2元/株=120元/亩;(5)种植工资:2工/亩×100元/工=200元/亩;(六)连续三年管护抚育:160元/年.亩×3年=480元/亩。

按照人工造林2760元/亩,每年营造30公里,面积700亩以上,需投入180万元;补植改造1880元/亩,每年改造70公里,面积2000亩以上,需投入420万元;“十二五”期间,全市营建500公里,面积10000亩, 需投入3000万元。加上间接费用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查验收费分别按照项目直接投资总额的3.0%、2.0%和1.0%计算。共需要投入资金3100万元。

2 、资金筹措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以综合发挥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主。因此,有关县(市)要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列入财政专项,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重点建设省市县界、高速、国、省道周边、墓区坟山周边地区等重点火险区域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按照每年规划实施面积,通过验收后给予以奖代补。各地要运用市场机制来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九、效益评价

1、社会效益

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从社会效益上分析有四方面作用:

1)通过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的建设,使森林消防由被动变为主动,减少了各级党政领导为指挥扑救林火和处理灾后事宜所耗精力,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去。

2)该工程全面实施建成之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市森林防火的综合能力,使林火的发生及其产生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避免和减小森林火灾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3)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减少林火的危害及其导致的损失,最终目的是造福于人民,是一项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这一本质的民心工程。通过该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而且能有效地提高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观念,使人们对林业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森林防火工作在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中所起的作用认识更加深刻。此外,通过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的建设,还可以有效地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4)通过项目建设,不仅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通过项目招投标、施工监理等一系列先进管理手段、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从根本上改变临海市林业生产和管理的综合水平,有效地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2、生态效益

生物防火林带的建成,不仅可以使森林及其植被得到更有效的恢复与保护,而且可以使无林地得到绿化,使针叶林、针叶疏林和针叶未成林造林地得到阔叶化改造,使阔叶林、阔叶疏林和灌木林得到改造提高,有林地面积净增,林种、树种结构得到改善,病虫害发生机率大为下降,从而显著地增加森林的稳定性,使森林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维护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此外,景观防火林带的营造,将极大地提高现有森林的景观价值。

3、经济效益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有效地降低火灾发生情况,减少火灾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2)经济防火林带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经济防火林带主要营造嫁接杨梅枫香林带、嫁接杨梅大叶冬青林带、毛竹林带、雷竹林带等,盛产期按照平均年产值3×104元/ hm2估算,年总产值可达1.73×108元。

综上所述,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的实施,虽然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短期内会给市政府和各地带来一定程度的财政压力,给林业主管部门带来较重的技术负担,但同时也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是一项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21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势在必行。

十、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级政府将森林火灾的科学防控作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和谐社会、平安林区的重要内容,将营建生物防火林带作为提高森林防火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高度重视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山区群众将建设生物防火林带作为保护森林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兴林富民的重要渠道,积极参与林带工程建设。各地林业部门要把握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领导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增加投入、有序推进,确保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

2、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项目区内山林权属多样,能否妥善处理建设用地问题,直接关系到生物防火林带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土地等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正确引导、妥善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问题。在稳定现有林业政策的同时,认真调研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农村土地二轮延包三十年不变的新情况下,适合当地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在资金筹集、土地落实等方面开拓思路,尤其是在机制创新上要多做文章、做好文章,积极实行“谁绿化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和“借地绿化”等政策,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将林木、林地的经营权落到实处,属于林地的应及时发放林权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批名特优经济林等生态经济型示范林带(基地),使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创收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不断实现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多向目标。

3、坚持政府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工程建设能否顺利实施,建设资金能否落实和及时到位是重要前提。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是造福全社会的公益性事业,应明确定位在生态公益林建设范畴,建设所需资金,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国家、地方、部门、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造林积极性,特别是吸引工商业主参与风景名胜区、度假区、森林公园范围的景观防火林带和通道经济防火林带建设,政府从中积极引导,出台激励政策。

