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杨玉勇大学毕业后,有一份让同龄人羡慕的工作。但基于对蔷薇属和绣球属植物的酷爱,1988年他转行投身农业种植,在家乡东北租地10亩种植月季,后因为云南优越的气候条件,又来到云南种植、销售切花月季。1999年,他注册成立了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公司,通过多年努力,打造了声名远扬的“杨月季”品牌。
在大学读书时,杨玉勇就对蔷薇属和绣球属情有独钟,因为这两属植物都原产于我国。我国不仅种质资源丰富,是世界蔷薇属和绣球属植物的分布中心,而且栽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中曾写道: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诗中的紫阳花就是现在的绣球花,而宋代又称紫阳花为八仙花。”杨玉勇说。
杨玉勇与其他同行不一样,特别强调花卉露天种植。在他看来,遍地的大棚并非好事。因此,无论是绣球、月季,还是南半球木本花卉,他都选择露天种植,利用水库及田间的收集系统,将自然降雨作为灌溉水源。此外,不用投资建大棚,施肥量也较传统种植模式大幅减少,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露天种植不仅具有环保、可持续的优点,还可对石漠化荒山进行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一举多得。当然,露天种植毕竟是靠天吃饭,要产出优质鲜切花,对品种的选择和种植技术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能否适应露天种植,能否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因此培育适合露天种植的月季、绣球新品种成为他努力的目标。
“露天种植的花卉品种要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和适应性,不怕风吹雨打和强光照射。云南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因此,只要选对品种,完全可以露天种植。”杨玉勇说。杨玉勇认为,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材料,没有种质资源,育种就是无源之水。为更多地收集、保存并更好地保护、利用野外种质资源,他每年几乎有1/3的时间在野外工作。重庆、滇西各地他已跑了两遍,2021年有一次15天内连续到云南、四川、陕西、甘肃、西藏等地考察,收集种质资源。杨玉勇在原公司拥有的技术基础上,成立昆明南国山花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200亩,历经9年打造了南国山花科技生态园,建成200亩玫瑰谷,收集保存蔷薇属9个大类、2400余种(品种)。
南国山花科技生态园拥有近百亩绣球花品种资源及育种基地,收集、保存包括大叶绣球品种群、粗齿绣球(山绣球)品种群、乔木绣球品种群(型耐寒绣球)等七大种群的绣球属植物近400个原种、变种和品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绣球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新品种选育、商品鲜花生产基地。
目前,杨玉勇共育成月季新品种40多个,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切花月季新品种“冰清”和第一枝在国际上获金奖的月季花就是他的杰作。在育成的绣球新品种中,12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3个品种通过欧盟认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杨玉勇还在国内率先引种原产于南非、澳大利亚的南半球木本花卉,并从中筛选出4科9属100余种(品种)观赏价值高、又适宜云南气候和土壤的种(品种)进行规模化、商品化露天种植。其产品不仅丰富了花市的品种种类,而且让游客不出国门就可在基地观赏异国他乡的奇花异卉。
“引种南半球木本花卉的初衷首先是因其商品性较好,其次这类花卉的种植环境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而且降雨要少,正适合在云南露天种植。”杨玉勇说。杨玉勇凭借其独到的模式和成就,在花卉领域有着较高的知名度。除了“杨月季”这个响当当的品牌外,“绣球大王”这个称呼也被业界认可。
目前,公司已成为一家专业从事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及鲜切花生产、销售的省级科技型企业,是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色木本花卉研发与推广中心、月季研发与推广中心,还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学实习及就业实践基地,公司产品连续三年获得“云南十大名花”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