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2010年6月28日讯走进温江区万春镇枫林园,2007年种下的300亩20多万株红枫树,已经两米多高、可以销售了以往总是要对每棵苗木进行一番“高、矮、粗、细”评判后才能定价,相当繁琐;而今年,红枫观赏苗木质量分级”成为四川省地方规范后,特级苗、Ⅰ级苗、Ⅱ级苗都一一分类明晰有章可循。今年2月,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制定了第一期《成都市温江花卉规范汇编》红枫、银杏、天竺桂等20多个花卉苗木品种首次有了省、市地方标准。不久的将来,一棵景观树到底价值几何,就可以用“温江规范”来评判了
行业尴尬引来纠纷:
花苗无标准
2008年10月,温江一家花苗企业接到订单,某南方乡村需要300多株樱花用于打造绿化景观。签订合同后,企业随即移树、包装、发货。可就在第二年春天,温江企业接到投诉:客户希望是大花瓣、粉红色的樱花树,希望花形更好看、色彩更鲜艳;而实际开出的却是小花瓣、深粉色樱花。
这起纠纷让双方陷入争论的由于缺乏规范,合同上只注明是樱花”没有注明品种及品系,各方都认为自己有理。最终在温江花卉园林局的协调下,企业又重新发货。临时以来,花卉苗木没有生产规范和商品标准,类似的纠纷每年都会有。这几年随着温江园林绿化观赏苗木产业不时发展,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行业尴尬。区花卉园林局副局长高登平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商品必需有一个标准,比方一个杯子,多高、多大口径、颜色如何,都有产品规范来参照考量,而花卉苗木恰恰是一个例外。由于没有具体的规范,造成花木买卖双方认识不一样,发生纠纷也就不足为奇了高登平说,只要合同中没有注明产品外形,打起官司来连法院都没法判定,因为没有判断的评价依据。
全市花木温江占一半
缺乏规范成隐患
如果说花苗无标准是一种行业尴尬现状,那有着几十年发展历史的温江花苗企业以前又是怎么做生意的呢?
分散经营、保守化生产可以概括以前温江花卉苗木产业的情景。温江花卉产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全区有上万种植户,种植面积也有数万亩,但是栽培品种相互雷同,栽培水平也是保守手艺,生产的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从而造成产品价值偏低。看起来热闹,但实际上销售额并不大。
据他介绍,以往花苗企业都是当地村民圈出自家土地,看看头年什么品种花苗卖得好就跟着种;销售往往是坐等买家上门来收购,或在集中交易市场寻找买主。以前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每家每户都种花植树,但由于信息不畅、资金力量弱、无融资渠道,所以只能小打小闹,缺乏抗风险性,绿树花草看上去倒是一片片的实际上经济效益并不高。加上早期基础设备不完善,道路、渠系没有普遍覆盖,整个产业还处于发展期。
近十多年来,随着乡村环境不时改善,商品楼盘绿化水平提高,温江花卉苗木慢慢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栽种面积不时扩大,甚至一些外地花卉苗木企业前来投资建种植园。截至2009年,全区花木生产面积达13万亩,占全市花木面积的二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一。
如果没有刚性规范,还是按以往保守来人为评判花苗价值,那么对整个温江花卉苗木产业未来发展和升级来说都是一个隐患。连什么是优质花苗都确定不了温江又怎样做到产业高端?高登平说,花苗生产规范化、产品商品化工作必需及时展开。
条分缕析制定规范
欲建定价中心打造产业高端
从去年开始,温江区花卉园林局与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及温江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多个部门和多家花苗企业一起,开始研究制定花卉苗木规范。
首先要对品种属性进行详细的界定,要细分,不能按我通俗的讲这是什么树、什么花,要用植物学分类来定。高登平介绍说,品种界定后就是用专业术语统一苗木的外观规范,例如米径或胸径应该是指什么,把度量衡统一才谈得上标准。另外,规范中还包括了苗木出圃、包装运输、质量检测等各环节,共有20多个细化标准。全国园林绿化观赏苗木行业,温江正积极谋求“话语权”打造花卉苗木产业高端。制定商品规范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区花卉园林局局长汪鑫告诉记者,温江去年的花卉苗木产品销售就有11.8亿元,再加上运输、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产值高达50亿元。597MM