4、实行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质量是生命。各地林业部门要认真做好不同类型林带建设的作业设计和营建管理,加强技术指导、苗木供应和检查验收,抓实造林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成效。要按照“三分造林七分管理”的营建要求,全面推行专业队造林模式,建立工程招标“一包管三年”的造管机制,健全承包单位责任制约措施和基层质量监督管理措施,保证建设一条、成林一条、发挥作用一条。首先,重视和加强作业设计工作,使每条林带、每个地块的设计真正做到科学设计、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确保作业设计质量。其次,必须强化苗木管理。实行统一调运、严格病虫害检疫和产地、质量检验,坚持良种壮苗造林,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第三,试行公开招投标制。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项目应面向省内试行公开招投标制,积极引入外地有施工资质、讲质量、守信誉的施工作业队伍。第四,积极推行项目监理制,强化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施工,确保采伐与林地清理、整地挖穴、栽植、抚育等技术环节达到设计要求,坚持按工序验收制度,确保造林质量。第五,实行奖惩制度。采取领导、部门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对造林质量和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通报表彰,对质量差的及时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造成严重质量事故的应追究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抓好示范点建设,推动整个项目建设进程。从2011年开始各地要确定一个重点建设项目,在资金、人力和物力等方面优先予以保证,率先开展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和针改阔示范,以此推动重点火险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各级领导尤其是重点建设工程所在镇、街道的领导,要分片负责,亲自带头抓好示范点的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要求精心施工,建一条成一条,以点带面,促进重点工程乃至整个项目的建设。

6、严格考核,巩固成果。我局已将年度计划实施情况纳入市对区、县(市)林业工作的综合考核内容,根据计划完成率、质量合格率等随机抽查结果,进行评议打分。同时,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实行严格的核查验收制度。各地要切实引起重视,增强做好工程建设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相应的责任考核和工作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附件7:

杭州市“十二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专项规划

 

林业有害生物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其危害造成林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造成经济林减产减收,影响林农增收和脱贫致富。“十一五”期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十分猖獗,年发生面积最多达195269亩,许多次要有害生物上升为主要有害生物,偶发性有害生物成为常发性有害生物,其中山核桃、竹子、板栗、花卉苗木等有害生物的危害十分严重。根据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等法规规定,为切实控制全市林业有害生物,保护森林资源,特制订本规划。

一、规划依据

1、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第46号令);

2、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第98号令);

3、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第13号公告);

4、省政府《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实施办法》(第75号令);

5、省政府《浙江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第118号令);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 [2003]9号);

7国家林业局《关于切实抓好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林发明电[2009]6号);

8、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林造发[2009]97号);

9、国家林业局《关于抓好灾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林发明电[2008]18号)。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林木和森林健康,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防控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为重点,运用营林、植物检疫、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工程治理,不断创新防治机制和防治技术,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切实控制好各类林业有害生物,为保护森林资源,打造“低碳城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基本原则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的方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坚持“森林健康理念”,在规划实施中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原则;

2、坚持预防为主,各项防治措施并举,防控结合的原则;

3、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

4、坚持快速反应,紧急处置,控灾减灾的原则;

5、坚持依法防治,职责明确,分级联动,各司其责的原则。

四、建设目标

完成国家林业局立项的“环千岛湖松材线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标任务,全面加强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森林健康经营示范林工程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建立市级测报站1个、县级测报站9个、测报点9个;防治减灾体系建设为市级应急防控指挥中心1个、药剂药械库8个;检疫御灾体系建设为市级检疫检验综合实验室1个,县级检疫检验室9个,检疫检查站10个,执处理堆放场4个。森林健康经营示范林工程建设为建设健康经营示范林17645亩。

“十二五”期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较为健全,全市林业有害生物一旦发生,即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1.8‰以下,无公害防治率80%以上,测报准确率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95%以上(具体要等省林业厅下达后再定)。完成松林林相改造135100亩。

五、资金概算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预测我市“十二五”期间林业有害生物年发生面积在12万亩至20万亩之间,需年投入防治资金约2000万元至3000万元。根据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等法规的规定,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生态公益林病虫害防治经费和松材线虫病防治经费应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需要,增加资金投入。

2、“环千岛湖松材线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项目总投资1651.07万元,其中监测预警体系建设398.79万元,检疫御灾体系建设521.25万元,防治减灾体系建设263.65万元,森林健康示范工程建设287.68万元,其它费用(包括不可预见费)179.7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投资989万元,地方财政配套662.07万元。

