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原产于中国,起源于中国西藏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到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再到中国新疆天山山脉等广大地区,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土耳其,再传入欧洲与荷兰,现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球根花卉。我国是郁金香消费大国,但由于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匮乏和配套栽培技术落后,国内郁金香种球产量低,品种退化严重,制约了我国郁金香产业发展。因此我国每年从荷兰等国进口的郁金香种球超过4亿粒。
为此,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郁金香团队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在收集保存郁金香种质资源,建成全国首个“国家郁金香种质资源库”的基础上,育成15个自主知识产权郁金香品种,同时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为我国郁金香种质创新、产业升级和郁金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花色品种丰富的国家郁金香种质资源库
花色品种丰富的国家郁金香种质资源库
艰难起步,为繁花似锦付辛苦
屈连伟是沈阳农业大学的大专毕业生。2001 年毕业后,他来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鲜切花出口基地工作,从此与娇艳美丽的郁金香结下不解之缘。冬夜,“棚头房”内温度达到-10 ℃,脸盆里的水都结冰了。但他却以棚为家,不离不弃。7年时间,书写了十几本笔记,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创造了郁金香切花出口率高达95%的奇迹,用碎片时间继续学习,先后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为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屈连伟研究员在郁金香种质资源库
继续攀登,为郁金香事业闯天地
近年来,我国郁金香产业发展迅速,但种球绝大部分依赖国外进口。种球“卡脖子”问题,屈连伟如鲠在喉。屈连伟说:“中国每年进口郁金香种球4亿多粒。如果哪天外国卡住我们的脖子,我们的郁金香产业就没有了。”
2007年,屈连伟被调入花卉研究所后,工作重心从生产转为科研。2012年,屈连伟争取到去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机会,他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也看到了郁金香产业的巨大经济价值和中国郁金香产业与荷兰的差距。于是,他暗下决心:为祖国郁金香品种和种球的国产化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屈连伟在为郁金香人工授粉
野外考察,建立国家郁金香种质资源库
种业是现代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重要创新的基础性,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为收集我国野生郁金香资源,屈连伟4次带领团队,赴中国的野生郁金香资源主要分布地新疆天山地区,风餐露宿,寻找野生郁金香资源。长途跋涉的足迹几乎遍及野生郁金香的所有分布区。
屈连伟在野外考查郁金香
目前,团队收集保存包括我国野生郁金香资源208份,世界15个类群的373个品种在内的郁金香种质资源,建立了国内首个“野生郁金香种质资源圃”和我国首个“国家郁金香种质资源库”。
屈连伟在田间观察郁金香
屈连伟在田间观察郁金香
种质创新,填补中国无郁金香品种的空白
目前,屈连伟领衔的研发团队,利用我国特有的野生郁金香资源和国外性状优良的栽培品种,通过广泛的种间杂交及后代筛选,不仅成功育成‘紫玉’、‘黄玉’等15个郁金香新品种,填补了我国无自主知识产权郁金香品种的空白,其中‘天山之星’‘和平时代’、‘金色童年’等13个郁金香新品种完成国际登录。而且建立了远缘杂交、有性多倍化和染色体加倍3套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说起这些新品种中,屈连伟如数家珍。‘紫玉’是我国自育的首个郁金香新品种,露地栽培单朵花期17天,比国外品种的平均花期长4.4天;通过国际新品种登录的‘天山之星’、‘和平年代’除花期较国外品种早15天左右外,观赏性高,抗逆性强,可在辽宁露地越冬;‘幸运之星’以其高度抗退化,实现了一次栽种多年开花,填补了我国园林绿化专用品种的空白;‘黄玉’花色艳丽,花型优美,花期长,长势强,栽培管理简便,抗寒性较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既可作切花栽培,又是春季花海花带及园林造景的首选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