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病,为什么要治疗呢?但如果病了,是接着预防还是去治疗?所以预防是预防,治疗是治疗。
但令人们苦恼的是,专家会给你成册的“攻略”,其实都是教你怎么预防的,你要问他们该怎么治疗,他们也会无言以对。
其实并非没有治疗的办法,只是每个人的情况都有差别,比如病因、病理、病历、患者体质、情绪、心态、经济状况等很多因素都不一样,用攻略来治病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只能是“一人一方”,甚至是走一步看一步,这叫“疗程”。
在我们苗木行业里,“患病”的中奖概率比真实患病的高多了。
每到年终或开年之际,各种年终终结、专家预测、数据汇报等都会纷纷发布,对我们种苗人来说,有什么实际作用吗?实际作用都是指导性、预防性的,甚至可能是误导性的。
因为种苗有成材的过程,“滞后性”非常明显,当前看也许是正确的,但到了成材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弥足深陷。尤其是大规格类乔木、精品造型类苗木,成材时间一般5-10年,品质更好的成材时间更长。
在这么长的过程中,谁敢肯定届时的市场需求是如你所愿的?但到了弥足深陷的时候,种苗人寻求的是指导性意见还是迅速打开销路的渠道?又有多少当初野心勃勃的种苗人,因为找不到治疗的办法而病入沉疴,最终草了遗憾出局?
专家们会给很专业、很系统的种苗“攻略”,但你要问他们该怎么卖苗,他们也会懵圈。
这两年来,我们遇到最多的是找渠道卖苗的种苗人,我们为此也深感无力:老渠道、老市场,已经很难再帮到寻求销路心切的种苗人,这种无奈不单指我们。
寻求解决卖苗难题的治疗之道,长期以来努力的人有很多,不管是平台还是人脉,作为中间桥梁作用的效果已经非常弱,苗木经纪人、行业信息平台都是江河日下,老渠道已经满足不了种苗人的卖苗需求。
一是说明苗木应用的上层市场出了问题,二是“输送血液”的管道老化,渠道出了问题,但当苗木产品难卖的时候,专家们说的更多的是产品出了问题。
这就是“滞后性”隐患,站在当时,谁会知道现在的产品有问题呢?既然现在出了问题,种苗人急迫寻求的,肯定是销售的办法而不是未来种什么苗。
除了产品更新,我们更要找到新市场,还要找到进入新市场的渠道,眼下的问题不解决就没有未来。
到了这种时候,专家的“千金攻略”远不如一份简单的产品解决方案管用。
“偏方”被人说不科学,有病乱投医是忌讳,但谁能体会病人的苦衷?因为偏方也是一种治疗的办法,即使不够科学,也会比那些“攻略”更能带来一丝希望。
于是我认为:解决卖苗难题,主要靠自己,现在也只能靠自己!
就如医生们说的那样:病痛只有自己去承受,你的病痛没人能替代,具备积极良好的心态,比所有治疗药物都管用。
对于种苗人来说,这种心态是什么?是不抱怨,是积极寻找适合自身情况的销售渠道,在认知上尽早抛开“销售外包”的想法,积极组建自己的营销团队,不只是为了销售,还有为产品规划、策划、宣传等一系列配套服务。
“久病成医”,治疗的办法没有“攻略”可寻,只有靠自己才会找到最准确的治疗配方。
来源:园林网 作者: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