六、重点工作

抓好松材线虫病防除。松材线虫病是威胁我市森林资源的最为危险的森林病害,其危害不仅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将严重影响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其扩散蔓延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十二五”期间如控制不好,将会造成大面积暴发,致死大量松树,造成生态灾难。因此松材线虫病防除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必须切实做好预防、监测、除治工作。发生区要查清疫情,科学除治,严防疫木外流。非发生区要严防死守,内查外拒,严禁疫木流入而造成新的疫情。要提前实施松林林相改造,积极开展生物、物理、化学、营林等综合防治,切实落实各种松材线虫病防除措施,坚决遏制其蔓延危害。

抓好“环千项目”实施。《浙江省环千岛湖松材线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我市历史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面国家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升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防控能力。各地要严格按省林业厅批复的初步设计和投资计划组织实施,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投资计划,变更建设项目。要加强资金管理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挪用、截留和挤占建设资金,做到建设资金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同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建立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属于政府采购目录的要实行政府采购。加强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抓好监测预警工作。监测预警是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基础,是林业有害生物一旦发生,及时除治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要建设好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测报点,健全监测网络。制订完善测报办法和技术规程,落实测报人员,定期进行测报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监测预报水平。要着力建设好“十一五”期间建成的5个市级测报点和30个县级测报点,定期发布虫情信息。根据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实际,要着力做好松材线虫病的监测调查,做好竹子以及山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有害生物的测报,及时预警,为林农减灾增产服务。

抓好检疫御灾工作。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林业有害生扩散蔓延,以及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重要方法。要建设好检疫御灾体系,“十二五”期间完成1个市级检疫检验实验室,9个县级检疫检验室,10个检疫检查站和4个热处理堆场的建设工作。抓好检疫员队伍建设,加强检疫法律法规学习,熟练应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开展检疫工作。着力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路检和复检工作,强化检疫监管。定期开展“绿盾护林”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打击违章调运和无序流动,维护松木及制品的正常检疫秩序,严防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播。

抓好防治减灾工作。林业有害生物一旦发生必须及时除治,有效控制,如贻误防治时机,将会导致难于挽回的经济损失。要建设好全市防治减灾体系,“十二五”期间要完成1个市级应急防控指挥中心,和8个药剂药械库的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队伍,鼓励组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大力推广防治工作市场化。积极研究和推广先进适用的防治新技术,努力提高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水平;积极开展生物、物理等无公害防治,努力提高森林自控能力;加强防治过程管理,开展工程治理,努力提高防治工作的成效。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不仅破坏森林资源,而且影响生态环境建设、国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制定措施和制度,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把防治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2、资金扶持、增加投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除了竹子以及山核桃、板栗等经济林外,其他林木经济收益较少,甚至没有经济收入。因此,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森防机构和发生地要多方筹集防治资金,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增加防治救灾资金的投入,以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3、依法防治、提高质量。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须遵循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松材线虫病的防治还必须遵循《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等等。从事防治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依法组织预防、监测、除治工作,规范防治行为,提高防治质量。

4、科技支撑、保证成效。要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水平一是要依靠管理,二是要依靠科技。要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监测、检疫、防治有害生物的技术水平。既要开展本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探索防治的新技术,又要寻找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成果,将其应用于本市的防治实践,以保证防治措施取得好的成效。

5、强化宣传、社会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涉及千家万户和社会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职能机构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标语等媒体,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以及防治工作的必要性。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形成政府主导,业务部门指导,社会参与,各方协同配合的良好局面。

6、健全队伍,增强能力。目前我市已有一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队伍,但离“十二五”规划要求和日益严峻的发生形势还不相适应。因此,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队伍建设,以参照公务员管理为契机,加强县(市、区)森防机构建设,落实乡镇森防工作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增强业务能力。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防治检疫队伍。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苗木行业图文推荐
苗木行业新闻推荐
赞助商链接
苗木花木类新闻点击排行榜
新闻特别推荐
 
 
APP应用权限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汇款方式 | 付费会员 | 广告介绍 | 网站介绍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597苗木网是中国专业的苗木网站,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绿化苗木价格, 最新苗木供应信息和最新苗木资讯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04792号 1鲁公网安备 37068502000062号
copyright @ 597苗木网 2019-2026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9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